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日益增加,传统的被动防御技术已经无法应对目前的自动化、大规模的网络攻击行为。作为一种对抗网络攻击的新兴技术,主动防御技术克服了传统防御技术的缺陷,体现出了很强的优势。介绍了主动防御技术的概念,以及实施主动防御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主动防御的技术体系,最后对主动防御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的攻击和防御呈现不对称性,防御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基于软硬件多样性的主动防御技术试图改变攻防的不对称性,是当今网络空间防御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多样性的主动防御所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析了入侵容忍、移动目标防御和拟态防御三种主动防御框架下的系统实现,并对比分析了三种主动防御技术的防御效果和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基于软硬件多样性的主动防御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网络安全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传统的防御技术存在其固有的被动防御的缺陷,而蜜罐技术以其主动防御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蜜罐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蜜罐技术的优势和缺陷,最后介绍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局域网计算机终端安全受到的威胁日益增加,传统的被动防御反病毒技术已经无法应对目前非常严峻的病毒挑战。为了应对被动防御策略在这种趋势下的不足,基于主动安全防御技术的产品应运而生,主动防御技术克服了传统反病毒技术的缺陷。文章首先介绍了主动防御技术的产生背景,阐述了传统反病毒技术的现状并指出了其局限性,提出了研究主动防御技术的必要性,并结合一个主动防御软件产品,从系统架构和技术特点的角度,分析主动防御体系的运行机制,最后结合襄阳市烟草公司的应用实际展现主动防御软件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基于SSDT的病毒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传统的被动防御技术已经无法应对目前的病毒攻击行为.主动防御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克服了传统防御技术的缺陷,是对付病毒攻击的有效方法.介绍了主动防御的概念,实施主动防御的必要性,以及基于SSDT主动防御技术的实现,最后对主动防御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加强校园网安全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在校园网中引入了入侵防御技术(IPS),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蜜罐技术的校园网入侵防御系统,并采用开源免费的snort_inline、Netfilter和Honeyd加以实现,对高校及中小企业建立主动防御网络安全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防御技术存在静态和被动的特性,即系统以及安全机制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攻击方可持续对一个固定的目标进行研究和尝试,总能找到弱点进行攻击。为了提高安全防御的主动性,国际上启动了若干力图“改变游戏规则”的研究计划,MTD(moving target defense)以及拟态防御是新兴的主动防御思路的代表。然而,要达到主动防御的目的,除了需要在关键环节采用相关的单点技术外,还需要一种框架,使各层主动防御机制能够有机地协同,形成一个总体可变可控的主动防御体系,并且使得不具备内生性主动防御机制的传统信息系统也能在这种框架上运行,并得益于主动防御机制所带来的防御能力提升。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整合不同层面的主流主动防御技术和机制,并兼容传统应用的框架:自蜕变主动防御网络框架,该框架可实现内生与外加式主动防御技术的有机整合,多层次、多粒度主动防御技术的整合,兼容传统的不具备内生性主动防御特性的应用,并可为将来形成新一代内生性主动防御网络体系架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网络诱捕式入侵防御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凌  黄皓 《计算机应用》2005,25(9):2074-2077
在研究分析Honeypot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网络诱捕式入侵防御模型。入侵防御系统从主动防御的角度去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从而将黑客入侵行为引入到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消耗其时间,了解其使用的方法和技术,跟踪其来源,记录其犯罪证据。  相似文献   

9.
网络主动防御作为突破传统被动防御瓶颈的关键技术正成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网络主动防御缺乏防御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主动防御技术。首先,设计了基于扫描流量熵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通过判别恶意敌手的扫描策略指导主动防御策略的选取,以增强防御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端信息转换的主动防御机制,通过转换网络端信息实现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随机改变,从而达到增加网络攻击难度和成本的目的。理论与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可有效针对不同类型的扫描策略实施高效的主动防御。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动防御的蜜网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安全模型被动防御的缺陷,但入侵者仍能通过蜜网对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进行攻击,造成蜜网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蜜网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用DMZ(非武装区)和两层防火墙来防止内部网络被入侵;用NIDS(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和流量控制的方法来防止外部网络被攻击,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网络安全模型存在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诱捕型入侵防护的主动式网络安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网络安全体系如防火墙、VPN、反病毒软件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都是基于静态、被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不可能对网络中的攻击和威胁做出事先主动防护。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诱捕型主动防护技术的网络安全模型,该模型通过架设诱捕器,在让攻击远离正常网络和主机情况下,实施入侵诱骗来捕获攻击者的数据,从而预知攻击者及其攻击手段,事先设计好主动防御措施,使网络安全由被动防御转换为前瞻性的主动防护。在给出诱捕型入侵防护网络安全模型的数学描述及框架结构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随着攻击手段与方法的日益复杂,传统的静态防御技术已经明显落后。本文结合当前计算机发展实际,对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以及相关模式匹配算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护网络安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蜜罐技术来进行主动防护网络入侵是一种新方式.由蜜罐技术和分布式代理构成的防护体系,能够有效降低攻击检测误报率.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加强对蜜罐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利用蜜罐技术来实现对网络入侵的主动防护.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海量的信息出现在网上,如何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免受各种攻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是防火墙技术和加密技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安全防护技术——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IDS的出现主要为防火墙进行必要的补充,二者的联动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网络信息的安全,成为了网络安全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5.
基于闭环控制的入侵诱骗系统的探讨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日趋复杂,被动的防御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入侵诱骗作为一种主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手段,能对入侵者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其动机、技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御和学习。文章首先引入了入侵诱骗的定义及入侵诱骗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由IDS、防火墙和入侵诱骗系统组成互动的安全防护模型,最后对诱骗的技术及其实现作了介绍,提出了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性和攻击行为的动态性,对网络安全防御带来了困难,目前,传统的静态防御方法显得非常被动。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罐技术的主动、动态防御安全模型,该模型可以弥补传统放火墙、vpn、反病毒软件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安全防御的不足,降低网络被攻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发展及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大,对网络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人工智能已成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了网络安全检测模型行,在总结DoS/DDoS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网络安全模型进行分析,据此完成了改进的网络安全模型的构建。对网络攻击行为应用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同时采用了基于多个核函数的混合策略的算法,数据包通过改进的网络安全模型即可完成训练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比传统软硬件相结合的网络防御系统更能满足网络的攻防需求,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网络安全检测模型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被动防御已经无法应对当前自动化、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从程序行为上入手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介绍了行为分析技术的概念,以及网络安全从行为上分析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基于行为分析的主动防御技术工作原理,最后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性和攻击行为的动态性,给网络安全防御带来了困难。在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础上,结合蜜罐技术和重定向机制,提出一个蜜罐和免疫入侵检测系统联动模型。介绍该模型的功能模块构成,分析检测器和危险信号相关机制。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主动性、动态性和低漏报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