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感器世界》2011,(10):38-38
2011年10月4日-9日,在日本日本东京幕张召开的IT·电子综合展览会一“CEATEC JAPAN 2011”上,欧姆龙公司展出了其设计的小型面部识别传感器模块“OKAO Compo”。摄像头与面部识别模块(MCU与软件)合为一体,因此可使用该产品轻松开发出面部识别设备。  相似文献   

2.
前两期我们介绍了指纹识别的“原生态级”应用,通过它们可以对硬盘数据送行严格而周密的保护,在安全性方面的可要程度非常高。当然,更高级别的安全技术也不是没有,不过这种称之为虹膜识别的技术目前仅仅出现在电影大片中。离普通用户尚远。事实上另有一种更廉价、灵活并充满科幻色彩的安全组件——面部识别,在内置摄像头几乎变成笔记本电脑标准配置的今时今日,面部识别具备了一定的实用价值。那么,到底面部识别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使用呢?面部识别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技巧呢,MC——为你解答。  相似文献   

3.
zw 《电脑迷》2011,(3):58-59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只在电影中见到的视网膜扫描辨真伪场景正逐渐实现,咱们普通玩家虽然用不上扫描视网膜这么尖端的科技,但是玩玩面部识别还是可以的,而且现在不少笔记本都整合了面部识别技术,只要有摄像头,PC就可以不用再输入密码,让你的脸成为通用的密码!除了登录需要口令的系统外,面部识别还能实现离开检测、活体检测、人脸模板自动更新等功能,让系统更加智能。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工智能中人脸识别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是对人的面部特征与信息进行采集,对显示的面部影像,首先检测在拍摄镜头中是否有人脸,若检测到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脸的位置、形状和各个面部器官的坐标、形状等信息。处理器提取信息后,将其与已知的面部特征进行对比,从而识别用户的身份。它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对比三项主要内容。而人脸识别解锁系统就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识别人脸来对户与设备中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判断该用户是否能够进入系统的技术。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拍摄自己的面部影像,使设备预先记录下了本人的面部信息。然后再通过摄像头对采集的影像进行比对进而开放设备。如果登录用户的脸与"预先设定的身份认证信息"比对结果成功,那么用户就可进入并使用设备。  相似文献   

5.
面部识别是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针对现有面部识别系统的存储量小、识别速度慢,无法满足对大量人体特征的数据存储、人员身份及时核查。利用了先进的长期演进(LTE)无线技术、面部识别技术、智能网格计算等,从而实现无线网络的海量存储、快速计算,并满足用户的适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6.
《传感器世界》2006,12(1):45-45
12月14日,据来自上海银晨智能识别有限公司的信息发布会的消息,由该公司历经八年研制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已被列入上海市重点新产品。不需要输入密码,客户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就能进行身份认证,从而在ATM机上进行存、取款等各项业务,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细数未来     
《计算机应用文摘》2011,(15):I0001-I0001
能上网的隐形眼镜 帕尔维兹教授正在研究一种可以用来上网的臆形跟镜,它上面排列着LED组合。他表示:“这种隐形眼镜不仅可以在我们眼前形成各种图像,还可以在识别人的面部特征后显示其生平……。”它还有翻译功能,这样人们就能看懂镜片上显示的外文了。  相似文献   

8.
好摄族     
手机摄像头的像素数已经突破千万,防抖、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面部识别等技术也在都成为了手机的标准配置。但明白人都知道,手机的拍摄性能和成像质量,依然不能和正儿八经的数码相机相比。这是不是意味着手机的拍摄功能就毫无用处呢?  相似文献   

9.
《办公自动化》2014,(12):21
正NEC发布了一款面部识别系统"NeoFace Monitor",应用于电脑登录、以及登录中的本人识别。只要使用者的面部对准电脑摄像头,NeoFace Monitor系统即可自动与预先存储于服务器的登录者图片相比照,比对成功立即解锁登录;登录状态下,也随时进行面部认证;当使用者离开时,电脑自动锁屏。这种比照,对识别精度的要求非常高,NEC NeoFace面部识别引擎在2010年美国国立标准  相似文献   

10.
面部表情快速重构与识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人脸表情重构在人机情感交互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Web的面部表情快速重构与识别设计方案及其实现。通过实践检验,该方案能够实现在网络上快速重构面部表情,实时性好,并与表情识别能够较好地结合起来,且面部表情特征的数据处理方式具备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