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粒子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太湖蓝藻爆发过程的仿真方法.采用嵌入式技术设计一个基于温度和透明度的在线测量系统.根据建立的蓝藻总生物量数学模型,利用OpenGL对太湖蓝藻的爆发进行仿真.实践结果证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仿真蓝藻爆发过程,在普通PC上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太湖明珠”的无锡,在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期间,先后遭受了因蓝藻引发的生态灾害和暴雪自然灾害。尤其是蓝藻灾害,给昔日美丽的太湖留下了一个事关经济命脉和人身健康的供水危机,成因复杂。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中央、省委领导多次带专家到锡城督战,了解实情,指导抗灾,要求电信部门实施信息化的快速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创新技术     
带洗手间的超轻喷气客机;太湖蓝藻可变害为宝;富士通推出一种新型生物基材料;会说话的菜单.  相似文献   

4.
太湖梅梁湖湾蓝藻生物量的遥感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梅梁湖湾蓝藻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李旭文,季耿善,杨静(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太湖北部的梅梁湖湾紧邻无锡市,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约占太湖总面积5%左右。湖水平均深2米,湖底平坦,是典型的平底浅水湖,主要入湖河流为闾江口上游直湖湾和与大运河贯连的梁溪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蓝藻污染综合治理效率,降低环境监测人员负荷,研究基于影像的远程实时智能预警技术,构建了基于WEB的太湖水资源远程影像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GPRS/GSM技术将淡水湖面水资源影像实时传送给远端服务器,环境监测人员以不同的权限进入WEB监控平台,通过实时网络访问、控制、管理监控终端各个模块,观测和处理图像数据,提高了监测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开发了基于经验RGB值域的自动预警评估模块,实现了对水体蓝藻污染的远程影像智能预警;该智能预警系统在无锡太湖水域自来水水库入口处监测点进行了应用试验,实践表明:本系统可以实现对水资源影像的远程监控和智能预警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MODIS提供的两种影像产品和代表大气条件的气溶胶产品,运用单波段(NIR)和比值植被指数(NIR/G)两种方法分别提取太湖蓝藻信息.在阐述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对遥感影像影响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对两种方法提取蓝藻水华面积的净变化值和选取阈值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单波段和比值植被指数两种方法提取太湖蓝藻水华面积差异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相关性,固定阈值情况下的相关性高于自选阈值中的对应值.两种指数中大气校正前的阈值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相关性都要高于大气校正后两者的相关性.这说明大气会对阈值的设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蓝藻信息提取精度.因此,定量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对监测蓝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对2008年5月到2009年5月采集的太湖水体反射光谱数据进行了异常数据检测、归一化等预处理后,计算了常用于叶绿素浓度反演的特征参量,包括荧光峰高度、荧光面积、特征波段比值、反射率微分;并分析建立了这些特征参量与对应叶绿素浓度的相关模型。研究表明:荧光面积、特征波段比值等与实测叶绿素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蓝绿光波段反射率比值对内陆水体叶绿素浓度反映不明显。湖泊水体的光学特征能够较好反映蓝藻的不同生长状态,太湖蓝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大致可分为5月~11月,12月~4月两个阶段。本研究结果可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高光谱遥感监测的波段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性,然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阐述,随即从预警系统的数据流程、预警系统的实现与预警系统的实施这三个方面对基于Web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进行研究,最后以太湖蓝藻突发为例的公共饮水卫生事件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保     
如果我们不善待自然环境,我们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江苏太湖蓝藻泛滥就是典型一例。当我们驰骋在互联网上时,如果没有善待互联网“环境”,我们一定也会遭到互联网的惩罚。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太湖蓝藻水华预警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宏伟  吴挺峰  张唯易  李未 《计算机应用》2011,31(10):2841-2843
针对以往藻类水华预测系统在数据源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基于三层网络传输结构的监测体系,保证了数据的时间连续性;并对遥感水质参数定量反演方法、中程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藻类水华预测预警模型方面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太湖蓝藻预测预警平台,运行结果表明蓝藻水华未来3天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