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空中运动目标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试验中如何测量飞机上某相对运动构件的空间三维坐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飞机惯导数据方法和基于机载视频图像方法.基于飞机惯导数据方法利用经纬仪跟踪飞机上相对运动构件,获取它的方位角A和俯仰角E,并利用飞机的轨迹数据与惯导数据得到运动构件的轨迹,该方法适用于飞机进近段运动构件的轨迹测量;基于机载视频图像方法同样利用光电经纬仪跟踪相对运动构件获取A与E,并综合机载相机视频数据计算出运动构件的轨迹,它适用于飞机道面段运动构件的轨迹测量;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融合方法解决了轨迹的平滑问题,实际飞行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加高效地构建实景三维场景,解决依靠单一倾斜摄影测量方法构建三维模型时存在的拉花、破洞、纹理不清晰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利用多种摄影测量方式相结合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精细化建模方法。以宿州市清真寺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近地面摄影及近景摄影测量方式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利用建模软件对空地影像进行融合建模和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种摄影测量方式相结合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精细化建模方法能够得到还原度高、地物完整、纹理清晰,符合规范及实际需要的精细化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给定的任务中分析各种数据时,目前大多数研究只针对单源数据进行分析,缺乏应用于多源数据的方法.但如今数据日益丰富,因此提出一种多源数据融合框架,用于融合多种网络平台数据.同一平台数据中包含文本与各种属性,同时不同平台的数据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然而现有的网络信息挖掘方法大多仅使用同一平台中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忽略了不同平台的数据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因此文中提出一种数据融合框架,一方面,能基于图的强大表示能力融合同一平台不同类型的特征,从而提升单个平台的任务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利用不同平台的数据特征,使其相互补充,从而提升多个平台的任务性能.文中讨论的融合数据类型包括文本、时间、作者信息,这些特征涉及连续特征、离散特征以及非结构化特征.所提框架在事件分类任务上提升了 F1值,验证了提出的多源数据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水利工程测量信息动态更新系统,在传输测量信息时没有最佳的路径概念,采用车轮搜索,导致信息更新所需时间较长,为优化系统运行效率,设计基于多元数据融合设计水利工程测量信息动态更新系统。设计可以增强数据更新速度的芯片作为系统硬件;构造有效路径代价函数,整编水利工程测量多源数据;选择数据传输最短路径;建立最小二乘估计数学模型,引入多元数据融合设计信息更新算法。实验结果显示:在系统更新时间的测试中,面对不同数量的并行服务器,三个对照组用时均高于实验组,可见该系统具备更好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电厂磨煤机储煤量难与直接精准测量,造成磨机长期处于保守工况运行,制粉系统能耗损失巨大,效率低下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磨机料位智能软测量方法,仿真实验的数据融合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展制粉系统的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罗秋  李国柱  甘淑 《软件》2020,(8):120-124
针对基于单一数据源对建筑物进行三维模型时,建模质量、精度、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后期修模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等问题,以昆明市某文物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理论中的基本原理进行多源坐标系的统一、基于主成分分析进行初始点云配准的方法,进而提出一种融合多种数据源对文物建筑进行精密三维建模的方法,并比较该方法与单一数据源建模方法的优劣。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多源数据融合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使各种古建筑三维建模技术优缺互补,规避了使用单一激光点云而无法满足古建筑顶部及局部细节三维建模的问题,使建模数据采集的手段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成本,在简易设备上实现多视点下三维数据的融合,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工作台旋转角度测量方法。人们知道消影点v反向投影成方向为d的射线,消影点口仅依赖于该射线的方向d,而与空间点的具体位置无关。所以可以通过计算消影点来求解工作台的旋转角度。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对系统的要求低,易于实现。把该方法应用于结构光的三维重构中,实验结果表明计算精度能满足三维数据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种三维数据融合中旋转台角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梁栋  翟鸣  唐俊  屈磊 《微机发展》2006,16(1):59-61
为了降低成本,在简易设备上实现多视点下三维数据的融合,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工作台旋转角度测量方法。人们知道消影点v反向投影成方向为d的射线,消影点v仅依赖于该射线的方向d,而与空间点的具体位置无关。所以可以通过计算消影点来求解工作台的旋转角度。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对系统的要求低,易于实现。把该方法应用于结构光的三维重构中,实验结果表明计算精度能满足三维数据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以STM32F407作为控制系统核心处理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捷联惯导系统(SINS)/磁力计/车载ECU组合导航系统,实现了经纬度、航向角、速度等控制参数的输出.利用改进航迹推算算法将航向角、速度、位置等信息和BDS解析得到的导航信息进行组合,对得到的组合信息进行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处理.最后对系统进...  相似文献   

10.
