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依靠水动力和净浮力驱动的新型水下机器人. 本文分析了滑翔机在垂直面滑翔时, 浮力变化和内置可动质量块位置变化对滑翔机运动状态的影响.针对滑翔机在潜浮切换时, 由于机翼受力不对称产生的无升力现象而导致的切换过程不稳定的问题, 采用两点边值的优化控制方法, 规划了内置质量块的位量, 以消除滑翔机在潜浮切换过程中各个时刻产生的不对称无升力现象.最后给出了滑翔机实际机械系统可接受的最优控制方案. 仿真表明了这种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水下滑翔机在设计和海中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在水下滑翔机三维定常运动模型基础上,以俯仰回路模型为例设计了基于CARMA模型的改进广义预测自适应控制器.上述控制器应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对系统参数进行实时辨识.在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后,对CARMA模型参数全部突变这一恶劣情况进行仿真并与PID控制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快速性、稳定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水下滑翔机总体设计与运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浮力驱动的新型水下无人运载器,但是一直以来较低的巡航速度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提高水下滑翔机的巡航速度,首先应通过对水下滑翔机的壳体和滑翔翼进行优化设计,并且从做功的角度规划出最佳滑翔路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速、高效水下滑翔机。最后,通过运动弹道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水下滑翔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总体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浮力驱动式水下滑翔机运动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力驱动式水下滑翔机对我国海洋勘探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应用前景,根据水下滑翔机三维运动模型,以MATLAB/Simulink为平台完成了滑翔机建模和图形界面仿真工具的设计。并以此仿真软件进行算例计算。该仿真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一般的水下滑翔机设计方案验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混合控制的自治水下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模糊混合控制策略,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非线性欠驱动自治水下机器人的鲁棒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利用Sugeno型模糊推理系统,将PD滑模控制器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光滑连接,构造了模糊混合控制器.它能充分融合这两类控制器的优势,无论系统远离平衡点还是在其附近,都能取得快速收敛的效果.如果,借助于非时间参考量,将该混合控制器用于自治水下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将有利于提高它在不确定环境中的跟踪能力.最后,通过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水下航行器结构设计优化问题,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HUG)是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实现了自治式水下航行器(AUV)与水下滑翔机(AUG)结构和功能的集成,具有航速大、航程长、机动性好等特点.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所受水阻力与机动性是其水平推进模式(AUV模式)下的重要性能指标.针对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的要求与结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了航行器在AUV模式下的航行水阻力和机动性.研究表明,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在集成AUV与AUG功能优势的同时,在AUV运行模式下,航行阻力将增大约30%,航行机动性降低约15 ~25%.结果为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的外形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依靠重心和自身净浮力变化驱动航行的新型水下机器人。为满足其长时间大尺度海洋调查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无线电和铱星卫星通信相结合的通信系统,并根据通信系统在海洋环境下通信链路不稳定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Xmodem通信协议,以保证水下滑翔机在海洋调查过程中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海上实验表明:该通信系统和改进Xmodem协议可以满足水下滑翔机上传实验数据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下滑翔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水下滑翔机路径规划方法。考虑到水下滑翔机在执行一些特定任务时会提前给定俯仰角及深度参数,且航向角选择范围通常是几个离散角度值,本文针对典型的几种俯仰角情况分别设计了航向动作选择集,这避免了Q学习方法“维数爆炸”问题。根据水下滑翔机航程最短的目标和障碍物外部约束条件,设计了奖励函数与动作选择策略。相较于传统路径规划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不需要提前知道环境信息,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反馈选择最优动作,因此该方法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优良的迁移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未知环境中为水下滑翔机规划出规避障碍且航程短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水下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邢志伟  封锡盛 《控制工程》2003,10(3):235-238,258
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自身模型的不确定性,给水下机器人的控制带来很大困难。针对水下机器人的特点和控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校正控制策略的水下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结构及训练算法。通过在线辨识系统的前向模型,估计出系统的Jacobian矩阵,然后采用预报误差法实现控制器的自适应。同时,为了提高系统对于外扰的鲁棒性,在伪线性回归算法的基础上,在评价函数中引入微分项。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来的算法相比,微分项的引入改善了系统对于外扰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水下滑翔机的运动模型建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下滑翔机的水下运动是六自由度多姿态运动,建立空问动力学数学模型是为计算机仿真时对系统进行比较准确的描述和运动状态进行研究.另外在详细分析水下滑翔机姿态调节系统中的滑动质量块移动及重浮力调节系统中压舱载荷变化并在滑翔机本身运动耦合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六自由度的空问运动数学模型.最后对水下滑翔机的垂直面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准确地反映了水下滑翔机的运动规律和操纵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波  孙玉山  曹建  张国成 《控制工程》2011,18(3):439-443
水下机器人空间运动具有耦合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具有良好品质的运动控制器是水下机器人完成各种作业的前提.针对某舵桨联合操纵小型自主式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速度,深度和艏向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根据控制需求,建立了水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对执行机构进行了描述,设计了水下机器人滑模控制方案,采用变速趋近项代替一般指数...  相似文献   

