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识别是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模式识别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为了扩展数字识别技术应用领域,提高手写数字识别的精度,应用随机森林的方法对于MNIST手写体数据集训练集进行了训练,然后对测试集进行了结果测试,识别率达到96.8%以上,实验结果证实了基于随机森林的识别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数字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在手写汉字识别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手写汉字识别(Hand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HCCR)是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最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随着深度学习新技术的出现,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写汉字识别在方法和性能上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在手写汉字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具体应用.首先介绍了手写汉字识别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其次简要概述了深度学习的几种典型结构模型并介绍了一些主流的开源工具,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联机和脱机手写汉字识别的方法,阐述了相关方法的原理、技术细节、性能指标等现状情况,最后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了手写汉字识别领域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提高不同笔体下的手写识别准确率进行了研究,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与自动编码器相结合,设计卷积自编码器网络层数,形成深度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首先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分别对MNIST数据集与一万幅自制中国大学生手写数字图片进行图像预处理,然后先使用单一MNIST数据集对深度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与测试;最后使用MNIST与自制数据集中5 000幅混合,再次训练该网络,对另外5 000幅进行测试。实验数据表明,所提深度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在MNIST测试集正确率达到99.37%,有效提高了准确率;且5 000幅自制数据集模型测试正确率达99.33%,表明该算法实用性较强,在不同笔体数字上得到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模型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因手写书法作品种类繁多而识别困难的问题,降低人们观赏书法的门槛,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写书法字体识别算法.识别过程中首先使用投影法等图像处理方法对书法作品图像中的汉字进行定位和分割,然后分别利用GoogLeNet Inception-v3模型和ResNet-50残差网络进行书体风格识别和字形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纪绪 《信息与电脑》2023,(12):169-171+183
文章针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手写数字识别问题,介绍了神经网络原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构成、TensorFlow框架等相关知识,并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在MNIST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手写数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由于良好的性能已经广泛使用在自动驾驶、语音识别和图像分类等领域,为增强学生学习和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能力,文章设计在Android平台上基于Tensor Flow卷积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实验,并说明实施过程,同时介绍卷积神经网络算法、Android平台相关技术原理和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7.
小波神经网络在手写数字识别中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手写数字识别的特点,讨论了数字识别预处理的方法,包括二值化、倾斜矫正、细化和归一化。利用小波函数代替传统神经网络中的激活函数,构建了用于数字识别,小波神经网络系统。仿真结果显示,新系统大大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数字识别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对手写数字识别训练在卷积核随机初始化情况下收敛速度慢和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PCA)初始化卷积核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手写数字识别算法。算法首先选取训练样本集并将其送入CNN,在相应层对Feature Map进行全覆盖取图像块处理,然后进行分层PCA学习,将学习到的特征向量做为对应卷积层的卷积核参数进行初始化,最后再用这些卷积核对原始图像进行卷积操作。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初始化卷积核的CNN手写数字识别算法相比,改进的算法在应用MNIST数据库训练时不仅收敛,而且在产生相同均方误差的情况下迭代次数少,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9.
10.
BP神经网络能够在模式识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它的并行结构、并行处理能力以及自行组织、适应和学习的能力非常强,它所独有的非线性特征也构成了关键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发明一种识别效果显著的方法,需要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各种干扰因素,对数字识别技术开展研究和分析.以研究的根本目标为驱动力,建立BP神经网络的架构,发现模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完善和修正,由此建立起完整健全的神经网络.MATLAB仿真实验的结果显示,完善后的BP神经网络大大提高了手写数字识别的准确率,也缩短了识别时间,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手写体数字识别是模式识别研究领域多年来的热点,BP人工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将两者融合并结合Matlab软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BP神经网络数字识别的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效果良好,准确率高,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手写体数字识别是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也是字符识别中的一个特别问题。由于手写体数字字体变化很大,传统的识别方法很难达到高的识别率。针对传统的数字识别方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写体数字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在提取手写体数字点特征、笔划密度特征基础上,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识别。经实验,识别率达94%。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手写体数字识别效果良好,不仅简化了传统识别的繁杂性,而且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跟踪技术越来越成为计算机领域中研究的热点。视频跟踪技术的研究涉及范围很多,包括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手势检测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新型人机交互方式,是其中备受瞩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之一。文章采用一种简单高效的颜色直方图对目标(红色手指)进行主色定位,并在图像序列中进行目标区域提取,得到运动轨迹,进行手写数字识别。最后利用八段视频验证了该方法的简单高效,并能成功进行实时跟踪与识别。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一个手写数字识别系统的原理及其实现。特征提取的方法是:计算字体轮廓的曲率特征,并在计算曲率的过程中使用了B样条函数;对曲率进行了大小和平移规整化,这样得到的曲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不变性。为了得到更紧凑的特征,采用了小波对其进行降维。采用了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字形相似的数字也达到了较高的识别率。还简介了识别系统的模块设计和界面设计。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多种改良的自编码神经网络(Autoencoder),如稀疏(Sparse)、噪声(Denoising)、权值对称(Tied Weight)。 探究这些自编码神经网络的改良在图像特征表达中的原理。将方法应用到手写体数字的识别中,通过设置各种改良自编码神 经网络的参数取值并且对比各种改良自编码神经网络的特征表达效果,证明改良自编神经网络的理论原理。实验证明稀疏和 噪声对于自编码神经网络性能具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6.
手写体数字识别有着重大的使用价值,用多层BP网络来识别手写体数字是手写体数字识别的一大进步,但是,用单纯的BP网络来识别也存在识别精度不高等的问题。将BP网络技术和数字本身的结构特征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分类BP网络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新方法。首先提取点、环等数字特征值,并根据一些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再运用BP神经网络识别,以提高网络的识别能力;最后,选取了500个人的0~9的手写体数字,运用以上算法进行BP神经网络识别,用3000个手写体数字作为训练样本,2000个其他的样本进行测试,网络收敛后,识别率达到96%以上,比原来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结构设计不合理的卷积神经网络导致MNIST识别的准确率低、收敛速度慢和训练参数多等问题,提出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改进模型.改进的模型采用2次卷积、2次池化和3次全连接、采用Relu激活函数和Softmax回顾函数相结合,加入Dropout层防止过拟合,加入Flatten层优化结构.为了缩减代码量,采用API功能强大的Keras模型替代Tensorflow.对MNIST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数据的准确率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结构在MNIST的训练中不仅收敛速度快、训练参数少、损失率低,而且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9.54%、高于改进前的99.25%,对后续手写数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手写汉字识别是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理论方法的完善、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分类、图像生成等典型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深度残差网络作为最新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手写数字识别、图片识别分类等多个领域;将研究深度残差网络在脱机孤立手写汉字识别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改进残差学习模块的单元结构,优化深度残差网络性能,同时通过对训练集的预处理,从数据层面实现训练生成模型性能的提升,最后设计实验,验证深度残差网络、End-to-End模式在脱机手写汉字识别中的可行性,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