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宽带接入网速率提升,VDSL2技术成为最后一公里的主流接入方式。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使传输线路之间串扰成为制约VDSL2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线路之间串扰分为近端串扰(NEXT)和远端串扰(FEXT),VDSL2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近端串扰可以通过滤波器滤除,远端串扰却无法消除。主要研究VDSL2系统远端串扰噪声消除的方法,提出远端串扰噪声如何进行评估和计算,推导出远端串扰噪声计算公式,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每条线路受到其他线路串扰噪声的大小,然后发送信号时通过串扰噪声预抵消运算,接收到的信号就能成功消除串扰噪声的影响,提高了接收信号的SNR值,进而提升了VDSL2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深亚微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芯片运行速率的不断提高,串扰噪声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串扰时延测试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在组合电路的基础上,将SAT(布尔可满足性)方法引入到串扰引起的时延测试中,通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直接提取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源码的形式模型,组合成CNF(合取范式)形式。并在非鲁棒测试条件下,激活串扰时延故障,约简CNF范式表达式,最终输入SAT求解器得到测试矢量。在标准电路ISCAS’85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串扰时延故障的测试矢量产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姚海珍  曲波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23(11):96-96,100
随着信号频率越来越快,印刷电路板的信号完整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控制好串扰的问题更加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高效率的解决串扰在高速信号完整性中的问题,应用SKILL技术,设计了一个辅助程序,通过该程序可以快速准确地帮助工程师找到串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数字系统中,信号完整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信号速率和设计密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串扰上升为主要因素之一。先研究了基于矩形谐振腔的串扰抑制方法;然后与三倍线宽方法(3W方法)和有过孔接地的防护线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矩形谐振腔方法对微带线间近端串扰的抑制能力不理想,但对远端串扰的抑制非常有效,在频域仿真中远端串扰幅度可提高12 dB和8 dB,在时域仿真中远端串扰峰值分别为前两种方法的18.2%和23.1%;最后进一步研究了矩形谐振腔的结构参数(间距、长度和宽度)对远端串扰的影响,发现这三个参数存在一组最优值,能最大程度地减小远端串扰。  相似文献   

5.
在串扰噪声及互连线延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串扰延迟的本质以及串扰延迟变化曲线的计算问题;深入探讨了串扰延迟变化曲线和串扰噪声的关系,指出两者并不存在镜像关系,最大串扰延迟变化并不一定对应于串扰噪声尖峰值;研究了几个重要参数对串扰延迟变化曲线影响的灵敏度.全SPICE模拟结果说明了文中分析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引言 在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中,串扰是硬件工程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由于信号沿时间短、布线密度大、信号完整性差,串扰的问题也就更为突出。设计者必须了解串扰产生的原理,并且在设计时应用恰当的方法,使串扰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7.
张志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12):3729-3731
随着数字芯片和系统的时钟频率不断提高, 串扰成为高速互连系统设计、分析中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为研究串行总线结构中多平行传输线间串扰的影响, 分析了电信号传输时串扰产生的机理, 采用信号完整性分析软件Hyperlynx, 构建了三平行传输线串扰模型和总线电路模型, 研究了不同模型中控制多平行传输线间串扰噪声的方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 增加传输线间距、减小介质层厚度、进行端接匹配可以明显减小平行传输线间的串扰。最后提出了减小总线电路模型中抑制串扰噪声干扰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芯片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对串扰时延的测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面向多条攻击线的受害线上最大串扰噪声的测试生成方法;此方法建立了串扰通路时延故障模型、分析了布尔可满足性问题、讨论了七值逻辑,研究了串扰时延故障测试转换为CNF的逻辑表达式,在非鲁棒测试条件下约简CNF范式,并提出了串扰时延故障的SAT-ATPG算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串扰时延故障的测试矢量的生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近3年来,线外串扰已成为局域网布线领域的讨论热点,人们对这一话题在2大阵营中的观点截然不同。本文意在梳理争论双方论点,并帮读者得出如何处理线外串扰和10G以太网问题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自抗扰控制器需要整定的参数较多,且不易整定的特点,设计出一种串级变结构自抗扰控制器(ADRC-PI),并成功应用于精馏塔提馏段汽温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串级变结构自抗扰控制器在保证原自抗扰控制器优点的同时减少了可调参数,并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信号的高速传输中,信号完整性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硬件工程师的高度关注。串音现象是信号完整性的问题之一,随着印刷电路板的布线密度增加,尤其是长距离并行线的布局,更容易发生串音现象。从上升沿时间、跨分割平面、传输模式、中间保护线是否接地四个方面阐述了影响串音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字电路集成度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系统芯片的出现,信号线之间的间距不断缩小,使得信号线间容易发生串扰.文章首先对串扰故障模型,特别是信号线间容性和感性耦合所产生的串扰及其特征进行了讨论,其次针对数字电路中串扰故障的检测,研究了基于路径敏化的测试矢量生成方法,给出了方法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速嵌入式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土华  徐晓 《电子技术应用》2011,37(1):55-57,61
提高信号完整性、减小串扰和反射是高速电路系统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基于以ARM1176JZF-S S3C6410为核处理器的嵌入式开发系统,对高速电路进行了研究.通过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解决了DDR SDRAM差分时钟信号的反射问题和视频输出信号的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4.
