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敏感的跨过程指针别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健  刘坚 《计算机应用》2004,24(3):112-114
对指针别名及其表示方式进行了阐述。描述了跨过程指针别名分析的框架,通过在分析时创建PCG(程序调用图)来处理函数指针。研究了基于此框架的一个流敏感的跨过程指针别名分析算法,算法是跨过程阶段和过程内阶段交叉进行的。最后对算法进行了实例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交互环境下指针别名查询的响应效率,近期研究提出通过只分析与目标相关指针的按需分析策略来降低浪费在与目标无关的指针分析的额外开销。典型的代表是基于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按需别名分析算法。但是,该算法的精度只局限于控制流不敏感。控制流不敏感的别名关系将约束上层分析的精度。针对该不足,提出了具有流敏感精度的按需别名分析算法。首先采用不完全静态单赋值语句形式来区分指针变量赋值实例,然后通过层次线性化编码方法来表达控制流图中的流敏感信息以构建赋值流图,最后将别名关系查询问题转换为在赋值流图上搜索目标结点间在控制流可达条件下赋值路径的可达性问题,进而实现流敏感的按需别名分析。实验表明,与流不敏感的按需别名分析相比,该方法可以在保证查询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按需别名分析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别名分析对于数据流分析、程序优化和分析工具的实现非常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需求驱动,流非敏感的分析算法来解决指针别名问题.通过构造程序表达式图(PEG)把指针别名问题转化成判断两个指针节点是否是联通的问题,它不同于传统的别名分析方法,它不需要构造别名集合和对其求交集,所以提高了分析指针别名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数据流分析算法可以分类成流敏感和流非敏感两类。为了提高效率,流非敏感的跨过程分析没有利用与每个过程相关的过程内的控制流信息。文中,提出了一种流非敏感的数据流分析算法来计算指针引起的跨过程的别名问题。通过如下方法来提高了分析的精度:利用某些特定类型的注销(kill)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提前计算;计算每个过程内产生的别名信息,而不是只计算每个过程的出口点产生的别名信息。  相似文献   

5.
锁别名分析能够得到锁指针变量的指向信息,有效的锁别名分析可以更好地辅助数据竞争分析和死锁分析.现有锁别名分析往往采用保守的方式处理,进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锁别名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GCC插件获取SSA形式的中间代码,然后对中间代码进行预处理以获得与锁、函数指针操作相关的语句,最后对预处理后的程序使用本文提出的FP_LOCK算法进行准确的流敏感、上下文敏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确地确定锁别名,并且经过预处理后的FP_LOCK算法对分析大程序平均有9.95倍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6.
一种需求驱动的缓冲区溢出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流敏感的静态检测算法。通过需求驱动的控制流分析和数据流分析,建立内存访问语句和函数调用语句发生溢出的线性约束,从而将缓冲区溢出的检测问题转换为线性约束求解问题。我们实现了该算法的原型,实验表明,该原型可以准确而高效地发现实际程序中的缓冲区溢出漏洞。  相似文献   

7.
WinCE流驱动程序设计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WinCE操作系统下流驱动的设计方法,并在Intel公司的DBPXA255开发板下提供了关于8位数码管LED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8.
9.
夏骄雄  高珏  唐毅 《计算机工程》1998,24(5):49-51,62
计算机内部指令的具体驱动形式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具体组成是密切相关的,该文通过类比程序驱动、数据驱动和需求驱动的概念、驱动模式,对建立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设想,并对该领域的国际发展给予简要说明,期望能从中获得更多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马小河 《软件世界》2006,(16):56-56
一直在倡导ELM(企业生命周期)的Telelogic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因此在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擅长于需求驱动管理的它,也在被自己的需求驱动着向前。  相似文献   

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We present a demand-driven approach to memory leak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low- and context-sensitive pointer analysis. The detection algorithm firstly assumes the presence of a memory leak at some program point and then runs a backward analysis to see if this assumption can be disproved. Our algorithm computes the memory abstraction of programs based on points-to graph resulting from flow- and context-sensitive pointer analysis. We have implemented the algorithm in the SUIF2 compiler infrastructure and used the implementation to analyze a set of C benchmark progra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has better precision with satisfied scalability as expected. 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s. 60725206, 60673118, and 90612009,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863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2006AA01Z429,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973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2005CB321802, the 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 under Grant No. NCET-04-0996, and the Hunan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 Grant No. 07JJ1011.  相似文献   

12.
针对程序时序安全属性模型栓测技术改进模型检测算法,使安全漏洞状态机以函数为单位进行扩展,简化程序模型检测过程,以提高检测效率.存检测过程中加入别名分析,考虑安全操作之间的数据流依赖关系,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比原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别名集切片与并行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复杂程序的分析问题,提出基于别名集切片的切片级并行技术与并行程序分析技术。利用传统分析算法,在每个切片上并行地进行复杂程序分析,从而实现复杂程序分析的并行化,加快复杂程序分析速度。以SPEC CPU2000/CPU2006中的部分C程序为测试用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别名集切片技术可在4个进程并行情况下,获得3.42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4.
一种混合式内存泄漏静态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存泄漏是导致系统性能降低的重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算法的内存泄漏静态检查方法TMC.该方法依据程序的控制流图构建对应于程序执行的有限状态自动机,进而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型检测算法分析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内存泄漏.论文利用几个典型的程序实例详细说明了TMC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基于内存操作密集的测试程序集PtrDist的实验对TMC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TMC能够显著提升内存泄漏分析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指针的指向分析在检测C语言多线程程序的数据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Steensgaard提出的流非敏感上下文非敏感的指针别名分析算法,因其执行效率极高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快速的指针指向分析。但该算法计算结果精度不高,得到的指针指向集往往有误差。针对该不足,引入了Vineet Kahlon的用求最大更新序列来求指针别名的思想,对Steensgaard算法计算出的结果进行了修正。并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改进后的算法比先前的算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16.
堆内存的大量使用使得Java程序上数据依赖关系的精确提取仍存在许多困难.对于堆空间上的依赖提取,通常的做法是先对堆上空间进行命名,再据此分析依赖关系.然而该方法不能在多个定义间进行强更新,故分析精度不够理想.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点间确定别名的概念,然后用它生成强更新和相对更新来精化数据依赖分析.实验表明,与不进行强更新和相对更新的数据依赖分析方法相比,新算法能够在相对较少的额外时间消耗内,有效地提高堆空间上依赖分析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