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门座起重机作为港口重要的起重运输设备,由于其在潮湿、腐蚀性较大的环境中频繁工作,负荷变化大,且服役时间较长,使得金属结构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非常有必要对金属结构进行振动模态测试分析。本文基于加速度传感脉冲击振测试技术,对某港口MQ1030门座起重机转台平面进行振动测试,并对测试信号进行互功率谱处理,得出转台平面振动模态参数,为该起重机金属结构动态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门座起重机端梁和马腿金属结构开裂原因,针对S3274K12型32t门座起重机端梁马腿结构,根据实际承载情况,在MSCPatran/Nastran进行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选用Fatemi—Socie模型和Wang—Brown模型作为多轴疲劳寿命分析模型,用MSC Fatigue进行结构多轴疲劳寿命计算,预测结构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对比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港机结构的疲劳寿命计算.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某港长时期服役的门座起重机工作的安全,运用有限元分析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金属结构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辅助起重机安全评估工作。根据实际评估需求,选取起重机最危险工作位置时的作业工况进行分析。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在选择的载荷组合作用下,整机应力分布比较合理,基本小于100 MPa,最大应力值为145 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值,与实际测试的应力数据比较,两者的数据基本吻合,金属结构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金属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港口实际工况计算的应力结果,利用专业疲劳分析软件MSC Fatigue对该场桥的金属结构及焊缝进行全寿命疲劳分析,得到整体的疲劳寿命分布和危险点的寿命值,为产品的疲劳耐久性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役门座式起重机应力测试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港口在役大型门座起重机长期运行的安全,对其金属结构在不同载荷条件下承载能力的定期评价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对某港口一台使用了25年,型号为MQ1030门座起重机主金属结构采用现场应变电测技术进行测试,并经相应的数据处理转化为应力,通过对5个典型工况的综合测试,得出该起重机主金属结构最大动应力为136.34MPa,并对金属结构损伤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评价。本次应变电测数据还为该机后期的典型载荷编制和疲劳寿命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起重机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起重机的动态监管,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保障起重机动态监管的顺利进行。文章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技术架构,并从运行状态监控、金属结构状态监控、人机互认管理系统以及故障识别诊断技术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和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起重机动态监管中的应用现状,最后从云计算、多网融合及人工智能角度给出了起重机动态监管的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快速地对起重机钢制车轮踏面与轨道接触应力的分布状况进行有限元分析,运用ANSYS APDL参数化建模,建立常见的起重机车轮与轨道接触分析的数值模型。该模型通过输入必要的车轮几何参数、网格划分参数和载荷参数即可自行完成实体建模、网格划分、载荷施加和求解。实例应用结果证明整合几何参数化和网格划分参数化的建模方法可大大提高起重机轮轨接触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顺应塔式起重机设计系列化、参数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塔式起重机参数化建模平台。建立塔式起重机钢结构APDL命令流,应用Visual Studio设计塔式起重机参数化建模平台可视化界面,通过VisualStudio的接口程序,实现ANSYS软件的后台调用,在建模过程中对整机结构尺寸采用变量赋值的方式实现塔式起重机参数化建模。用工程实例仿真验证了搭建的塔式起重机参数化建模平台的准确性,改进了传统有限元建模过程,提高了塔式起重机结构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起重机的安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设计、仿真方法已难以满足起重机设计的现实需求。从参数化技术在起重机领域的应用现状展开研究,并结合国家当前对起重机提出安全节能的要求,指出应大力发展参数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升参数化仿真在起重机优化设计、事故反演、安全评估等领域的应用能力,重点研究参数化设计,通过不断吸收新理念和新技术,提升参数化设计水平,以不断提高起重机质量,保证起重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汽车起重机车架通用参数化建模和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采用不同主梁截面及主梁与固定支腿连接方式的汽车起重机车架,提出车架的通用几何模型,基于MSC Patran的PCL和Delphi 7.0开发汽车起重机车架通用参数化建模与分析系统.以QY100汽车起重机车架为基础,实现3种不同类型车架的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并进行对照.该系统对系列化车架的设计与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桥架是桥式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支撑桥式起重机整机的机械、电气设备及被起升的重物,其强度及刚度的校核是桥式起重机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理论计算和Marc有限元仿真方法对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进行静力学刚度和强度分析,得到桥架结构在极限工况下的承载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对桥架进行强度及刚度校核,可为在役桥式起重机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轮式起重机六边形箱形截面臂架为对象,对1 0 0吨汽车起重机椭圆截面臂架进行非概率可靠性优化,使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非概率可靠度的条件下,重量最轻;并对椭圆截面中的大圆直径、顶边长度和圆心到顶边距离三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三者协同变化及独自变化时对臂架重量和可靠度的影响,为设计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起重机起重过程中吊物摇摆系统模型的复杂性,非线性,时变性导致传统PID控制在此过程中存在控制效果不理想,控制参数难以整定等问题。利用模糊控制不依赖精确数学建模,以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等优点。提出一种将起重机传统PID控制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稳定的调节时间,吊装货物的摆幅也得到减少。  相似文献   

14.
