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其面临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终端设备作为物联网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系统多样、计算资源有限、难以感知等特点更为电力物联网系统安全防护带来难度。本文将终端检测与响应技术(EDR)以及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在电力物联网终端安全防护中,覆盖系统基线安全、文件安全、登录安全、流量安全、行为安全等全方位的物联网设备深度监控体系,实现从传统信息安全时代的边界防护到物联网设备边缘防护的安全升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网络攻击的网络安全分类方法、安全检测规则动态更新技术、多检测器信息综合攻击检测等手段,综合运用主动和被动网络攻击检测及响应技术,实现网络交换设备动态安全防护.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网络交换设备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自身安全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入了许多安全风险。针对特定业务的安全防护,因为业务协议单一,业务访问量不大,流量分析及非法协议识别等技术手段可有效检测出网络攻击。采用主流的网络抓包手段,基于nDPI深度报检测技术,设计并实现轻量级的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通过流量检测出异常协议,并追溯到相应终端,从而进行异常终端响应处置,阻断从终端发起的异常连接,从而达到入侵防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目前的内网安全产品进行了分类和技术分析,通过研究P2DR信息系统安全模型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内网安全监管审计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基于静态的安全防护策略,覆盖了P2DR安全模型中的防护、检测和响应三个阶段,对内网中的计算机终端进行管理,管理内容涵盖访问控制,行为监控,网络管理,补丁管理,资产管理,审计平台六个方面,支持大规模多级部署,为内网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并通过内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进一步证实了其可行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分析嵌入式软件测试特点和测试现状、总结对比移动终端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后,提出了移动终端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原理和测试模型。以此为基础,通过手机终端软件测试实例研究,构建出手机软件自动化测试体系结构,讨论了手机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关键技术,展望了未来该领域新技术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移动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机制及运行机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校园网络安全分析与安全体系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栋毅 《计算机应用》2011,31(Z2):116-118
分析了校园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针对校园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提出了基于防火墙网络访问控制、入侵检测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内部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终端安全管理的安全体系解决方案,并对ICMP攻击、TCP SYN FLOOD攻击和Smurf攻击进行了安全测试.测试表明:该方案能有效防御攻击,具备静态的被动的防御和主动防御功能,能够给予校园网络较大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银行业务终端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银行业务终端的安全防护对策,该防护策略主要包括业务终端的防伪技术、业务终端访问控制技术,并对业务终端的安全访问给出了设计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工商银行某市分行业务系统中得到应用,对防止内部人员作案,提高业务系统安全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基于调度自动化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测试平台,将电力专用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的功能、接入方式、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该测试平台基于实验室环境,接入被测试的二次防护安全产品,直接构成真实的电网测试环境对被测设备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本测试平台中使用的软硬件也可根据被测设备的实际情况单独组网测试.测试...  相似文献   

9.
张文安  洪榛  朱俊威  陈博 《控制与决策》2019,34(11):2277-2288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ICS)的网络化,其原有的封闭性被打破, 各种病毒、木马等随着正常的信息流进入ICS,已严重威胁ICS的安全性,如何做好ICS安全防护已迫在眉睫.入侵检测方法作为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可以有效弥补防火墙等传统安全防护技术的不足,被认为是ICS的第二道安全防线,可以实现对ICS外部和内部入侵的实时检测.当前工控系统入侵检测的研究非常活跃,来自计算机、自动化以及通信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一系列ICS入侵检测方法,已成为ICS安全领域一个热点研究方向.鉴于此,综述了ICS入侵检测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昕雨  徐国爱 《软件学报》2017,28(11):3058-3071
移动应用软件安全检测和防护是软件安全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传统的安全解决方案是安全厂商将其开发的APP安装到用户终端进行保护,但对于安全意识薄弱的普通用户而言,他们不了解安全威胁的严重性和安全管理APP的重要性,终端缺少安全威胁的防御能力,需要从威胁发生的源头和传播途径进行保护.从威胁发生的源头、途径和终端出发,实现了基于编程风格的源代码作者溯源追踪、移动应用安全加固及渠道监测、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应用安全检测,构建移动应用安全生态链,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在实际应用环境中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达到应用全方位安全防护的目的.另外,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Recently various electronic financial services are provided by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y diversified electronic financial services and channels, users of none face-to-face electronic financial transaction services continuously increase. At the same time, under financial security environment, leakage threats of inside information and security threats against financial transaction users steadily increase. Accordingl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framework standards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 detection and response, digital forensics techniques that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system intrusion incidents traditionally is used to detect anomaly transactions that may occur in the user terminal environment during electronic financial transactions. Particularly, for the method to analyze user terminals, automated malware forensics techniques that is used as supporting tool for malware cod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is used, and for the method to detect anomaly prior behaviors and transaction patterns of users, moving average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basis is applied. In addition, the risk point calculation model is proposed by scoring anomaly transaction cases in the detection step by items. This model logs calculated risk point results as well as maintains incident accountability, which can be utilized as basic data for establishing security incident response and security policies.