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一种普适计算环境下自适应中间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环境固有的内在复杂性对当前的基础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感知和自适应能力的中间件.提出了一个由接口、框架和情境元模型组成的自适应中间件,给出了在CAR构件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为获取构件信息和对外提供服务,接口元模型支持同步和异步接口.情境元模型在构件对象内建模情境信息,计算实体间以基于异步事件通知方式交互.框架元模型分类和管理构件,随着运行时计算环境的变化动态改变中间件的结构和行为.软件实体感知环境的变化,实体间以松耦合的方式交互,动态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满足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动态自适应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间件是支持和实现软件自适应的重要手段。除了内建于中间件的通用自适应机制外,中间件还应当为应用相关的自适应过程提供开发和运行支持。以普适计算为背景,基于关注点分离原则,引入策略对软件自适应过程进行抽象描述,提出了基于策略的软件自适应概念模型,进而提出了适应使能、基层和元层分离的轻量级构件化实现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在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中间件平台UbiStar中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策略的软件自适应框架,可以支持基于上述模型的普适计算应用的开发和运行,从而为应用相关的软件自适应过程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为应用技术界开辟了一个崭新、宽阔的研究领域.普适计算的目标是无时无处不在而又不可见,具有泛在性、便捷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对软件自适应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自适应技术用于普适计算下存在的问题,对自适应技术的体系结构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普适计算环境的自适应中间件模型.力图实现一种能够较好支持普适计算环境的软件基础架构,并通过分布仿真原型系统的实验比较说明该中间件体系结构的执行效率.对自适应系统与自适应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量不同的设备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连接到物联网中,使普适计算环境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要求在物联网环境下的普适计算框架能适应新的计算条件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普适计算框架,以便在物联网环境中普适计算系统能够自动适应复杂多样的软硬件运行环境,使软件无需修改就可以在整个物联网环境中任意地执行,实现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上下文感知与服务迁移功能。提出物联网环境下普适计算的基本运算单元为"动态计算网络",使用"设备动态匹配"作为普适计算软件自动适应环境的解决方案。提出的动态计算网络增强了普适计算软件对物联网环境的适应性,为面向物联网的通用软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RFID普适计算环境的形式化上下文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适合普适计算环境的、基于本体的形式化的上下文感知模型。该模型使用本体描述语言OWL描述上下文,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提高了上下文表达能力和快速上下文原型。为普适计算的上下文建模和应用、上下文重用和建立面向普适计算环境的软件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蕴涵着高度动态变化特性的移动和普适计算环境给分布式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上下文感知框架汇聚了感知和处理各种易变因素的基础设施.依托框架开发移动和普适应用,能加快开发速度,提高应用程序的健壮性.本文分析了各种上下文信息及其作用,给出了上下文感知框架XAF的设计,探讨了框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上下文转换和服务自适应选择.  相似文献   

7.
顾敬潇  彭鑫  赵文耘 《计算机科学》2015,42(12):52-55, 64
普适计算环境下的智能移动设备是面向终端用户的服务资源聚集和编排的主要载体。普适计算环境中的服务资源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包括基于互联网提供的Web服务、终端设备自身服务和资源(例如本地应用、自带传感器)以及所处环境中可访问的服务(例如环境传感器)。此外,不断变化的上下文环境对软件本身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移动设备上的服务编排受设备计算能力和资源的限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普适计算环境的Android平台服务编排框架ASOF。通过ASOF,移动终端可在运行时获取所需业务流程的服务模板,并对该模板中的抽象服务进行服务绑定,实现轻量级的混合服务编排,使终端能够动态获得调用普适计算环境中各种类型的服务的能力。随后,基于OSGi Felix框架给出了一套ASOF的标准实现,并以一个具体案例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普适服务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普适计算环境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普适服务框架。该框架包括服务呈现层、服务管理层、服务提供层和上下文感知层。通过基于社区的服务管理方式来屏蔽普适计算环境中服务的异构性、分布性,动态地感知与当前计算环境和用户活动相关的上下文信息,采用基于上下文的服务推荐机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更好地适应人的意图和环境 因素。  相似文献   

