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使2个分别与可信服务器共享不同口令的用户建立起秘密的会话密钥.这类协议的优点是用户只需要记忆一个口令就可以与其他注册用户进行通信,因而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更适用于大规模的端到端通信.现有的大多数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均基于随机谕言模型来实现,只有少数协议不依赖服务器拥有公钥,而且在标准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另外多数协议中的口令以明文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服务器信息泄露将对用户和服务器的数据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在标准模型下,使用平滑投影Hash函数设计了一个基于验证元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并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此协议满足抵抗服务器泄露、不可检测的在线字典攻击和密钥私密性等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方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3PAKE)协议是客户通过与可信服务器共享一个口令验证元,在两客户进行通信时通过此可信服务器进行会话密钥的建立与共享,从而进行通信。首先对李文敏等人提出的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该协议易受离线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提出了一个改进协议,该协议能够提供双向认证、会话密钥机密性和前向安全性,能够有效抵抗多种攻击,包括离线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  相似文献   

3.
口令认证密钥交换(PAKE)协议由于其便于记忆、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百万富翁协议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和改进,提出一种口令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使用一个低熵的口令进行双方的认证,并得到一个高熵的密钥。文章同时分析了该协议对抵御中间人攻击和离线字典攻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陈勇  王立斌  龚征 《计算机工程》2012,38(19):21-24,29
基于可证明安全的AugPAKE协议,提出一种具有强安全性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3PAKE)协议,协议中避免使用服务器的公钥进行认证,以保证执行效率.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可抵抗字典攻击、服务器泄露攻击等已知攻击,并具有对服务器的密钥保密性以及前向安全性.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基于DDH、SDH假设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将ECDSA分为公钥生成、签名过程和验证过程 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设计协议过程、双向认证机制,使任意2个用户通过服务器能进行身份认证和密钥交换。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降低计算难度和存储开销,抵抗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  相似文献   

6.
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使得仅共享低熵口令的用户可以通过不安全的信道安全地协商出高熵的会话密钥,由于实用性较强受到了密码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最近在“标准模型下高效的基于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提出的协议以及在“基于验证元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一文中提出的协议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两个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都是不安全的,难于抵抗离线字典攻击,进一步分析了原协议设计或安全性证明中被疏忽之处。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口令验证因子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淑瑶  张友坤  叶润国  宋成 《计算机工程》2006,32(10):145-146,209
传统的密钥交换协议一般只考虑到通信过程的安全性,忽略了服务器端的安全性。一旦服务器被攻陷,则所有用户的口令信息部将被窃取,攻出者就可以冒充合法用户登录系统。目前有一些协议运用零知识证明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但都需要较大的计算量。一种基于动态口令验证因子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DV-AKE)被提出,其服务器的口令验证因子是动态变化的,使用了轻量的散列函数来实现零知识证明,尤其适合于轻量的客户端和有大量用户同时连接服务器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对于口令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要求,提出一种口令认证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利用服务器存储客户端口令的验证值、双线性对与基于身份加密算法等内容进行协议的设计,并对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和效率的两个方面的分析。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协议具有口令认证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属性要求,也具有较好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口令认证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3PAKE)是通信双方在认证服务器的帮助下能在公开非安全的信道上协商并建立一个共享会话密钥。虽然目前有不少该方面的研究,但多数后来被证实易受攻击。本文给合以往的研究,提出一个不需服务器公钥体系的简单的基于口令认证的三方密钥交换协议。本文的协议不仅能抵抗各种攻击,而且计算成本和通信成本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10.
口令认证的两方密钥交换协议无法抵御口令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漏伪装攻击。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PAKA-X协议,用户保存自己的口令明文,服务器存储用户口令明文的验证值,由此弥补原协议的安全漏洞。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协议具有完美前向安全性,能抵抗Denning-Sacco攻击、服务器泄漏攻击、在线和离线字典攻击以及中间人攻击,并且仅需9次指数运算、6次哈希运算和6次异或运算,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IKEv2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司川  潘进  刘丽明 《计算机工程》2009,35(15):126-128
IKEv2协议中的预共享密钥认证方式容易受到中间人攻击和离线字典攻击,从而泄漏发起方的身份信息和通信双方的预共享密钥。针对上述2种攻击,提出将数字签名认证方式与预共享密钥认证方式相结合的防御措施,引入公钥口令的思想,避免建立公钥基础设施带来的额外负担。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能够避免中间人攻击和离线字典攻击,防止通信双方身份的泄漏和预共享密钥的破解。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USB Key的双因子身份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USB Key只能存储数据而无法进行复杂的加/解密运算,导致基于USB Key的认证协议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针对含智能卡芯片的USB Key可进行加/解密运算和生成随机密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USB Key的双因子身份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DKAKEP。该协议综合运用伪随机数验证、一次性会话密钥、AES加密算法、安全哈希算法等技术,除了可提供安全快速的身份认证与密钥交换,还具有快速更改密钥、支持多种哈希算法和无需时间同步机制的特点。 多种协议攻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Rhee H S等人(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 2009, No.1)提出的协议使用移动设备代替智能卡记忆数据降低风险和成本,但该协议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该问题,基于Chan-Cheng攻击案例,指出该协议难以抵抗假冒攻击和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为克服这些缺陷,给出一种改进方案,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可以有效抵抗上述2种攻击,并能保证其口令的秘密性及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认证服务器拥有公私钥对和客户端有容易记忆的弱口令条件下,实现强认证和密钥交换的安全协议.对Wangr的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发现该协议不能抵抗许多种攻击方式.提出一种在不安全网络上集口令认证、口令更改和密钥建立的方案,通过对新方案与Hwang-Yeh方案、Peyravian-Zunic方案、Peyravian-Jeffries方案和Wang方案进行的安全性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口令认证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跨域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一个跨域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在其基础上对跨域C2C-PAKE协议的安全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引入公钥密码体制,结合离散对数高可靠等特点,提出改进的跨域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步骤简单,具有语义安全性、密钥保密性,实现了服务器与用户之间的双向认证,能对抗不可检测在线字典攻击等常见攻击。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标准模型下通用可组合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学先  张振峰  刘文芬 《软件学报》2011,22(11):2820-2832
通过构造不可延展的、可提取的且是弱模拟可靠的陷门承诺体制,以及相应的平滑投射Hash函数簇,设计了一个高效的通用可组合(universal composable,简称UC)安全的两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password authenticated key exchange,简称PAKE)协议,并在静态腐化模型下给出了严格的安全性证明.该协议使得PAKE协议在UC框架下达到了最优的两轮.与已有的协议相比,该协议避免了零知识证明协议的使用,在保持计算复杂度相当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