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系统识别率低、误报率高的问题,将SOM神经网络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Self Organizing Feature Maps)作为一种优良的聚类工具,具有无需监督,能自动对输入模式进行聚类的优点。为验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采用KDDCup99的训练集与测试集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的效率,将基于最小距离的算法应用于网络入侵检测,并对文中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验。算法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距离算法在入侵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即可以获得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孤立点检测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孤立点检测的核聚类入侵检测方法。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输入空间中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并通过重新定义特征空间中数据点到聚类之间的距离来生成聚类,并根据正常类比例N来确定异常数据类别,然后再用于真实数据的检测。该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以及更为准确的聚类,并且不需要用人工的或其他的方法来对训练集进行分类。实验采用了KDD99的测试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有效的检测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5.
入侵检测中的数据预处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重点讨论入侵检测中的数据预处理问题。针对数据预处理的主要内容,给出了聚类要素的格式化处理方法,并将数据约简和规则提取结合到一起,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聚类方法的入侵检测预处理聚类器。最后用同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对预处理后与预处理前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聚类器可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入侵检测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基于子空间聚类的入侵检测技术的优势,并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聚类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网络数据进行子空间聚类分为正常类与异常类,从而检测入侵记录。文中详细的阐述了具体实现方案,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在高维数据聚类中,受维度效应的影响,现有的算法聚类效果不佳。在分析现有软子空间聚类算法不足的基础上,引入子空间差异的概念,结合簇内紧凑度的信息来设计新的目标优化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k-means型软子空间聚类算海针对目前入侵检测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将离群点扫描技术嵌入新算法中。在KDDCup1999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该算法能进行高效的特征选择,提高入侵检测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无指导的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属性的距离定义和度量对象异常程度的异常因子,由此提出了一种无指导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关于数据库的大小、属性个数具有近似线性时间复杂度,这使得算法具有好的扩展性.该方法对于参数和数据输入顺序具有稳健性,且对新的入侵有一定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鸿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0):38-39
目前入侵检测系统成了确保网络安全的一种必要手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自适应入侵检测技术。利用聚类,将具有相似属性(正常或者入侵)的数据事件归结到同一聚类中,对聚类标识后,利用聚类进行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10.
将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到入侵检测领域,用以区分正常和异常的用户或主机行为。采用KDD99作为实验数据集,通过计算信息增益,从原始数据中选取对分类结果影响较大的特征属性;再分别选取两种带监督的模式识别方法支持向量机(SVM)和多层神经网络(MNN)以及两种不带监督的聚类方法Single-Linkage和K-Means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在入侵检测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子空间聚类能在高维空间挖掘隐藏在不同低维子空间中的簇类,能在分类的基础上有效降维。针对目前入侵检测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子空间聚类ASCOD算法,该算法内嵌离群点扫描处理,能动态计算最优的算法参数,将该算法应用于入侵特征选择领域,实验结果证明这种策略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并能高效进行特征选择,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检测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特征选择的无监督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26):79-82
为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速度和效果,结合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的无监督入侵检测方法。一方面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作为搜索策略;一方面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提取特征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并将类间离散度和类内离散度的相关比值作为特征子集的评价指标,从而实现最优特征子集的求解并用于无监督的入侵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由于解决了入侵检测的特征选择问题,与未采用特征选择的无监督入侵检测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的主要目的是在合理的时间段内准确找到数据流特征子空间中的聚类.现有的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算法受参数影响较大,通常要求预先给出聚类数目或特征子空间,且聚类结果不能及时反映数据流的变化情况.针对以上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算法SC-RP,SC-RP无需预先给出聚类数目或特征子空间,对孤立点不敏感,可实现快速聚类,通过区域树结构记录数据流的变化并及时更新统计信息,进而根据数据流的变化调整聚类结果.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与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SC-RP在聚类精度和速度上优于现有的数据流子空间聚类算法,且对聚类数目及数据维度均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对大量数据进行特征选取是影响检测系统整体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应用环境进行的特征选取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原始数据 处理工作量,改善检测系统性能。文章最后给出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特征选择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算法中存在着冗余或噪音特征导致的检测模型精度下降与训练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将特征选择算法引入到入侵检测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的入侵检测方法.利用不同的离散化与特征选择算法生成具有差异的多个最优特征子集,并对每个特征子集进行归一化处理,用分类算法对提取后的特征进行学习建模.通过实验将该方法与基于传统算法(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方法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攻击的准确率,并且降低了模型的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入侵检测系统的整体性能,文中提出一种新的算法。首先使用孤立点滤除算法进行数据前期处理,通过特征选取算法筛选出各分类器中最佳的特征空间,以增强各分类算法的训练模型。再进一步运用十倍交叉验证法对分类模型实施性能评估,把具有最佳捕捉率的分类模型作为预测测试样本类别时的加权分类模型,最后得出整体推论结果。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整体分类准确率提高到96%,成本值减低为0.198 3,能够成功地改善网络异常入侵检测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7.
入侵检测通过收集各种网络数据,从中分析和发现可能的入侵攻击行为。为了增强入侵检测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攻击行为的能力和提高入侵检测的智能性,数据挖掘被引入到入侵检测领域,以实现智能化的知识发现和入侵检测模型的建立。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能够通过无监督的学习过程发现隐藏的模式,具有独立地发现知识的能力。现有大量关于其在入侵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各种聚类分析方法及改进措施被用于从不同的训练数据集建立入侵检测模型,成为对整个检测系统的一个有力补充。对现有文献中典型的基于聚类的入侵检测模型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适当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