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员已经不仅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他们已开始使用手机、PDA和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公共通信网络访问单位内部的资源和应用.但是,这种通过公共网络接入也给单位网络引入了新的安全威胁,而传统的终端VPN已经满足不了现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需求:一方面,如何保证在开放网络中保障移动终端用户身份和接入安全、数据保密性以及移动通信传输过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等安全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移动终端容易丢失,如何保证移动终端内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对基于Android架构的移动系统安全体系及所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移动警务安全接入平台中的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动态策略的移动警务终端安全管控系统,整个系统由客户端、前置服务端和内网服务端组成,前置服务端和内网服务端分别部署在前置区和公安内网,客户端部署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确保在移动接入区和公安内网区有效进行物理隔离的前提下,将系统制定的各种安全策略规则下发到客户端执行,规范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本地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使用,实现安全威胁检测、防护及预警,对移动终端用户的违规访问、操作行为进行全面监测和上报,实现终端设备安全和行为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4.
Mobile ad hoc network of lets convenient infrastructure less communication over the shared wireless channel. However, the nature of ad hoc networks makes them vulnerable to security attacks. Existing security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rusion prevention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are passive in response to intrusions in that their countermeasures are only to protect the networks and there is no automated, network-wide counteraction against detected intrusions. While they a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unteracting intrusion, they do not, however,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root cause of the problem - intruders. In this paper, wc propose the architecture of automated intrusion response. When an intruder is found in our architecture, the block agents will get to the neighbor nodes of the intruder and formed a firewall to isolate the intruder. In the end, we illustrate our architecture by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fuzzing技术的漏洞发掘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前检测软件缓冲区溢出漏洞仅局限于手工分析、二进制补丁比较及fuzzing技术等,这些技术要么对人工分析依赖程度高,要么盲目性太大,致使漏洞发掘效率极为低下。结合fuzzing技术、数据流动态分析技术以及异常自动分析技术等,提出一种新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思路。新思路克服了已有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技术的缺点,能有效发掘网络服务器软件中潜在的未知安全漏洞(0day),提高了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当下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尤其是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问题备受关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检测的移动智能终端隐私泄露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无线网桥,获取移动终端网络边界的数据包,进行解包分析,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移动智能终端在访问互联网时是否存在隐私信息泄露问题。测试表明,该方法适用于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支持对TCP报文尤其是HTTP协议的解析,能够实时地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框架基础上,设计了分层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NETPolice-IDS,将系统分为主机探测响应单元、网络探测响应单元、分级控制台、总控制台四个部分,各部分之间通过标准的网络接口进行通信,并采取加密措施,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文中给出了各个模块的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移动终端用户数的不断攀升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等移动终端与互联网进行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基于移动终端的手机银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文章从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出发,在对移动终端上手机银行的安全机制和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手机银行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跟踪、比对、归纳与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入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而越加频繁,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传统的防火墙以及数据加密技术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使得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被动防御不同的是,这种技术能够主动地实时跟踪各种危害系统安全的入侵行为,并做出及时的响应。因此,开展对入侵检测方面的研究更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就入侵检测的安全性进行探讨,并分析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