流体的流量直接反应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连续准确地监视流体的流量对于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鉴于流量测量的复杂性,将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流量测量,研究提高流量测量精度的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针对差压式流量测量的特点,设计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的流量测量模型。  相似文献   

11.
We present an optical/inertial data fusion system for motion tracking of the robot manipulator, which is proved to be more robust and accurate than a normal optical tracking system(OTS). By data fusion with a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 both robustness and accuracy of OTS are improved. The Kalman filter is used in data fusion. The error distribution of OTS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on the estimation of measurement noise using the Kalman filter. With a proper setup of the system and an effective method of coordinate frame synchronization,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robustness and position accuracy.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向东  赵勇  陈阳 《计算机科学》2012,39(3):192-195
基于流形正则化框架提出一种分类算法(MLD-RLSC),以解决高维文档分类问题。该算法通过构建训练样本的最近邻图来估计数据空间的几何结构并将其作为流形正则化项,结合多变量线性回归获得高维文档的低维流形结构,并采用k近邻分类器对低维流形进行分类,得到针对多类问题的分类器。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训练样本的类别信息来帮助学习以提取有效特征。通过在Reuters-21578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分类性能和运行速度比传统分类器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Measuring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in unconstrained human motion is becoming crucial for provi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earable robotics and sports monitor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sensory fusion algorithm for assessing the orientations of human body segments in long-term human walking based on signals from wearable sensors. The basic idea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o constantly fuse the measured segment's angular velocity and linear acceleration via known kinematic relations between segments. The wearable sensory system incorporates seve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s attached to the human body segments and two instrumented shoe insoles. The proposed system wa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in a long-term walking on a treadmill and on a polygon with stairs simulating different activities in everyday life. The outputs were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parameters measured by a stationary optical system. Results show accurate joint angle measurements (error median below 5°) in all evaluated walking conditions with no expressed drift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ABS/ASR/ACC系统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详细介绍了应用信息融合技术设计的汽车制动防抱死/驱动防滑转/自适应巡航(ABS/ASR/ACC)集成系统多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型。通过把各传感器信号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协调三个系统问的相互关系,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据此模型进行了参考车速计算仿真,并与以往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信息融合方法提高了参考车速的计算精度。该文还在Matlab环境下对集成系统对ACC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一个多算法的水下地形辅助导航系统模型,并基于此模型采用VC++搭建了系统仿真平台,在平台构建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五个因素:①反映真实的物理环境;②能很好满足实验目.白勺;③较快的运行速度;④良好的可扩展性;⑤提供简洁的人机交互接口与结果表达。仿真平台分为8个模块以满足良好的扩展性,VC++的使用可使平台用户得到更快的计算速度和丰富简便的图形界面,系统模块中的数学模型反映了真实环境。仿真试验表明平台能够良好运行并为算法的研究提供大量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在基于结构光的产体信息获取系统中,当物体表面对于结构光反射较弱时,会给处理带来困难。文中研究了结构光图像序列中物体在不同位置的成像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方案,综合利用正侧影轮廓信息和结构光条纹信息,获得物体表面部分特殊反射区深度。实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虚拟训练动作获取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虚拟训练软件常用的输入设备逼真度不足的问题,为虚拟训练软件设计了一种新的人性化接口设备(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一基于MEMS器件的虚拟训练动作获取系统。系统将微惯性测量原理应用于人体姿态检测,选用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惯性器件构建微惯性测量单元(Micro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MIMU)作为人体训练动作的硬件采集设备;采用VC++设计上位机系统软件,完成人体动作获取与识别算法,系统软件通过软件接口驱动虚拟训练软件。通过对原理样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解算精度在3°以内,满足虚拟训练的要求,且其操作体验较鼠标键盘操作更为逼真,沉浸感更强。该研究首次将微惯性测量单元应用于人体动作检测,拓展了MEMS器件的应用领域,极大增强了虚拟训练的真实感和训练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旋转载体的实际应用情况,采用了无陀螺捷联惯性导航技术方案,快速精确测量载体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采用加速度计来解算载体相对惯性系的角速度,从而代替角速度陀螺仪,提高了系统的高过载的适应能力。首先推导了一种基于六加速度计配置方式力学编排方程,分析了加速度计精度、杆臂长度以及时间等因素对角速度误差产生影响,最后仿真分析了加速度计精度对惯导系统的定位精度的影响,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传感信息融合是实现轨道线形高精度检测的重要方法,而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是多传感信息融合中的关键传感器。为了解决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存在累积误差导致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轨道线形检测方法。基于捷联惯性系统和双目视觉的测量原理,建立了双目视觉与惯性测量结合的多传感数据融合模型,并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实现了双目视觉、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测量信息的融合,提高轨道线形检测精度。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方法的测量精度比惯性测量方法提高了近9倍,且测量所得坐标在三个方向上的最大位移绝对误差不超过0.536mm,可有效实现高精度轨道线形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