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MODIS雪盖、风云静止卫星降水、GLDAS气温等多源数据,作为传统SRM模型的输入参数,构建多源遥感驱动的SRM融雪径流模型,并在缺资料地区——青藏高原的年楚河流域进行融雪过程的径流模拟。研究表明融雪后期的瞬时降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插值后积雪覆盖率的精度,在插值的时候考虑降水和气温,排除瞬时积雪干扰,改进线性插值获得每天的积雪覆盖率,可以提高模型模拟精度;遥感驱动的SRM模型在缺资料地区年楚河适用性较好,Nash-Sutcliffe系数(NSE)达到0.681,体积差(Dv)为-0.17%,均方根误差(RMSE)为9.678,模型模拟的精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地区生态水文模型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可为SRM模型在其他流域尤其是缺资料地区融雪径流计算中的应用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季节性河流洪水预警精度,实现洪水灾害问题的防治,提出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季节性河流洪水预警方法。利用径流曲线法计算河床汇流率,将汇流率作为辅助函数,采用BP神经网络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方法搭建季节性河流洪水预警模型,将季节性河流洪水的时间序列输入模型中,得到季节性河流洪水预警结果。以传统的季节性河流洪水预警方法作为对比对象,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季节性河流洪水预警方法在预警精度上优于传统预警方法,预警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对季节性河流进行精准的洪水预警,在河流洪水预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对洪水灾害问题的防范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BP神经网络模型理论分析基础上,将预警指数和BP神经网络二者结合起来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C++语言实现了此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4.
遗传算法在T—S模糊模型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廖俊  任德祥 《信息与控制》1997,26(2):140-145,150
给出了T-S模糊模型的一种模糊神经网络实现方法。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参数,实现了T-S模型的辨识。给出了参优化的详细过程,并用仿真实例证实了 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成功地将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与遗传算法融合于一个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危化企业的安全监控数据具有社会价值,对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精确的预测是预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人、设备、环境和管理四个维度出发,对安全生产隐患预警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构建隐患预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底向上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决策树多分类预警模型,实现对安全等级的的准确分类并用于预警未来的安全生产状态,通过与自顶向下的多分类模型比较,证实本文所采用的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精确度,满足对预警模型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软件模型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历经了功能模型、过程模型、对象模型、(配置型)组件模型、Web Service模型的发展过程,走过了许多弯路和曲折,最终归纳出了这些软件设计模型,提供给人们很多思路和方法,为软件开发的方向作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预警系统中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模型是十分重要的。我国进行风险预警起步较晚,历史数据残缺不全,预警时有些因素带有模糊性,而神经网络带有高度并行处理信息的机制且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因而使系统灵活性更强。本文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的风险预警模型,解决了模型训练和样本选用中的一些问题。最后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对预警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系统是收集、储存、加工、传递、维护和使用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相关活动的神经中枢。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信息系统的优劣至关重要。而现有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系统需求分析不到位、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及可重构性差的问题。论文在分析信息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应用模型驱动体系结构的思想,并且详细地分析了模型驱动体系结构在信息系统开发和改造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基于神经网络的洪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动态学习率、惯性冲量方法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水文时间序列洪水预报中,提出以确定性系数最大为评价标准的参数优选方法.经两个洪水序列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对于变化平缓的洪水序列,预报效果很好,对于彼动剧烈的复杂水文序列,洪水预报效果不如前者.  相似文献   

10.
以测试为基础的模型或规格是产生测试用例的一种很有潜力技术。在这种方法中,先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规格或模型,再由规格或模型产生测试用例。文章对结合模型检测来进行测试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从整体上对测试进行考虑,不仅包含了对系统所希望具有的功能进行测试,还包括了对系统不应具有的功能进行测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保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大大降低人力和资源的开销,为进一步优化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利部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智慧水利已成为全国水利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为探索智慧水利在洪水预报和防洪调度中的应用成效,简要说明四川省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和预报调度技术发展现状,以四川省智慧水利建设为切入点,系统介绍水旱灾害防御智慧水利总框架,从感知层、支撑层、应用层对四川省洪水预报和防洪调度工作中的水文要素感知,信息存储传输,值班管理,实时水雨情监测,防汛形势分析,预报调度,水文应急分析,水情服务等关键环节进行详细阐述。以智慧水利在四川省 2020 年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水过程为例,通过分析洪水作业预报精度和流域水库群调度削峰滞洪成效,以及对比近年来防汛减灾经济效益增长情况等方式,说明智慧水利建设能够大幅提升水文监测自动化、预警预报实时化、预报调度一体化、分析评价智能化水平,带来更大的防汛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MODIS数据的玛纳斯河山区雪盖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0~2010年的MODIS/Terra积雪8 d合成数据(MOD10A2)与DEM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积雪频率与积雪覆盖率,研究了新疆玛纳斯河山区雪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一月份积雪覆盖丰富,积雪频率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低山地区、南部中海拔地区以及清水河与塔西河的河源地区;四月与十月的雪盖分布规律相似,总体上积雪频率随高程上升而上升;七月份只有少部分高山区域被积雪覆盖;② 积雪频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区域是玛纳斯河、金沟河、清水河以及塔西河的河源高山地区,而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的河谷地区则始终保持较低水平;③ 一月份,1 400 m以下地区的积雪覆盖率超过95%,随着高程上升,迅速下降至2 600 m的最低值约41%,此后逐渐上升至5 000 m以上80%左右;④ 一月、四月和十月份积雪覆盖率在大部分高程带上均表现为北坡、东北坡和西北坡最高,东坡和西坡次之,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最低的规律;七月份各高程带的雪盖分布没有明显的坡向差异。  相似文献   

