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容中心网络是一种全新的网络体系结构,通过内容名字进行寻址和路由。然而,现有经典蚁群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不能充分利用节点缓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邻居协作的多态蚁群路由算法。在CCN上添加一个含有三种状态蚂蚁的覆盖层,通过节点信息素的动态变化来实时控制各种状态蚂蚁的转发概率;用户请求路由过程中,针对“高流行度”和“低流行度”的内容执行差异化邻居缓存探索策略,在引入少量网络开销的前提下实现兴趣包的快速应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加快收敛速度、降低内容请求时延和减小阻塞率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内容中心网络(CCN)防御兴趣包泛洪攻击(IFA)的能力,针对不同防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CCN兴趣包泛洪攻击防御方法。该方法根据CCN流平衡原理,采用恶意前缀溯源的方式,实现对IFA的快速检测,并通过改进和式增加积式减少(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icative decrease,AIMD)算法,实现对IFA的防御。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在面对IFA时,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并且相比于其他IFA防御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了CCN路由器在检测IFA时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3.
内容中心网络CCN研究进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的研究发展迅速,并越来越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内容中心网络(CCN)的相关研究,CCN网络是ICN研究热点之一,CCN网络在内容分发效率,网络安全和部署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文章首先给出了CCN的相关研究背景,介绍了CCN的工作机制,并调研了当前CCN的研究热点问题及其挑战,分析了CCN主要比较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测试床验证了CCN的工作模式。CCN网络是ICN的主要架构之一,是现有TCP/IP网络体系架构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在未来网络的演化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容中心网络(CC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但其路由器缓存数据包的模式给用户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提出一种面向隐私保护的动态区域协作缓存策略。该策略以兼顾用户隐私保护的同时提高网络性能为目的进行设计,从信息熵的角度出发,以提高用户的请求信息的不确定度为目标,通过将内容存储在相应的隐匿系数高的缓存节点,增加攻击者确定请求用户的难度;以动态区域协作的方式存储内容,增大缓存内容的归属不确定性,以加大攻击者定位数据包的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降低内容请求时延,提高缓存命中率。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学报》2014,(2)
现有Internet架构存在着众所周知的缺点,未来网络架构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其中,CCN(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在众多新架构中正逐渐被大家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方案之一,它要求网络中的每一节点都要有缓存功能.所以,研究高效的缓存机制就成为实现CCN预期目标的关键.针对CCN现有缓存机制中存在的"无序缓存"的问题,文中提出了选择性缓存机制SC(Selective Caching).它根据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内容的流行规律,只在必要的节点上选择性地(而不是沿着内容传输路径处处地)缓存.同时,采用带宽换缓存的思想,利用链路的冗余带宽,将内容分流到相邻节点缓存,进一步提升缓存效率.我们首先提出了缓存空间消耗的理论分析模型,然后在多种实验条件下对SC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C可以提高网络的缓存效率和性能,同时SC的通信、计算、状态记忆等额外开销也都很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Internet的爆炸式增长,现有的路由算法RIP和OSPF已难以满足用户的多QoS要求。在分析经典分布式路由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Agent的分布式路由算法。该算法的路径选择策略不是采用“源节点控制算法”,而是依据路由中所得到的时延实测值,由各节点独立地选择下一个节点(最佳节点)。仿真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 互联网的应用模式已经从发送者驱动的点对点通信转向接收者驱动的大规模信息获取。用户通常并不关心谁发布了这些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位于何处,而仅仅关注信息本身。信息中心网络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CN) 架构顺应了这一应用模式,实现了内容生产者与内容消费者之间的解耦,内容名字与存储位置的解耦和泛在的内容之缓存。但是 ICN 不能高效地支持发布/定义的应用模式。为此,本文提出在 ICN 的主流架构之一——内容中心网络 (Content Centric Network, CCN) 中实现基于 Push 模式的内容实时推送能力。同时,为了研究 CCN 网络与 IPv6 网络的融合互通,本文在系统实现时将上述具有 Push 能力的 CCN 网络部署在 IPv6 边缘,并在 IPv6 网络中使用 IPv6 组播通信,实现 IP 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IPv6协议的广泛应用,传统的IPv4路由表查找算法不再适应IPv6网络环境中路由转发的需要。该文在基于hash表的二分查找算法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应用于超大规模路由表时能表现出较好、稳定的运行效率。为了减小内存消耗,还针对该算法提出了优化方案,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7)
针对目前内容中心网络CCN(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仅有基于覆盖网实现的现状,提出一种CCN网络基于以太网实现的方案。该方案将CCN在协议栈中的位置下移至以太网MAC层之上,直接将CCN数据包封装在以太网帧中传输,从而摆脱IP网络体系结构的限制,充分发挥CCN网络在设计上的优势。基于这一方案,在Linux平台上设计和实现CCN路由节点的基本功能,并利用该路由软件进行CCN网络的实际部署,成功地实现了CCN网络环境下的文件传输。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着重分析了社交网站常见的法律问题,并通过比较研究各国的做法,试图总结出我国加强社交网站管理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cast protocol utilizing ondemand routing strategy for mobile packet radio network. It does not maintain permanent route tables with full topological views. Instead, multicast senders apply on-demand procedures to dynamically discover routes and build forwarding group in this protocol. The data packets are propagated by each forwarding group member via scoped flooding, so the protocol can reduce network bandwidth overhead and avoid the propagation of potentially large routing updates throughout the network. 相似文献
14.
Jun Li Hao Wu Bin Liu Zhaoxi Fang Shaozhong Zhang Jiong Shi 《Journal of Network and Systems Management》2017,25(2):375-396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content dissemination, 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 (CCN) has been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architecture for future Internet.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in CCN caching, we develop an online caching scheme (named RBC-CC) exploiting the concept of Routing Betweenness Centrality (RBC) and “prefetching”, aiming at significantly reducing costly inter-ISP traffic and largely reducing content access hop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caching scheme can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 the popular caching approaches in terms of the saving rate of inter-ISP traffic. Besides, RBC-CC performs well in reducing the average access hops and incurs the least cache evictions. Further, we present a thorough analysis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access pattern, cache size, content popularity and population on the caching performance. We the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our scheme is featured with good stability and scalability as well as its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5.
16.
无线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具有路由功能的无线节点所组成的、独立于固定基础设施的分布式网络。由于具有自主性、无严格的控制中心、动态拓扑等特点,近些年Ad Hoc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提出及相关性能的分析评价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HWMP协议是802.11s无线Mesh网络默认使用路由协议,针对HWMP协议缺少负载控制的问题进行改进,形成新的具有动态负载均衡功能的路由协议-LB_HWMP.LB_HWMP采用负载路由判据、备用父节点表和备用路由表进行动态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与AODV和HWMP相比,LB_HWMP有效平衡了全网的负载,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平均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