9.
由于普适计算环境越来越复杂对自适应软件开发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对普适计算环境下的自适应和构件化应用提供支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普适计算环境的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构件化的CBACM中间件模型。最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CBACM模型较传统中间件在自适应成功率、资源消耗和响应时间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和产生式推理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规则驱动的自适应觉察上下文计算模式。在该模式中,用户的需求及服务复合策略的语义用产生式表示。在动态普适计算运行环境中,规则推理引擎能够在运行期间,根据当前的上下文知识自动选择服务构件,动态合成应用软件完成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介绍了现有的中央空调的控制方法,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基于ARM7处理器的中央空调网络集中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方法,给出了基于ARM7的中央空调网络集中控制器的实现方法.通过实验证明,基于ARM7的中央空调网络集中控制器能够大大提高中央空调的使用效率,节约了能源,并且能够显著提高中央空调控制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在此之前许多由人工完成的重复操作改为由相关设备自动完成.  相似文献   

12.
CORBA为对象Web提供分布式对象计算平台。文章以会所管理系统为例讨论采用对象Web方法在Web方式下建立三层分布式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IP,TCP,UDP是因特网通信的标准传输协议 ,但这些协议对于应用程序开发过于底层。用来做商业应用的高层协议 ,比如 HTTP,CORBA和 DCOM已经被开发出来 ,但是 ,许多分布实时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发现他们没有提供恰当的抽象层次或关键功能。例如没有一个协议能为起决定作用的通信、对时间有感知的通告、主控制者状态通告、透明的热交换替代或服务质量控制提供支持。用标准因特网传输的出版—订购协议已经被开发出来 ,它支持分布式实时进程间通信。这个协议已被 IDA(Interface for Distributed Automation)采用。本文描述了设计要求 ,并介绍了怎样用标准 U DP/ IP在有严格时间期限要求的应用程序中实现网络质量决定传输质量、可靠的出版—订购和客户—服务器模型的消息机制。  相似文献   

15.
0 概 述在工业现场 ,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流量仪表应用于圆形截面管道的流量测量中 ,特别是风量的测量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企业的发展、设备的更新 ,以及企业对成本、环保的日益重视 ,企业对于各种输送管道流体流量的测量需求日益增长 ,最常见的就是矩形截面管道送、吸风风量测量 ;对于它的测量 ,我们曾采用过许多仪表 ,有均速管、威力巴、热式等流量检测仪表 ,但从使用的效果来看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最近 ,我们选用了一种用于矩形管道的测风装置———机翼风量传感器 ,解决了用户现场的安装、测量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达到了测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以桌面视频会议系统为代表的硬实时多任务系统中对象共享的非上锁协议,并推导出在此协议下各任务的定时限制可满足性的充分条件,这表明非上锁共享对象协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导弹半物理仿真系统中精确定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钊  周军 《计算机仿真》2007,24(2):53-56
针对导弹半物理仿真系统高精度定时问题,设计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基于软件定时的解决方案.应用VisualStudio2003开发了微秒至毫秒级定时应用程序,并通过提高定时线程优先级的方法,改善程序定时精度.为了实际测得软件定时器的定时偏差,利用示波器测量软件定时器发出的周期性方波信号,结果显示每次定时周期的误差量在1微秒以下.与正常优先级的定时线程相比,高优先级的定时精度更高.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软件定时器可以达到半物理仿真系统对定时周期及精度的要求,同时这种软件定时方法具有比硬件定时方法简单、灵活、有效的特点,十分便于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该飞行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并介绍了仿真软件,最后给出在该系统上半实物仿真的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为自动驾驶仪创造一个很好的仿真环境,通过它可以较为全面地对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调试,极大地节约了试验成本和调试时间,对无人机飞行品质评估和加快无人机研制进度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H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feedback system design was introduced in the context of sensitivity minimization. This problem formulation yielded improper optimal controllers and did not incorporate design issues related to robustness and plant input cost. A more realistic problem formulation incorporating a weighting on the plant input was suggested earlier by the author and is pursued further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which results from this problem formulation is of mixed-sensitivity minimization and is solved by using tools from interpolation and approximation theory. This synthesis approach is believed to be of considerable promise for the design of linear feedback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