13.
Radiometric quality of satellite’s im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monitoring capability.GF-1 is the first satellite of China’s high-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and ha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monitoring mountain snow.In this paper,we compare the radiometric quality of GF-1 satellite image to the similar overseas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SPOT-6 and RapidEye in snow-covered area of Manasi River Basin.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some advices for future GF series satellites’ development in China.Using the image statistical features,average gradient,information entropy,and SNR,the radiometric quality of the three satellite images is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F-1’s image statistical features and average gradient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However,the information entropy has a certain gap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satellites due to the depth of radiation.GF-1 partially supersaturated during snow imaging,resulting in part of region having zero value.After removing these outliers,GF-1 image’s SNR is re-estimated and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other satellites in the blue,red,and panchromatic bands,whereas,the green and near-infrared bands still have a certain gap compared to SPOT-6,but similar to RapidEye.Overall,the radiometric quality of GF-1 image in the mountainous snow-covered area has basically reached the level of similar satellites in the world and some indicators are even better than other satellite images.Limited to the depth of radiation and the range of radiation energy accepted by the sensor,an over-saturation phenomenon will appear in some snow-covered regions,the follow-up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is regard.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传统预报与调度系统分散独立建设,信息与模型共享耦合和互动反馈自动化水平不高,系统通用性、安全性、跨平台功能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利用跨平台系统开发框架Spring Boot技术,构建新一代淮河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该系统以电子地图、实时雨水情数据库、专用历史洪水数据库、智能化洪水预报和调度模型为关键支撑,建立洪水预报和调度模型自动化的互联互馈和协同耦合机制,集成防洪形势自动分析、多模式河系洪水预报、多模式洪水联合调度等业务功能,实现预报调度一体化、调度决策智能化和过程可视化。该系统在2020年淮河流域性较大洪水中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有效实现多场景、多工况情况下的洪水预报与工程调度的联合模拟分析,为防洪预报调度业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防洪防污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淮河沿岸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该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已发展到直接危及沿淮两岸人民生存的地步。在过去的淮河治理中,对于如何充分有效地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项目研究得很少,缺乏较大规模的综合性的联合优化调度系统,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防污作用。为此,本系统针对淮河流域讨论将气象预报、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和防污调度集成为一体的智能调度系统,其设计方案可为其它流域的治理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数据挖掘在河道洪水准确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灵  杨贯中 《计算机仿真》2013,30(1):401-403,414
研究河道洪水的准确预测问题。由于水文数据是河道过去某些较短时间段内获取的数据,不能完整包含河道特性,使得较短的水文数据中的预报因子较难提取。传统的预测方法是直接提取水文数据中的预报因子,不能保证预报因子的准确度而造成预测准确性不高。为此,提出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河道洪水预测中。对水文数据进行分组后根据模糊算法对数据进行优化,采用数据挖掘算法找到水文数据隐藏的深层规律,并据此提取出预报因子,避免直接从较短的水文数据中提取预报因子而不准确的问题,最终根据关联规则构建洪水预测模型,并输入预报因子和降水值完成洪水预测。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从较短水文数据中有效提取预报因子,准确完成河道的洪水预测。  相似文献   

18.
3G网络视频监控在黄河防凌防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G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3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详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组成、组网方案和系统特点。该系统以3G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在黄河防凌防汛中的现场图像采集、实时视频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秦淮河流域远程联控系统方案设计,突出介绍B/S结构及系统软件功能框架分析与研究,通过在流域联控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其它类似类工程群联合调控提供了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WSN观测数据自动综汇系统于2012年7月正式发布。随着数据申请人数骤增,之前采用的权限管理模式、下载流程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针对黑河流域自动观测数据共享应用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将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下载系统与黑河流域生态水文WSN观测数据自动综汇下载系统进行对接,对下载系统的权限粒度、授权方式、数据生成及获取方式进行优化改进,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对于自动观测数据的在线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