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某石化企业800 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条件,为提高锅炉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深入研究了炉内防磨技术、冷却式分离器出口烟道技术、等压二次风箱技术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炉内防磨技术有效减缓了水冷壁、分离器、尾部受热面的磨损现象,锅炉可靠性显著提高;采用冷却式分离器出口烟道技术,浇注料用量降低,锅炉散热损失减小;采用等压二次风箱技术,布风均匀性得到提高,燃尽性也大大改善。锅炉自运行以来,运行稳定,运行参数优于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3.
旋风分离器减阻杆减阻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中首次利用数值方法对旋风分离器进行了减阻杆减阻的研究。应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某种型号的Stairmand高效型旋风分离器的三维有旋流场速度和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减阻杆的减阻效率。流场和减阻效率的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对旋风分离器减阻杆减阻研究时所采用的网格划分方法、RSM湍流模型和边界条件是可靠的,为数字设计高效率的减阻杆提供了简便可靠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火电厂目前主蒸汽温度数学模型不准确、不能有效地反应实际生产过程、辨识结果偏差较大等问题,使用学习因子动态调整及随机惯性权重策略改进的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ISO-PSO)算法进行建模。首先,采用学习因子动态调整、随机惯性权重策略对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进行改善。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拥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及寻优精度。其次,处理山西某电厂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300 MW工况下采集到的主蒸汽温度数据。最后,对比ISO-PSO算法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辨识结果及验证结果表明,ISO-PSO算法辨识的主蒸汽温度模型与实际输出的拟合度更高,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反映主蒸汽温度的变化。所建立的主蒸汽温度模型可以及时跟踪实际曲线。该研究为后续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主蒸汽温度优化控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旋流分离器内三维两相流场作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压力、速度、湍流动能和湍流耗散率等参数的分布。结果表明流体速度从中心沿径向逐渐增大,在旋流器壁面附近又逐渐降低,湍流动能、湍流强度以及湍流粘度均沿径向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而湍动能耗散率的变化是沿径向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在壁面附近急剧增大。同时对不同粒径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计算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粒径较大的颗粒大多进入到底流口,而粒径较小的颗粒大多进入到顶部溢流口。而粒径为100μm的固体颗粒100%进入底流,与从进口面不同点进入无关。  相似文献   

6.
床温是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重要的运行参数之一。针对床温耦合性强、干扰因素多、控制复杂的问题,亟需建立床温的数学模型,以实现床温控制,从而保证CFB锅炉安全、平稳地运行。为此,首先引入了混沌映射、切线飞行(TF)和柯西变异策略改进北方苍鹰优化(NGO)算法,并用实际工况的系统模型测试TF-NGO算法。测试结果表明,TF-NGO算法拥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寻优精度。其次,采集并预处理山西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的现场运行数据。最后,采用TF-NGO算法对所建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并用实际工况数据进行模型验证。辨识和验证结果表明,由TF-NGO算法辨识的床温模型与实际输出拟合度高,能有效反映床温的动态特性,证明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为后续对350 MW超临界CFB锅炉床温的优化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更好地研究找出一些可能影响YJH265型液力变矩器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而大幅度加深对流场的传动特性认识,并为下一轮变矩器的技术改进提供依据,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变矩器的传动性能的主要目的.通过流体力学建模数值计算的理论方法,运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和性能试验研究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对变矩器内流场中的瞬态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分...  相似文献   

8.
