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永杰  陈颖 《微机发展》2013,(7):31-35,39
模型检验是一种自动化验证技术,其应用主要的困难在于状态空间爆炸问题。针对构件组合形成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结合构件抽象组合原理及反例引导的抽象精化框架,提出了一种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的方法。根据某个待集成构件抽象已集成的其他构件,并通过组合各个抽象构件生成抽象组合模型。利用模型检验工具对组合模型进行集成测试,生成抽象测试用例,再通过精化得到原模型对应的具体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状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状态空间爆炸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件组合的抽象精化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红卫  缪淮扣 《软件学报》2008,19(5):1149-1159
针对构件组合的状态爆炸问题,改进了反例引导的抽象精化框架,提出了组合式的抽象精化方法,使构件组合的模型检验转化为各成分构件的局部抽象精化,降低了分析的复杂度.提出了在构件组合情况下基于等价关系和存在商的构件抽象方法,用构件抽象的组合建立构件组合的抽象;提出了组合确认定理并给出证明,使反例确认分解为在各构件上对反例投影的确认;通过对单个构件的等价关系的精化实现构件组合的抽象模型的精化.在模型检验构件组合的过程中,不需要为构件组合建立全局的具体状态空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构件源代码的不可知性问题,该文提出了从构件规格说明、接口中提取两类测试信息,生成构件状态测试用例,通过测试这两类“测试信息”进行构件属性分析和状态判定,通过“属性-状态”依赖关系,划分属性关联关系中理想状态空间,并构造测试树,利用不同的覆盖准则生成测试用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广泛应用,构件系统的描述和测试成为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所在。由于构件系统的复杂性和开发方法的特殊性,用传统方法对构件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往往面对很多困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面向测试的构件描述模型,称为TCSM,它着重对构件系统中的构件间的交互和约束进行了动态描述,为构件系统集成测试阶段的功能测试和边界测试等提供了大量可用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把TCSM转换成测试模型的方法,以UML协作图模型为原型,实现了构件系统从描述模型到测试模型的自动转换。最后,实现了一种在所产生的测试模型上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算法。TCSM更好地描述了构件的交互行为信息,进一步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减少了通常需要在构件系统搭建完成后,针对测试对系统手工建立测试模型的工作,提高了构件系统开发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并发反应式系统的组合模型检验与组合精化检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艳军  王戟  齐治昌 《软件学报》2007,18(6):1270-1281
模型检验和精化检验是两种重要的形式验证方法,其应用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缓解状态爆炸问题.基于分而治之的思想进行组合模型检验和组合精化检验是应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它们利用系统的组合结构对问题进行分解,通过对各子系统性质的检验和综合推理导出整个系统的性质.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对组合模型检验和组合精化检验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从模块检验的角度阐述了上述两种组合验证方法的原理及其相应的组合验证策略.同时总结了各类问题的复杂性,并对上述两种方法作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展望了组合模型检验与组合精化检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组合测试: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俊  张健 《软件学报》2009,20(6):1393-1405
组合测试能够在保证错误检出率的前提下采用较少的测试用例测试系统.但是,组合测试用例集的构造问题的复杂度是NP完全的.组合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和复杂性吸引了组合数学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学者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在组合测试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组合测试准则的研究、组合测试生成问题与其他NP完全问题的联系、组合测试用例的数学构造方法、采用计算机搜索的组合测试生成方法以及基于组合测试的错误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种构件安全测试错误注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件特别是第三方构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是影响构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构件安全漏洞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提出了一种构件安全测试错误注入模型FIM(faultinjection model of component security testing),并对FIM模型的相关定义及其矩阵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基于FIM模型给出了一种错误注入测试用例生成算法TGSM(test-case generating based onsolution matrix).TGSM算法根据矩阵形式的FIM模型生成满足K因素覆盖的解矩阵,解矩阵的所有行数据组成了错误注入测试用例.在研究项目CSTS(component security testing system)中实现了FIM模型,实验结果表明FIM生成的三因素覆盖错误注入测试用例效果显著,能用适当的测试用例触发绝大部分构件安全异常.FIM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及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消息的构件组合运算与构件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构件能够接收和发送的消息,扩展了构件接口定义框架,给出了基于消息的构件组合模型,定义了构件的执行路径,对四种组合运算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提出并证明了六则构件演化运算.给出了一个实例:把一个没有显示语义的层次系统模型简化为语义明确的树形组合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代数表达式和简化算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构件库及构件组合的软件重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介绍了一种具有动态组合特性的构件Pad,详细说明了它如何规范重用单元的接口以及相互间可传递的消息,并进一步介绍了构件Pad的组合规划消息传递协议,还简村介绍了一种在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构件库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已开发成功的一个构件重用支撑环境的原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耦合测试信息元数据模型的构件集成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良荔  郭福亮  李永杰 《计算机学报》2007,30(10):1705-1712
文中提出一个方法,由构件开发方提供有关构件内接口变量定义和使用的信息,以提高构件的可测试性和可理解性.形式化地定义了构件耦合测试准则,定义-使用属性和观察点值.在此基础上,引入包含上述两项属性的定义-使用表(DU表),给出基于该表的构件框架.最后将上述方法应用于自主开发的构件中,并生成了相应的测试用例.将文中提出的方法与Orso方法和Kan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无论在测试用例生成,还是在变异发现上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XML的构件自动组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利用基于XML和Java的程序自动生成技术给出了一个构件组装系统的设计,提出了SAML应用模板语言的定义。连接器利用了消息总线的思想,通过共享消息资源的方式连接构件,从而将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解耦。在自动生成应用系统时对SAML模板文件进行分析、转换,自动生成消息分发器和最终可执行应用程序,并结合B2C电子购物领域给出一个原型实现。该设计方法为实现自动的构件组装技术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如何结合实际应用要求实施基于构件组装的网站开发过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根据构件技术的发展,提出一种基于构件组装的网站系统开发框架,并研究了网站构件的开发与组装方法,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精品课程网站系统的开发中,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模型组合中常见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分析了抽象和组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采用反例引导的抽象精化框架和模型检验思想,将抽象和组合结合起来,为模型组合的检验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设计了模型的抽象、组合、检验和精化算法,开发了一款基于反例引导的、图形化的模型检验工具,使用Kripke结构建立模型,用LTL描述性质,从而表明了反例引导的模型检验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构件组装是基于构件的开发(CBD)研究的核心,为了使构件系统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针对传统的WebService对服务间依赖表达较弱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扩展WebService的构件组装模式,并给出其组装体系结构。这种组装模式将构件部署包装成WebService构件,用扩展的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描述单个服务及服务间的依赖,在构件组装平台下,根据一定的组装机制和Web服务间通信机制完成组装,既可屏蔽构件的异构性,又充分利用了系统资源。  相似文献   