12.
    
A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is proposed for an uncertain input-delay system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 nonlinear sliding surface is proposed to achieve better transient response for general uncertain discrete SISO linear systems with input delay. Both matched and unmatched perturbations are considered and ultimate boundedness of motion is proved. The step tracking problem is analysed. The proposed surface increases the damping ratio of the transformed system (delay free) as the output moves nearer to the setpoint. To simplify the surface design, a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based tuning procedure is proposed. The control law is designed based on an equivalent control approach which guarantees one step reaching. The scheme is able to achieve low overshoot and low settling time simultaneously which is not possible with a linear sliding surfac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nonlinear surface over different linear surfaces.  相似文献   

13.
非线性积分滑模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滑模控制,提出了一类具有\"小误差放大,大误差饱和\"功能的光滑非线性饱和函数来改进传统的积分滑模控制,以形成非线性积分滑模控制.在保持传统积分滑模控制跟踪精度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暂态性能.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对最终常值干扰可以完全抑制.考虑控制受限时,所设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装空投过程中,货物的持续移动及瞬间出舱影响空投任务完成性、威胁飞行安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二阶终端滑模纵向飞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反馈线性化完成系统解耦线性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二阶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系统内环速度与俯仰姿态跟踪控制器,保证了系统鲁棒性,结合外环PID高度保持控制器完成了整个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且对系统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赵建堂 《测控技术》2020,39(7):117-121
为实现非线性系统输出对期望轨迹的有限时间内精确跟踪,提出一种有限时间鲁棒控制算法。通过设计一种无到达过程的时变终端滑模面,在保证有限时间收敛的基础上,消除了传统滑模控制中固有的稳态误差,实现系统输出对期望轨迹的精确跟踪。设计了自适应更新律补偿由参数摄动导致的系统扰动,增强系统对内部未知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时变终端滑模控制比线性滑模控制的轨迹跟踪时间快41. 5%;线性滑模控制器下的轨迹跟踪稳态误差为0. 005,时变滑模控制器使轨迹跟踪的稳态误差降为0,实现精确跟踪。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to design suboptimal sliding manifolds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uncertain systems with state and input delays. A switching control law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designed suboptimal sliding manifold.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y. Thre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7.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Terminal滑模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结合Terminal滑模控制的基本思想,即突破以往的线性滑动面,将非线性项引入到滑动面设计中,使得系统处于滑动模态阶段时,状态变量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平衡点,给出了适用于高阶非线性系统的Terminal滑动面设计方法,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出了相应的控制器.进一步考虑系统参数摄动和外界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上界的未知性,用Lyapunov稳定性方法给出了一个带有未知性上界参数估计的自适应Terminal滑模控制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类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uzzy Neural Networks)的滑模变结构设计方法,设计了控制器的结构,利用动态反向传播算法实现滑模控制,这种方法与一般变结构控制相比不但具有强的鲁棒性而且还能有效地消除抖动现象,同时在设计中不需要知识系统中不确定性和扰动的上界,另外还运用Lyapunov函数从理论上分析上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说明了本文所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具有结构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相似组合系统的鲁棒分散输出跟踪控制问题。对于系统中的非匹配不确定性,利用参数摄动法设计出分散滑模控制器,使得跟踪误差收敛到零点的小邻域内。该邻域的半径可表示为设计参数的K类函数,并使系统的状态保持有界。仿真例子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function controller approach for controlling a class of nonlinear multivariable systems with uncertainty. An appropriate terminal sliding function (TSF) is designed and then applied to the control law. Based on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the 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function controller for nonlinear multivariable systems guarantees that the TSF is asymptotically convergent. Different from classical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which uses a discontinuous switching control law, the TSF control uses a continuous TSF and thus avoids the chattering probl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satisfactory stability.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