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企业认为所需要的信息似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唾手可得时,却突然发现,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动荡和难以把握了。如何整合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成败的主要问题,也成为企业IT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当今企业众多的CXO头衔中,CIO是IT治理中最具挑战性的角色,因而可以称之为IT治  相似文献   

2.
在迅猛而深刻的网络化变革中,国内的IT企业面临的冲击是巨大的。他们如何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寻求发展呢?浪潮集团作为国内的重要IT企业,在微机、服务器、软件、通信产品等领域都有着不俗的业绩,他们的网络信息化经历了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四种基本的IT治理支持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T治理是IT、经济学及管理学界中一个新的概念,用于描述企业或政府是否采用有效的机制,使得IT的应用能够完成组织赋予它的使命,同时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其主要使命是:保持IT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IT资源,适当管理与IT相关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虽然IT与业务的融合在中国已喊了很多年,但是当前真正实现两者融合的企业少之又少,IT与业务脱节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多企业的现状是IT部门把信息系统设计好了,业务部门却认为这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系统并不好用。  相似文献   

5.
《微电脑世界》2011,(7):89-90
随着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智能,许多企业都希望其IT的使用也变得更加智慧。企业的数据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业务对数据的依赖强度越来越高。如何让数据更高效帮助业务的发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在大量数据中及时提供决策分析,提升企业管理者对IT的管理效率,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让IT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让IT帮助企业未来5~10年的业务发展——所有这些都对企业的数据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SID的概念和由来,详细描述电信企业在IT系统省集中、IT系统全国集中和IT系统云化3个阶段对SID的不同实践方式,并简要分析实践SID给电信企业带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IT投资不断加大,IT与业务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之下,IT治理(IT governance)也随之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挑战。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大部分中国企业普遍缺乏统一、全局的IT战略规划。在如何精确保证IT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上,普遍缺少科学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大多数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对信息资产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总是出现了问题才去想补救的办法。而不是建立在安全治理基础上的全局管理方法。为此,ISACA(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把IT治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带到了中国,以改善中国企业IT管理的现状。最近,本刊采访了ISACA国际副会长任家明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中国IT两会”在京召开,当刘振南带领航天信息一举拿下“2008年中国IT年度人物”和“2008年中国IT创新企业”两项大奖时,这个年轻的高新技术企业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当前,80%企业的CIO将集成作为他们首先考虑的最紧迫任务,并且称其75%的IT预算将用于集成。为什么集成对企业如此重要?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最急需的是通过削减成本和改进管理流程,来提高其竞争优势,而只有集成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IBM是全球最大的IT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成为最复杂的公司,机构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所采用的流程各不相同,导致了重复投资、效率下降以及高  相似文献   

10.
如何获得成功,是记IT Pro们头疼的事情,也是企业信息安全高层不断思考的问题。人员作为业务流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身的安全素质成为企业信息安全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企业的安全人力需求及IT Pro现状出发,逐步深入地介绍普通的IT人员如何成长为CSO(Chief Security Officer,首席安全官),从而为IT Pro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给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网管员世界》2014,(22):10-12
伴着IT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IT建设和IT运维同时成为了企业效率的加速器。同时,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运维已成为了各行各业单位,尤其是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头痛的事情。 所谓IT运维管理,是指单位IT部门采用相关的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和文档等,对IT运行环境(例如硬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IT业务系统和IT运维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利用     
《办公自动化》2013,(11):28-28
<正>超过一半的亚太区企业计划利用物联网亚太地区超过一半(59%)的机构计划利用物联网。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组织的2013信息科技风险与回报测量研究(2013 IT Risk/Reward Barometer)对IT专业人士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已有39%的受访者表示受到了该趋势的影响。在亚太地区受访的IT专业人士中,35%表示物联网使企业增加了信息获取的渠道,32%表示有利于改善服务,24%表示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员工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蔡虹 《互联网周刊》2002,(42):30-30,32
未来是一个所有终端智能互联并且易于组合使用,企业IT架构水平整合统一支撑各种应用,社会采用IT运营商的“水管式”服务的世界吗?国产“关联应用”的理想能够成为现实,联想称霸国内,享誉国际的IT野心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5):F0002-F0002,1
最近发生的当当网部分用户账户被盗刷事件让所有的企业IT管理人员都如履薄冰,如何才能保护企业的敏感信息不泄漏,成了目前企业IT管理人员的必修课。以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企业IT管理人员在保护企业数据时应了解的八件事情,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CIO,除了以CIO本身出现,更多的时候以其他的头衔出现。在这次中国信息化高峰论坛暨首届北大CIO班结业典礼中,记者从交换的名片里发现,大多数CIO班与会者的头衔是信息中心主任、IT经理、副总裁、首席技术官(CTO)或者总工程师等等,头衔是CIO的还是寥寥无几。他们以各种的身份和头衔出现,但是他们实际都担当着企业、组织IT建设、IT系统维护、IT规划等职责。那么信息主管、信息中心主任、IT经理、甚至总工程师和CIO的差别在哪里?美国权威的《CIO》杂志是这样定义CIO的:CIO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IT人才素质与企业需求差异现状,对IT类招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简要介绍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结果,给出IT行业人才需求,以期对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CIO们请注意:当IT企业的sales正在向你们灌输“IT是重要的”这一思想的时候,他们的后院却传来了最新的激烈争吵,分歧正是“IT是否重要”——这个IT业赖以安身立命的原则性问题。据说,这是“自1990年争论新经济是否存在后,另一场重大论战”。这场论战始于2003年5月号《哈佛商业评论》杂志的一篇题为《IT不再重要》的长文,随后《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财富》等主流媒体也很快加入了讨论,而《哈佛商业评论》更是收到了包括企业CIO在内的众多来信,来信中持正反意见的都有。争论之激烈,迫使其总编辑不得不公开表示将该篇文章列入“争议类”——也就是目前尚无定论。微软、英特尔等企业的老总也纷纷跳出来反驳该文章的论点。 IT产业已经后院起火。但对诸位CIO来说,这场论战在热闹之外,还有一些深意,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家大型IT公司相继宣布向服务转型,标志着IT业的理性回归。IT技术并非全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怎样更加有效地利用IT技术为企业或组织带来更高的效率与效益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与观念、管理息息相关。只有将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信息安全效果。IT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管理也逐步受到了安全界的重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被普遍认为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本刊开办了“安全管理”栏目,旨在倡导技术结合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很多企业在IT建设中投入了巨资,这些IT来自不同的部门需求,不同的开发厂商,运行在不同的平台。随着企业业务和管理的发展,一套完整的流程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因而部门间的IT数据交换成为实现业务流程流畅运行的关键。在微软推出了WCF技术之后,原有.NET架构下的程序则可以根据其特性改造成一定程度上支持SOA的程序,从而低成本实现信息集成。文章根据对WCF技术的研究,在企业预算有限而又想实现业务流程集成的情况下,做出了对原有.NET程序基于SOA进行"弱改造"的若干探索。  相似文献   

20.
《微电脑世界》2013,(7):120
日前,据第二份Check Point移动安全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79%的受访企业遭遇了移动安全事故并花费不菲。新报告显示,移动安全事故令42%的受访企业损失超过六位数,其中16%的企业损失超过50万美元。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移动设备不断为负责信息安全的IT团队带来困扰。敏感的企业信息被轻易传送、泄露或者随身携带设备(BYOD)在路途中丢失,这些使代价高昂的安全事故数量急剧增加。即便如此,包含敏感客户信息的企业信息依然被不断地存储在个人移动设备中,并不受IT工程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