并列双U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分析和掌握并列双U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瓦斯分布和运移规律,针对某矿综采工作面并列双U型通风系统的特点,建立了CFD模型,数值模拟了并列双U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综采工作面采用并列双U型通风方式,由于位于采空区上隅角附近联络巷的作用使采空区的大部分瓦斯可以随漏风进入辅助回风巷连续排出,使采空区和流经上隅角的瓦斯减少,有效解决了综采工作面瓦斯超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终点效应是毁伤效能分析中的重要环节,为准确评估制导杀爆弹的毁伤效能,基于LS-DYNA有限元分析平台开展了终点效应数值模拟研究。构建了战斗部装药和预制破片的三维模型,采用一端点起爆方式模拟空爆。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制导杀爆弹破片场分布和冲击波压力场分布,分析了不同距离处钢结构靶板在毁伤元作用下的失效过程,发现了制导杀爆弹爆炸后冲击波与破片分离的时间与位置,以及破片场分布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开展制导杀爆弹毁伤效能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个分布参数、非线性、时变、多变量耦合对象,很难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模型,常规的PID控制方案效果不理想。介绍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运用该方法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气温进行控制,应用MAT—LAB7.1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具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兴港热电厂背压热电机组节能技改项目(6#锅炉、汽机)为背景,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及控制要求,介绍和利时MACSV系列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集散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个分布参数、非线性、时变、大滞后、多变量紧密耦合的被控对象,常规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依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模型,提出模糊控制思想;采用先进的DCS锅炉控制系统,结合实际说明DCS在线投运;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开发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床温控制理想,基本杜绝了结焦事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热电企业供需关系的逐步改变,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热电企业对分散控制系统DCS及其自动化控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锅炉运行各项指标更经济、自动化水平更高,以提高锅炉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增强企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目前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滞后、多变量耦合的燃烧特性,常规PID控制策略很难实现其燃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导致锅炉的自动投入率极低、管网系统波动大、多台锅炉之间的协调控制无法实现,不能满足企业对供电供热系统的调度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控制理论来实现。利用大连凯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利技术无辨识自适应预估控制器实现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控制,并对锅炉燃烧过程中的煤量和风量进行优化,及时、准确的对锅炉给煤、密相床温,炉膛负压以及风量的预估计算和控制,实现了燃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过程优化,达到了提高锅炉效益,减少煤耗的目的。通过在山东海化集团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应用,实现自动控制时,主蒸汽压力的平稳度提高20%以上,节煤1%以上。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锅炉优化控制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其对于燃料适应性强,燃烧效率高,污染控制特性好,负荷调节范围大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以及发电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燃烧过程非线性,时变,大滞后,多变量耦合等特性,使得流化床锅炉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工作在十分不经济的工况下.因此,研究流化床锅炉燃烧特性,提高流化床锅炉的自动控制水平对于发挥流化床锅炉的优点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分析流化床传统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得出只有采用先进智能控制算法才能够适应流化床燃烧对象的特性,而先进智能算法在现场控制系统中很难实现,因此将先进智能算法和外接优化控制站相结合,提高流化床锅炉自动控制水平.通过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方案可行并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个具有分布参数、非线性、时变、大滞后、多变量紧密耦合的多输入多输出的变参数系统,常规控制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该文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特性,提出基于DCS实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模糊控制技术,实践表明控制效果理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被控对象的非线性、时变、大滞后及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将基于多模态仿人智能控制的解耦控制策略应用于该系统中;根据智能逻辑选择回路的逻辑信号,对相应的仿人智能模糊控制器进行选通,从而实现主蒸汽压力和床体温度之间的动态解耦;仿真结果证明,该策略基本上消除了主蒸汽压力和床体温度之间的耦合,响应曲线过渡平稳,响应较快,能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为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参数强耦合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冯茜  王磊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10):3158-3160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中主蒸汽压力和床体温度的强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仿人智能协调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与仿人智能模糊控制相结合的解耦控制策略,并将此控制策略应用于燃烧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非线性、大滞后和强耦合问题,实现了燃烧系统中主蒸汽压力和床体温度的解耦控制,并且在施加扰动后,体现出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的特点,结合笔者在以往工程中的设计经验,提出了基于横河CS3000的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控制系统的设计构想。对该脱硫工艺中关键控制回路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框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沸腾燃烧锅炉动态特性作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微机控制方案,现场运行收到满意效果。该控制系统由一台TP-805微型计算机及输入、输出接口、信号转换器等组成。本文主要介绍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及投运的基本情况,着重于动态特性分析和控制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