15.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基础上,本文提出使用组装模式的方法进行构件的组装,并应用扩展的MSC对构件及构件组装模式进行描述。最后介绍用Java语言实现一种构件及组装模式描述工具。  相似文献   

16.
构件组装是基于构件的开发(CBD)研究的核心,为了使构件系统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针对传统的构件组装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Web Service的构件组装模式,并给出其组装体系结构.这种组装模式将构件部署包装成Web Service构件,用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描述单个服务及服务间的依赖,在构件组装平台下,根据一定的组装机制和Web服务间通信机制完成组装,既可屏蔽构件的异构性,又充分利用了系统资源.  相似文献   

17.
Web服务组合现已成为跨组织业务流程集成的关键技术,然而在松耦合开发模式和开放的互联网运行环境下,其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可信性质难以得到保证。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Web服务组合形式化验证方法,将基于图状反例向导的抽象与精化方法应用于多主体系统( MAS)模型检测工具( MCTK)中,大幅缓解模型检测的状态爆炸问题,从理论上证明该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实验通过将银行贷款风险评估系统转换成MCTK描述的MAS,并对比抽象前后的模型检测代价,结果显示,基于抽象的Web服务验证方法明显优于未采用抽象技术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变量极小不可满足在模型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个结合变量抽象和有界模型检测(BMC)的验证框架,用于证明反例不存在或输出存在反例.引入变量极小不可满足(VMU)的数学概念来驱动抽象精化的验证过程.一个VMU公式F的变量集合是保证其不可满足性的一个极小集合.严格证明了VMU驱动的精化满足抽象精化框架中的两个理想性质:有效性和极小性.虽然VMU的判定问题和极小不可满足(MU)一样难,即DP完全的,该案例研究表明,在变量抽象精化过程中,VMU比MU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