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针对目前基于稀疏表示的常用图像融合算法计算复杂度高以及忽略图像局部特征的问题,提出多尺度稀疏表示(multi-scale sparse representation,MSR)的图像融合方法.充分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较好突出图像局部特征的特点,将其和过完备稀疏表示有效结合;待融合图像在小波解析域中进行小波多层分解,对每个尺度的特征运用K-SVD (kernel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多尺度字典进行OMP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稀疏编码,并在小波域中各个尺度中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小波变换、轮廓波变换、稀疏表示融合算法相比,该算法更能保证图像局部特征的完整性,实现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在实际复杂背景噪声下对路面裂缝检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多特征融合的路面裂缝检测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以图像子块为单位,提取对裂缝识别有效的统计、纹理和形状特征。然后,分别在各个特征矩阵下利用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实现对裂缝子块的识别,再融合不同特征下的识别结果,设计综合识别分类器进行子块检测。最后,在识别出的裂缝子块上,采用基于视觉显著性的像素级检测方法精确提取裂缝细节。在实际高速公路路面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升了路面裂缝检测的精度,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基于稀疏表示的目标跟踪方法主要利用目标的灰度特征构建稀疏表示模型。由于灰度特征对光照变化敏感,这会影响目标跟踪在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目标跟踪可以明显提升目标跟踪鲁棒性,但如何有效融合不同维度,不同类型的多源目标特征成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目标跟踪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目标状态以及灰度特征的稀疏表示目标跟踪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可通过基于核函数表示的稀疏表示模型,在探究目标状态以及灰度特征相关性的基础上,将两种不同维度的特征进行有效融合,提升目标跟踪在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力设备图像识别问题,提出基于多特征联合稀疏表示的新方法.分别采用Krwatchouk矩、LBP描述子以及PCA特征矢量描述电力设备图像的几何形状、局部纹理以及像素分布特性.因此,三种特征具有良好互补性.在分类阶段,采用联合稀疏表示对三类特征进行表征,利用它们的内在关联提高稀疏表示的精度.最终,根据三类特征的总体重...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3)
为提高农田害虫图像识别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字典学习的害虫图像自动分类方法。首先,利用监督字典学习的方式,对每一类害虫图像构建多特征过完备字典。为进一步增强计算机在复杂情况下对害虫图像的辨识能力,应用构造的过完备字典对害虫图像进行多特征稀疏表示。最后,通过最小化害虫图像的重构误差实现自动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害虫图像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获取人脸局部表情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和局部稀疏表示的人脸表情特征与识别方法。为深入分析表情对人脸子区域的影响,根据五官特征对人脸进行非均匀分区,并提取局部LBP特征;为精细刻画人脸局部纹理,整合人脸局部特征,设计了人脸局部稀疏重构表示方法,并根据表情对各局部子区域的影响因子,加权融合局部重构残差进行人脸表情识别。在JAFFE2表情人脸库上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中缺乏细节保护和结构不连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解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源图像采用卡通纹理图像分解得到卡通部分和纹理部分;其次,卡通部分采用卷积稀疏表示的方法进行融合,纹理部分采用字典学习进行融合;最后,将卡通和纹理部分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实验建立在标准的融合数据集中,并与传统和最近的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所获得的融合结果在方差和信息熵上具有更好的表现,该算法能够有效克服多聚焦图像融合中缺乏细节保护和结构不连续的缺点,同时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考虑到人脸识别中全局与局部信息的互补作用,提出基于全局和分离部件相结合的双L1稀疏表示人脸图像识别算法.首先在L1稀疏表示的基础上,对入脸进行全局稀疏逼近.其次,在分离部件识别模型中,抽取并对齐稍有重叠的几个人脸部件,分别进行稀疏表示,然后使用基于稀疏表示残差的相似度投票方法,将各部件逼近结果综合.最后在决策层上将全局与部件的稀疏表示加权集成,形成双L1稀疏表示分类器.在公用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集成分类器优于各单一模块的识别性能,且由于融合了对光照、表情等变化不敏感的部件信息,系统鲁棒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非最小平方误差局部-全局加权融合的稀疏表示遮挡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图像遮挡后部分局部信息属性改变,在利用最小残差判决函数分类时,各类残差可能因较接近而导致分类错误。针对此问题,从分类器判决函数出发,提出基于稀疏系数累积的局部-全局加权融合的稀疏表示遮挡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各类稀疏表示系数累积作为判决函数,使用Borda投票机制进行分类。利用系数累积进行全局分类,然后对局部各块分类,考虑到子块作用不同,利用稀疏度和残差两个参数表示其可信度权重,最后将全局和局部融合Borda投票,统计各类投票总数,实现分类。在公用数据库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旋转扩展和稀疏表示的鲁棒遥感图像目标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含有残缺图像的遥感图像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旋转扩展和稀疏表示的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对训练集进行旋转扩展,使得测试图像能近似用训练集稀疏表示,然后通过求解一个l1范数最小化问题得到测试图像相对于训练集的一个稀疏表示,进而根据不同类对应的稀疏表示对测试图像的近似程度进行识别.与代表性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该方法识别率优于已有方法,对残缺图像的识别有较好的鲁棒性,且在小样本、低采样率情况下也能保持较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5.
稀疏域图像隐写利用稀疏表示在载体图像中嵌入秘密信息。提出设计稀疏域图像隐写的失真函数,通过选择使失真函数最小的修改方式进行秘密嵌入,从而减小秘密信息嵌入对载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保持图像视觉效果的同时,更有效地抵抗现有的隐写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双人交互行为的稀疏表征方法,融合体现全局变化的轨迹特征和突出区域运动的时空特征。首先,采用词袋模型得到轨迹特征的稀疏表示。然后,对提取的时空特征采用三层时空金字塔分解得到多层特征,并对其进行稀疏编码,利用多尺度Maxpooling算法融合得到局部稀疏特征。最后,将2种稀疏特征加权串联得到双人交互行为的稀疏表征。采用基于隐动态条件随机场的识别算法对文中提取的稀疏表征进行验证,通过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分块最大相似性嵌入稀疏编码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相似性先验嵌入的方法能有效提升基于稀疏编码表示的人脸识别在低维特征空间的识别性能.针对非受控人脸图像存在表情变化、部分遮挡和伪装的问题,提出基于图像分块的最大相似性嵌入稀疏编码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训练图像和测试图像进行同样的非重叠分块;然后计算测试图像与各训练图像对应分块间的相似性,并以其最大值度量图像间的相似性;最后将提取的最大块相似性信息嵌入到稀疏编码表示的人脸识别中.在AR标准人脸库上的测试表明,与全局相似性嵌入的加权稀疏编码表示分类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在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同时存在表情变化、遮挡和伪装的人脸识别中具有较大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手背静脉识别算法,首先对手背静脉图像感兴趣区域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均衡离散曲率波变换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变换,接着对变换系数进行相位编码,并计算编码统计直方图的卡方距离,当此距离与阈值相差较大时,得到识别结果;否则,对预处理后的图像提取静脉骨架,确定相关的特征点,通过三角测量法来计算匹配距离,对和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获得最终的识别结果.该方法在识别时间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而识别的效果却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挑选和特征融合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已有的基于AdaBoost的人脸特征挑选方法,挑选出最具分类能力的特征,并将挑选出的多类人脸特征在特征层进行融合,得到一个统一的人脸特征用于模式分类。通过在FERET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其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