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然而其安全问题却成了重大潜在威胁。关于智能手机领域的恶意代码防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及重要,由此提出了智能手机恶意代码防范模型,以期为智能手机恶意代码防范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开发基于恶意代码检测层的扫描引擎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智能手机恶意代码防范模型能够实现对智能手机各个层面上的立体防范,为智能手机多功能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2.
基于智能手机恶意代码防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然而其安全问题却成了重大潜在威胁。关于智能手机领域的恶意代码防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及重要,由此提出了智能手机恶意代码防范模型,以期为智能手机恶意代码防范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开发基于恶意代码检测层的扫描引擎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智能手机恶意代码防范模型能够实现对智能手机各个层面上的立体防范,为智能手机多功能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3.
冯荣 《福建电脑》2011,27(5):69-70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其中恶意代码的防范成为网络安全技术的重点.本文就恶意代码的危害、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防范措施展开分析与讨论,旨在建立一个较安全的上网环境,防御恶意代码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大众化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仅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提高效率,它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问题.因此,研究恶意代码的机制,如何更好地检测恶意代码,研究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恶意代码,提高恶意代码的技术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研究了恶意代码的工作机制与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防止木马的入侵与防治方法,最后阐述了其他恶意软件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恶意代码的机理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意代码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从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的角度研究了恶意代码的产生根源,指出PC操作系统中存在特权主体、内核扩展机制不安全,程序执行环境保护不力等弱点是造成恶意代码泛滥的本质原因.基于F.Cohen的计算机病毒定义,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理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研究了蠕虫程序的模块结构.建立了数据驱动型软件攻击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其构成威胁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Web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如何提高Web恶意代码的检测效率一直是Web恶意代码检测方法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跨站脚本漏洞、ActiveX控件漏洞和Web Shellcode方面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行为语义分析的Web恶意代码检测机制。通过对上述漏洞的行为和语义进行分析,提取行为特征,构建Web客户端脚本解析引擎和Web Shellcode检测引擎,实现对跨站脚本漏洞、ActiveX控件漏洞和Web Shellcode等的正确检测,以及对Web Shellcode攻击行为进行取证的功能。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新的Web恶意代码检测机制具有检测能力强、漏检率低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Windows内核恶意代码是指能够通过改变Windows执行流程或者改变内核审计和簿记系统所依赖的数据结构等手段以达到隐藏自身,实现恶意功能的程序或程序集,对操作系统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对近年来基于NT内核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下恶意代码主要的隐藏实现技术(包括对进程函数、注册表函数、SSDT等的HOOK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方案.实践表明文中提出的恶意代码分析检测技术在实际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操作系统的结构性缺陷角度,阐述产生恶意代码的源头,指出当前通用PC操作系统把设备驱动、文件系统等功能都纳入系统内核,导致内核代码庞大,增加了系统保护工作的难度。并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理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研究了蠕虫程序的模块结构,建立了数据驱动型软件攻击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其构成威胁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9.
1恶意代码危害猛如虎目前,恶意代码目标性攻击越来越强,个人网上银行账号、游戏账号、互联网账号等都已成为新的攻击目标。由此可见,如果内网终端安全得不到全面保障,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10.
网络安全态势一直是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的关注点。本文基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我国恶意代码的传播日志,利用恶意代码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及其传播特征对网络态势进行分析。然后基于社区发现算法,对其中传播最广泛的Mirai家族程序构成的网络进行团伙发现,结果表明,社区发现算法能够将Mirai网络识别为多个社区,社区间的域名资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社区内域名资源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恶意代码行为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人侵检测的过程中,传统方法由于对入侵判断过程的约束性过强,同时入侵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冗余数据与噪声,导致无法抵御行为层混淆干扰造成的检测精确性过低的问题,不能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对网络入侵进行检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聚类算法的恶意代码行为分析的入侵检测方法.提取系统调用流图特征,将其融合于代码的行为结构与特征中,标记后按照类型将其归纳整理,将整理后带有标记的代码行为特性数据的信息范围扩展到所在簇内的全部数据上,实现类型标记,完成对恶意代码行为的分析,实现入侵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半监督聚类算法的恶意代码行为分析的入侵检测方法精准度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已经不能够准确描述安全事件,提出了用恶意代码来描述,由于恶意代码的多样性,目前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不能满足需要。在对恶意代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地化特征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恶意代码要获取执行的机会,必然要进行本地化设置,对恶意代码的本地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基于本地化特征的恶意代码检测系统,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基于本地化特征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闫兵 《计算机安全》2009,(3):109-111
在对比分析07年到08年上半年期间恶意代码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恶意代码今后将具有对抗安全软件加剧、利用热点事件进行攻击、社会工程学攻击、利用僵尸网络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防御恶意代码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恶意代码模糊变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立会  胡华平 《计算机工程》2007,33(12):154-156
在分析恶意代码模糊变换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恶意代码模糊变换的形式化描述,提出了模糊变换引擎的框架结构,实现了恶意代码模糊变换引擎原型。试验结果表明模糊变换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恶意代码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访问控制的恶意代码防御模型对恶意代码实行的是逻辑隔离,它可能被旁路且防御效果受限于访问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密码学原理建立了一个恶意代码免疫模型,以克服逻辑隔离的脆弱性;定义了代码植入规则、保护规则和执行规则,实现代码存储和执行的安全;证明了在系统初态安全且代码加、解密密钥安全的条件下,任何时刻恶意代码都不会被执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苏健 《微处理机》2011,32(5):66-6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发展,对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电池供电系统,在电池性能严重滞后于手持终端设备需求的背景下,电源管理技术正成为这些产品设计的关键所在。在满足功能实现的前提下,使手机待机时间更长的电源管理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分析目前流行的android智能手机电源管理技术,探讨其现状并研究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海量的恶意代码报告已经成为基于云安全的反病毒网络系统的巨大负担。使用高效、科学的分类方法对大量涌现的已知或未知的恶意代码及其变种进行自动分类处理是快速应对恶意代码的基本前提。为了实现对恶意代码的自动分类,首先对解决聚类问题的经典无监督神经网络模型Kohonen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引入部分监督学习过程的神经网络模型A_Kohonen算法;然后基于A_Kohonen算法实现对各种恶意代码的自动分类机制,从而为反病毒专家对恶意代码进一步细化与分析处理提供有效支持。实验分析表明,基于A_Kohonen算法的恶意代码自动分类机制能够有效、准确地初步分类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18.
齐法制  孙智慧 《计算机科学》2016,43(Z11):342-345, 367
当前恶意代码具有种类多、危害大、复杂程度高、需要的应急响应速度快等特点,针对现有恶意代码分析方法难以适应现场快速分析处置与应用实践的需求的问题,研究了基于特征阈值的恶意代码分析方法,构建了恶意代码快速分析处置的具体环节,包括环境分析、文件细化、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并通过构建的阈值判断来定位代码的功能和家族属性,并给出清除恶意代码的具体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证明,此方法对恶意代码安全特性相关的意图、功能、结构、行为等因素予以综合,实现在现场处置层面上对恶意代码安全性的分析研究,为当前网络安全恶意代码的现场快速响应和处置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