电缆执行回收操作会造成自身结构形变,因回收方式不同,呈现出卷、盘、弯曲等不同的形变状态,造成电缆分布参数存在差异,从而对远距离供电中干线压损产生影响。现有电缆分布参数的解析计算存在实现流程复杂、分布参数的提取精度受限且不适用电缆回收过程中的大形变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单轨吊、电缆车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利用ANSYS分析电缆在回收过程中分布参数变化的方法。分析了电缆车回收方式和单轨吊回收方式对电缆分布参数和散热的影响;利用ETAP仿真分析了电缆回收方式对综采工作面远距离供电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电缆执行回收操作造成卷、盘、弯曲变形导致电容值、电导值和电阻值小幅变化,电感值大幅减小;采用单轨吊回收方式时,电缆变形程度更大,单位长度电感值更小,降幅高达29%;对比于电缆车回收方式,单轨吊回收方式在自动化程度、电缆散热及干线压损方面更具优势;电缆分布参数的变化导致干线压损有所改变,随着电缆回收距离的增加,远距离供电系统各干线总压损整体呈下降趋势,局部呈上升趋势,进而影响最远供电距离和设备带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低功耗的工厂行车无线遥测系统,该系统以MSP430超低功耗16位微控制器和无线收发芯片nRF905为核心.讨论了发射器和接收器软硬件结构,微控制器和无线收发芯的通讯.该系统可用于各种行车的遥控,具有低功耗、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为缩短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装配周期并降低成本,针对某45 t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基于面向装配设计的方法引入可视化虚拟装配技术,运用CATIA对其进行虚拟装配仿真分析,确定零部件装配层次关系,设计零件的部装、预拼装和总装等部分的整体装配流程.在CATIADMU平台建立基于仿真试拆卸的装配路径规划流程,并以运行小车滑轮组为例分析装配路径规划并进行装配干涉检查.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各零部件的可装配性,优化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装配结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浮吊的轻量化设计,采用非金属滑动摩擦材料Nylatron 703XL取代以往的滚动式回转支撑.对Nylatron 703XL材料试样进行压缩试验,获得材料的压缩性能曲线,发现这种材料的压缩性能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对结构分析的影响显著.针对2×8 000 t大型浮吊,用Abaqus计算得到不同工况对Nylatron 703XL垫圈的力学响应和规律.计算分析摩擦因数对垫圈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认为:Nylatron 703XL具有取代金属结构的能力,可以作为滑动摩擦材料;其在工程机械承载结构上应用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车平衡梁裂纹的出现易导致岸桥疲劳事故的问题,基于虚拟疲劳设计方法,用MSCPatran分析大车平衡梁的静强度,用MSC Fatigue对大车平衡梁进行指定载荷历程下的疲劳分析,得到疲劳寿命分布云图,直观显示出结构各个部分的疲劳寿命,从而为岸桥大车平衡梁结构设计的改进和疲劳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Cranes as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hoisting machine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systems have been wildly used in factories, mines, and custom ports. For crane designs, the crane bridge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systems, as its mechanical skeleton bear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operational load and the weight of the crane itself thus must be designed with sufficient reliability in order to ensure safe crane services. Due to extremely expensive computational costs, current crane bridge design has been primarily focused either on deterministic design based on conventional design formula with empirical parameters from designers’ experiences or on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by employing finite-element analysis. To remove this barrier, the paper presents the study of using an advanced surrogate modeling technique for the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f the crane bridge system to address the computational challenges and thus enhance design efficiency. The Kriging surrogate models are first developed for the performance functions for the crane system design and used for the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Comparison studies with existing crane design methods indicated that employing the surrogate models could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design efficiency while maintaining good accur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