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LLC谐振半桥电动汽车充电器应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器充电效率,保证充电装置安全可靠运行,对LLC半桥谐振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UC3846的LLC谐振半桥控制电路。同时,利用数字芯片ARM9实现主控芯片UC3846的变频设计,满足LLC半桥网络的全负载范围内软开关控制和充电电压、电流的实时变换需求以及整机系统的智能控制与保护,保证电动汽车充电器的高效率输出和可靠运行。最后给出了实验样机的测试结果,验证该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手持式电子产品中带有3.6V/7.2V锂离子电池,本文针对3.6V/7.2V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器进行了设计。该充电器的主要特点有,首先充电器在单片机8051F330的控制下,具有自动识别充电端口的电池规格,自动完成充电,实时监测充电状态并以充电指示灯指示充电状态。其次充电器具有故障告警和故障保护功能,当电池失效时会以指示灯闪烁告警。最后充电器还具有操作简单、工作稳定、智能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宋伟  陈太洪  邢绍邦  杨银忠 《测控技术》2013,32(12):143-146
针对12V16AH容量的镍氢电池充电需求,设计了一款数字式智能充电器。该充电器电源电路采用反激式拓扑结构,控制电路通过对电池电压、充电电流和电池温度的监测以动态调整PWM波占空比,从而实现电池充电过程的数字化和优化管理。介绍了硬件电路的原理,并详细分析了RCD箝位电路和变压器的设计,介绍了充电器的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电池充电过程的优化控制管理,具有充电快速、可靠、体积小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不同类型电池的充电。  相似文献   

4.
无线充电电动小车控制电路部分主要由无线发射单元、能量接收单元、DC-DC变换电路组成。能量发送端由5V、1A直流电源供电,经过逆变电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再由谐振电路将电能发射;接收端由整流电路将交流变为直流电,给超级电容组充电,再通过TPS63020变换电路使电动车工作。该无线充电电动车无线传输效率可达到53%。经过一分钟无线充电后,可以直线行驶30M或者平稳爬升51°的斜坡长度1m,此次设计在物流分拣和无线充电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充电器存在的不足,设计了基于DK-LM3S9B96嵌入式处理器的锂电池充电器,阐述了充电器的硬件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软件程序设计.该充电器增加了温度环,根据锂电池取样电流、电压值及电池温度等信息,由DK-LM3S9B96输出PWM信号用以控制DC/DC变换器工作和锂电池充电过程,从而实现锂电池充电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锂电池充电器具有三段式充电功能,能够满足锂电池高效充电的要求,同时也避免了使用集成芯片控制容易引起的温升、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手机、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等进入千家万户,锂电池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的锂电池充电器,电路简单、充电电压电流大小可设置、充电电压精度高、具有充电指示。该电路如附图所示。直流电压经过C1滤波IC1稳压后,输出为5V直流电,LED1为电源指示。IC2的MAX1811集成电路有两个设置端:①脚为充电电压设置端。设  相似文献   