High pixel density displays are demanded for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AMOLED)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virtual reality headsets, micro‐displays, and high‐end smartphones. Parasitic emission from non‐addressed neighboring pixels (crosstalk) is a common problem in such high pixel density AMOLED, and this crosstalk becomes more severe as the pixel density and fill ratio of the display increases. One of the causes of crosstalk is parasitic currents that travel through common organic semiconductor layers. In this paper, we model and quantify the pixel crosstalk using a 2 + 1D finite element model that is based on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common layer and the luminance–current–voltage curves of the subpixels as measured input parameters. We assess the effect of crosstalk on the pixel current, observed color, and luminance. The 2 + 1D model limits the number of degrees of freedom so that calculations on a standard personal computer are feasible.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串扰影响的混合时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产生串扰所需的耦合电容、信号翻转方向及时序信息,提出了包括串扰目标选择、串扰逻辑关系验证的混合时序分析算法。该算法在混合时序分析中引入测试生成,通过考察信号间的时序和逻辑关系来验证耦合电容处是否有串扰发生,并在串扰条件下验证电路的时序是否收敛。实验证明,该算法真实地反映了电路中串扰的分布情况,所得的延时分析结果也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fundamental strategy for accurately modeling the mutual coupling of arbitrary order in any large‐scale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s and high‐density integrated chips such as antenna array elements and coupled circuit elements. The proposed method starts from the modeling of the first‐order mutual coupling, and it consists of two main steps. First of all, a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describing low‐order mutual coupling (adjacent coupling) is characterized and established, of which each parametric value is accurately extracted by making use of a numerical calibration technique. Then, the circuit model for high‐order mutual coupling (crossover or crosstalk coupling) is generated from the lower order models, and it can further be used for the modeling of mutual coupling of any higher order.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demonstrated by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structure including a linear phased array antenna, a finite periodic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 and a planar low‐pass filter. This novel approach represents an easy, fast, and effec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arbitrary‐order mutual coupling. It can find applications in the modeling of mutual coupling between any circuit elements and building blocks such as antennas, resonators, and even small discontinuities, and it promises to be helpful for the analysis and iterative design of microwave circuits and antenna array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RF and Microwave CAE, 2011.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及低功耗等优点,三维芯片结构逐渐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TSV是三维芯片进行垂直互连的关键技术,然而在TSV的制作或晶圆的减薄和绑定过程中都可能产生TSV故障,这将导致与TSV互联的模块失效,甚至整个三维芯片失效。提出了一种基于TSV链式结构的单冗余/双冗余修复电路,利用芯片测试后产生的信号来控制该修复电路,将通过故障TSV的信号转移到相邻无故障的TSV中进行传输,以达到修复失效TSV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结构功能正确,在面积开销较低的情况下,三维芯片的整体修复率可达91.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飞行体多通道信号进行实时参数采集,提出了异步时分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方法,同时对多通道异步时分数据采集电路中的通道串扰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控制逻辑的优化方法,以及关键器件选型的依据。通过现场试验,该采集电路成功采集了飞行体的实时工作参数。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多通道模拟信号的高精度采集,满足了工程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F模型的串扰时延故障的测试矢量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深亚微米技术,串扰噪声问题越来越严重。利用MAF模型的基本思想,探讨了一种串扰时延最大化算法,并且利用被修改的FAN算法,生成测试矢量。对于一条敏化通路,利用被修改的FAN算法适当地激活相应的攻击线和受害线,使电路在最恶劣情况下引起最大通路时延,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时延测试。在标准电路ISCAS’85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多攻击线的串扰时延故障的测试矢量产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