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翟临博  张晓敏 《计算机工程》2007,33(12):125-127
提出了一种在非理想信道下分析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饱和吞吐量的方法。分析的过程中考虑到信道“捕获”和退避“冻结”的问题,采用条件概率建立了数学模型。在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定义的不同数据速率下,利用该方法对基本访问机制和RTS/CTS访问机制进行了分析。仿真表明,分析结果与DCF模式下的饱和吞吐量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分析的精确性,考虑发送成功的站点可能连续发送和重传次数限制的影响,给出了分析非理想信道下IEEE 802.11 DCF性能的改进二维马尔可夫链模型,用该模型对IEEE 802.11 DCF访问机制进行分析,求出饱和吞吐量和平均帧时延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所有节点只能和接入点(AP)直接通信,即使在直接通信范围内的无线节点,其相互通信也要通过接入点进行转发,从而导致无线局域网的吞吐率大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协调功能(DCF)扩展算法——ExDCF算法:当两个通信节点在同一传输范围内时,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不需要接入点转发;即使两个节点不在一个通信范围内,两节点间数据传输需要接入点转发,但是接入点不需要再次竞争信道。该算法可以将节点间的吞吐率至少提高2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并且能够与标准DCF很好地兼容。  相似文献   

4.
张亮  舒炎泰 《计算机应用》2005,25(6):1257-1260
结合无线局域网和TCP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当AP向无线节点发数据包时,无线节点用一个小的数据包(如:TCP层的ACK等)来代替CTS,这样可以避免无线节点单独发送小数据包,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和无线网络的吞吐率。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DCF协议不仅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和无线局域网的性能,而且更好的维护了无线节点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当节点数量增加,碰撞会相应增加,信道利用率下降,总吞吐量也随之下降。提出了基于节点数量估计的时隙长度动态调整算法DTSLENN。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严格证明了取得吞吐量最大化的时隙长度优化设置解析式。基于此解析式,网络节点可根据节点数量来优化设置时隙长度,以取得最佳的系统吞吐量,从而改善网络性能。NS2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多种网络场景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和原理,重点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浅析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庭胜 《电脑学习》2010,(1):104-105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线网络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必将最终代替传统的有线网络,而现有的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通信安全的需求,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对目前无线局域网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阐述了IEEE802.11标准的安全机制和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并提出了企业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无线局域网(WLAN)主要的认证技术包括了IEEE802.11中的开放系统认证和共享密钥认证,IEEE802.11i中的802.1x认证协议,以及我国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中的WAI认证机制。概述了以上各种认证机制,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根据其存在的安全漏洞,给出了两种改进方案。最后给出了WLAN认证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IEEE802.11i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无线网络的蓬勃发展,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关注。该文对刚推出的IEEE802.11i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指出了其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局域网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和现代通信方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移动和便携式通信的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应运而生。本文简要论述了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和网络结构,并着重对无线局域网在某大学图书馆的应用和实现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曾璎珞  潘雪增  陈健 《计算机工程》2010,36(10):155-157
为提高安全访问控制中多策略组合的灵活度,满足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可信度的动态安全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能根据系统状态的变化,动态调整安全策略间的组合方式,达到最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对多策略的支持更为灵活,在保证系统原有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目前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分析了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威胁,针对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在无线局域网中可能使用的加密,认证,端口访问控制,动态安全链路,VPN,无线入侵检测等安全防范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和比较IEEE802.11无线局域网分别采用3种典型MAC机制时的TCP性能,深入研究了MAC机制对无线局域网中TCP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由MAC机制所决定的信道冲突率、MAC帧丢失率、MAC帧传输时延抖动幅度和频率、网络吞吐量和公平性将直接影响无线局域网中TCP的吞吐量、公平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无线局域网本质上是一种网络互连技术,它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的应用,弥补了有线网络的缺陷,使得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联网更加方便,但是在应用中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关于无线网中的网络入侵,黑客窃取资源等等安全隐患的存在也是大家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叙述了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其次讲述无线网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最后描述基于无线网络的安全检测系统应该具备的几点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TRBAC: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访问控制是根据网络用户的身份或属性,对该用户执行某些操作或访问某些网络资源进行控制的过程.对现有访问控制模型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不足对RBAC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TRBAC(trust based access control model).该模型可以提供更加安全、灵活以及细粒度的动态访问授权机制,从而提高授权机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刘飞  常朝稳 《计算机工程》2011,37(24):129-131
在分布式系统中,用户身份难以确定、接入平台复杂,且网络环境动态多变,传统的基于角色或身份的访问控制模型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为此,结合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和信任管理(TM)的特点,在RBAC的基础上,引入信任与上下文的概念,对用户身份、接入平台及用户行为进行多维度量,根据网络环境和用户状态的动态多变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度量和上下文的访问控制模型(MCBAC),该模型主要依据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可信度分配角色,通过上下文约束,实现动态角色授权控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好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无线局域网是一项有着广泛应用的技术。本文对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技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IEEE.802.1Ib协议的无线局域网相关概念和基本安全机制,从加密和认证2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缺陷及引起的攻击方式,最后讨论了改进的安全措施和方案。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市场处于主流地位的IEEE802.1Ib无线局域网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WPA、802.11i和WAPI等新的安全机制被提出,部分弥补了现有的安全问题,但它们到底能从多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无线局域网安全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9.
办公信息化、无纸化改造时期,无线局域网凭借其优越性能得到了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办公模式的功能缺陷。无线局域网应用阶段易受到安全风险的干扰,导致网络运行速率降低而影响了正常的办公流程。本文分析了基于无线网的安全管理机制,为信息化、无线化办公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文档保护技术大都是依赖于系统中特定的安全保护机制实施边界防御。电子文档作为静态客体,本身只能携带属性权限,而没有任何防护能力,难以同时满足"防外"和"防内"的双重需求。本文以可信计算为基础,借鉴主动存储的思想,将数据的使用隔离与数据存储绑定,提出了一种文档主动防护模型。通过构建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环境的信任链,确保数据以满足预期的方式被使用,授权用户可以正常使用文档,而不能将其泄露出保护区域。基于该主动模型在Windows系统平台下实现了一个主动安全U盘,可以广泛应用于数字版权保护以及企业和个人敏感数据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