7.
银锌电池价格较贵,为了物尽其用,我设计了一个充电器,可以对使用过的银锌电池充电,效果很好,现介绍给大家。该充电器在市电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恒流、恒压充电。当电池充满电后还可以自动断电保护电池不致过充电。工作原理充电器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B为电源变压器。220V市电经变压器耦合,其次级产生9V左右的低电压,经D、C整流、滤波,W分压,再经V放大,由射极输出充电电流。调节W,可控制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多功能充电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能充电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光能转变为电能后,经升压、稳压、充电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充满后系统自动停止充电。该充电器输出电压稳定,采用模块式结构,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池的充电。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池组充电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充电器用途单一,充电状态不可获知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电池组充电器.该充电器以ATmega8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实现了通过按键和LCD设置电池参数与查看充电状态,并为不同的电池类型配备了各自的充电控制算法,因此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需求,设计了一款大功率非车载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系统采用较为先进数字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控制部件、PWM控制方法、参数与积分分离相结合的PI算法,并附加各种控制、保护和通讯电路,实现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功能,并达到了输出大电流、高电压的技术指标,满足了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要求,对电动汽车的普及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无线充电系统充电效率低、充电电量可控性差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智能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在电池模块中嵌入电量采集模块、低功耗主控芯片和2.4G通信模块,充电模块中嵌入同样的主控和通信模块。充电模块可通过2.4G无线通信接收电池的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等信息,根据内置的智能算法,通过振幅调制载波功率限制,实现自适应动态输出。实验表明,在有效距离内,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具体充电情况可根据电池实时电量信息进行智能控制,有效地预防了电池过充和过放等问题。该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具有低功耗、转换效率高、能够对充放电智能管理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穿戴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传统综合器在噪声影响下分频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用于无线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抑噪分频频率综合器。根据抑噪分频频率综合器总体架构,设计压控振荡器,并选用MAOC-114850芯片作为压控振荡器核心芯片,依据LC压控振荡器原理电路,将压控可变电抗元件插入输入频率原件中,控制输入控制电压和振动频率,通过改变电容器的充电速率,使产生的电流源在电压控制之内。选用MB506 直插/DIP8 超高频预分频器芯片作为预分频器的核心芯片,经过多次4分频操作定制数字电路。根据环路滤波器的片上集成设计要求,采用三阶无源环路滤波器,改善电阻与电容间的相位裕度,抑噪制声。增加控制模块,限定压控振荡器的最小振荡频率范围,根据晶振参考频率确定跳频间隔,并将结果保存到分频频率综合器中,由此完成抑噪分频频率综合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综合器最高分频效率可达到98%,为无线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黄云霄  张强  牛天林  徐晨洋 《测控技术》2017,36(11):142-145
针对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的多个能量发射端向一个能量接收端非接触供能的情形,基于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建立“双发单收”式磁耦合共振理论模型,求解得到“双发单收”系统负载总功率数学表达式.选取3个典型位置,利用ANSYS仿真软件得到发射、接收线圈的磁感应强度云图和电流波形图,分析比较3个位置的电流传输特性与磁场特性.逐渐改变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横向相对位置,模拟得到一个能量接收系统在两个能量发射系统之间运动时的充电过程,发现接收线圈运动时系统具有较为稳定的充电电流与充电功率,验证了“双发单收”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线圈偏移问题经常发生,可能造成系统传输效率的降低和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针对两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线圈偏移问题进行了互感、传输效率的理论计算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对线圈科学设计、阻抗网络优化、平板磁芯耦合的3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提高充电系统线圈偏移情况下无线电能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中输入电压与电流较难实时测量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充电桩系统采样电路的设计思想,设计出基于DSP采样的硬件电路.当交流任一相输入电压大于某一设定值时,系统内所有模块会自动保护并停止输出,以保护充电模块及用户设备.当交流输入电压恢复正常后,充电模块自动恢复正常工作.同时本文所设计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可用于其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矿用铅酸蓄电池充电器体积大、充电效率低、输入功率因数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智能充电器。该充电器由多环节电压功率单元组成,通过对IGBT逆变器的方波脉冲进行移相控制,实现从输入2种制式的交流三相电压至直流电压0~300V、电流0~120A的连续可调节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器很好地实现了恒流至恒压再至浮充的三段式工作模式,充电电流、电压都比较平稳;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组电解液密度反应平稳,无气泡冒出,温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套针对锂电池的谐振式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采用近场电磁感应方式,运用 LC串联谐振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RC延时电路,实现了对锂电池无线充电的要求;并建立了系统的模型,分析了系统重要器件的的选取原则和方法。经测试,该系统不仅改善了无线充电能量传递效率,还提高了电路对各种状态响应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量交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设计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测量电路.详细阐述了电路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并分析了测量结果.由漆包线绕制的空心传感线圈感测到微弱的感应电动势,然后通过精密运放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和精密整流电路,得到有效值电压;经过比较整形电路,得到与感应电动势频率相同的方波信号.最后通过单片机AD采样和频率测量,可计算出交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所设计的电路测量的百分误差在5%以内,测量结果准确,稳定性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 UMC 0.6μm BCD 工艺,设计了一种高性能双频振荡电路,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一款高效率、宽输入电压范围的 DC-DC 降压型开关变换器中。该电路作为整个芯片的核心模块之一,采用双电容充放电技术和 RS 触发机制,实现方波信号高、低电平时间精确可控。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偏置电流、电源电压、温度以及 MOSFET 工艺波动的容差时,该振荡器的正常工作频率和占空比的最大偏差分别为7%和5%。  相似文献   

20.
针对线圈间距是衡量无线电能传输距离的关键指标,研究了线圈间距对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四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和PCB平面螺旋线圈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源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之间的距离对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电压的影响,并搭建实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线圈间距对系统传输效率有显著影响,系统输出的负载电压随着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距d23、源线圈和发射线圈间距d12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选择合适的d23和d12可使系统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而源线圈和发射线圈间距d34的增加则使得输出电压逐渐减小.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应尽可能使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靠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