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曦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3,(9):164
优化核心网络结构,提高多业务Qos保障性,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提出一种新的MCPA流量工程算法,优化了MPLS网络路由选路,提升了网络带宽请求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重路由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MPLS的流量工程和故障恢复机制。在区分服务网络环境中,描述了一种基于集中模型的多故障的重路由算法。采用以优先级属性划分LSP的策略,将带宽作为主要需求参数,满足了不同LSP的QoS要求。其实现是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约束路由的最优化方程。模拟示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MPLS自适应流量工程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利用MPLS技术实现流量工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流量工程系统,简称AMTE系统,该系统能够自适应地预防拥塞的发生。通过实验,证明了AMTE系统能够为优先权高的流量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使得它们的被拒率尽可能地低,达到了区分服务的目的,并且在负载均衡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MPLS TE的关键问题是LSP的分布优化问题,针对其NP-hard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同时配置了一组LSP。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避免了网络拥塞,达到了负载均衡的目的。与此同时,本算法还克服了一条一条配置LSP产生的“顶端优势”问题,能以任意顺序建立LSP。 相似文献
5.
随着因特网流量的快速增加和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QoS路由算法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文章介绍了MPLS流量工程的工作机制和原理,在传统的Dijkstra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遗传优化的QoS保证的路由选择算法,同时配置一批LSP,并克服了一条一条配置时的先占先优的“顶端优势”。最后的仿真实验说明了算法在优化网络资源、平衡网络负载中是有效的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6.
借鉴最小干扰路由算法(MIRA)的思想,提出一种最小延时和最小干扰路由算法MDMI,以实现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流量工程的服务质量(QoS)路由方案。该算法首先选择k条最小时延备选路由,然后通过网络流计算避开关键链路选路。该算法在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提供了一种延时控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以k倍时间复杂度提升为代价,在满足标签转发路径(LSP)请求和资源利用率方面能达到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演进,Internet产品和商业工具的不断更新以及新经济对社会生活的介入,Internet用户的数量有了极大的增长,整个网络的主干链路上每个用户的平均数据流量以指数规律上升,与此同时,新的网络应用和网络业务的层出不穷,更加剧了网络发展的日趋大型化、复杂化。 相似文献
8.
9.
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推进和整合,传统的基于IP的单一网络已无法满足复杂的应用需求,有必要在电子政务网络上引入MPLS技术。文章分析了电子政务网络的需求,阐述了MPLS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以MPLS技术为基础的MPLS VPN和MPLS TE流量工程的基本概念、应用优势及部署模式,并对MPLS在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约束路由算法—BHRA。该算法以带宽为主要约束条件,兼顾跳数约束来确定链路权重,并利用最短路径算法(SPF)来寻找权重和最小的路径。仿真实验表明与CSPFHopCount算法及MIRA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网络负载均衡,限制最大链路利用率,以及LSP的请求拒绝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的基本原理,并重点对MPLS如何实现IP网络的流量工程和支持服务质量及服务等级保证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最后展望了MPLS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MPLS网络中,允许在网络的入口和出口之间建立多条LSP来分担流量。MPLSTE的关键问题是LSP的分布优化问题针对这一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运行策略和路由算法的设计中,路径评价标准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网络运行策略有着多方面性能的要求,如何同时实现多个性能目标的优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难点。本文基于多目标网络评价策略提出了一种对业务传输路径进行综合性能评价的通用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网络整体性能、用户QoS要求等多维目标,并可根据各业务要求灵活运用策略选择路径。经模拟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算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宇坤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7)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一种高效的数据包交换技术,提供了标记、路由、转发等能力.论文使用OPNET软件,对MPLSTE技术在网络流量管理与负载均衡等方面进行仿真对比,与传统的IP网络相比具有更优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支持流量工程的路由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详尽地论述了MPLS自愈恢复机制,通过对最小干涉路由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支持自愈恢复的MPLS路由算法,使得它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支持故障恢复。 相似文献
16.
MPLS被认为是下一代Internet骨干网络平台,利用MPLS可以实施流量工程,提供QoS保证。文章通过对网络仿真平台NS2进行扩展,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支持MPLS的仿真器,以便于下一步更深入研究MPLS技术。最后用一个示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MPLSTE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避免了网络拥塞,达到了负载均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协议标记交换实现基于应用信息的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将应用层信息映射到第二层标记上,使基于应用信息的交换成为可能,以提高网络服务器群按用户请求路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的实现过程,并通过与覆盖模型的比较,分析了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