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进纯追踪模型的农业机械地头转向控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农业机械田间地头转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纯追踪模型的农业机械地头转向控制方法。以简化二轮车作为运动学模型,使用直线组合进行地头转向路径规划,采用BP神经网络实现动态调节前视距离改进纯追踪算法,用该算法进行路径跟踪,实现地头转向动作。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基于改进纯追踪模型的农业机械地头转向控制方法路径规划简单、占用空间小、跟踪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3.
结合车辆列检作业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引导的列检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介绍了采用该方法实现机器人作业路径规划的具体步骤及技术难点,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在地铁车辆列检作业中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采用基于视觉引导的路径规划方法,可适用于车辆底部复杂多变的环境,部分代替人工作业。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三维空间无碰撞路径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机器人操作手在三维空间中的一个路径规划系统。它通过对三维环境障碍物进行两次投影,从而把复杂的三维规划问题简化为在二继投影面上进行规划。并根据机器人的几种典型姿态,设计了一种路径搜索算法,使得系统以局域搜索的代价,得到全局较优的规划路径。系统在MicroVAXⅡ上运行,达到了实时速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一种用于二维空间中无碰路径搜索的新方法——自由三角形法。这里障碍物被抽象成封闭的几何图形(含凹域),且限制在一个矩形区域内,矩形域内障碍物以外的部分称为自由空间,自由空间被分割成三角形的集合,路径搜索就是在此基础上实现的。自由三角形法是机器人学中有关路径求解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需要建立在已知环境下障碍物分布位置的基础之上,而激光雷达传感器可以用于未知环境下障碍物分布位置的探测和获取,因此可以将两者结合,从而解决移动机器人未知环境下路径规划问题。该课题建立在人工势场法理论基础之上,在Matlab中构建路径规划仿真图形用户界面,利用机载激光雷达传感器探测获取障碍物的位置分布信息,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至Matlab软件中并显示。在Matlab软件下编写人工势场路径规划的实现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传统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存在的两个问题,分析原因后给出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法,并在之前的图形用户界面下继续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人工势场法有效地实现了路径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解决武警车辆运输路径规划问题,提高部队行动的迅速性,在考虑武警车辆运输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文中建立了开放式车辆路径模型,增加了诸多约束条件.例如车辆容量限制、时间窗限制等等.同时,论述了节约算法的基本原理,并采用设计改进的节约算法对开放式车辆路径问题进行了求解.通过实际案例的验证,采用改进的节约算法能够得到较满意的解,既能够满足时间限制,又能够节约运输里程和费用.结果表明,此种算法简明、易于理解,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9.
10.
针对传统路径规划方法多为全局结构化空间划分,无法根据实时信息设置当前路径最优规划,导致出现碰撞与跌倒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路径分段规划方法.方法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作为技术为基础,用单模与零均值的高斯白噪声表示机器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误差特征,利用传感器位置估计方差更新状态变量估计值;根据极值点进行路径划分,再进行平滑处理,利用转弯策略实现机器人在各分段点的平稳运行.以机器人定位精度与路径规划为指标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定位准确度较高,可为路径分段规划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在应对不同程度的障碍物环境可有效规划路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在未知环境下,机器人很难快速获取周边环境信息并建立实时环境地图,实现自主运行.为此提出基于视觉导航的方法,利用全景摄像机作为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系统采集环境信息,将彩色地图进行HSI空间下模糊聚类图像分割,得到环境二值图像;将图像进行栅格化处理来构建环境地图,运用8方向连接的Dijkstra进行全局路径规划,计算出最优路径,从而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快速、自主运动.经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移动机器人局部动态避障路径规划问题开展优化研究。基于动态障碍物当前历史位置轨迹,提出动态障碍物运动趋势预测算法。在移动机器人的动态避障路径规划过程中,考虑障碍物当前的位置,评估动态障碍物的移动轨迹;提出改进的D*Lite路径规划算法,大幅提升机器人动态避障算法的效率与安全性。搭建仿真验证环境,给出典型的单动态障碍物、多动态障碍物场景,对比验证了避障路径规划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将路径规划看作一个带约束的优化问题,约束条件为路径不能经过障碍物,优化目标为整个路径的长度最短.机器人工作空间中的障碍物描述为多边型,对障碍物的顶点进行编号.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每一个粒子定义为一个由零或障碍物顶点编号组成的集合,在粒子的迭代过程中考虑约束条件,惯性权重随迭代次数动态改变,使算法既有全局搜索能力也有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RoboCup中型组足球机器人比赛具有高度的对抗性和实时性.比赛中机器人需要针对不同的比赛态势进行角色切换和任务选择.在这种环境下,应用传统人工势场或一般改进型人工势场的路径规划方法都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将障碍物与机器人之间的相对速度矢量以及目标与机器人之间的相对速度矢量分别引入人工势场法中,对传统的势场函数进行了改进;并根据机器人的不同角色和任务,采用模糊逻辑方法对势场函数进行修正,提出一种处理多角色多任务环境的改进型人工势场法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仿真试验和实际应用验证了此算法存足球机器人比赛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在复杂地形中标准的粒子群算法用于矿井搜救机器人路径规划存在迭代速度慢和求解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粒子群算法的矿井搜救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将障碍物膨胀化处理为规则化多边形,以此建立环境模型,再以改进双粒子群算法作为路径寻优算法,当传感器检测到搜救机器人正前方一定距离内有障碍物时,开始运行双改进粒子群算法:改进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CPSO)粒子步长大,适用于相对开阔地带寻找路径,而添加动态速度权重的粒子群算法(PPSO)粒子步长小,擅长在障碍物形状复杂多变地带寻找路径;然后评估2种粒子群算法得到的路径是否符合避障条件,若均符合避障条件,则选取最短路径作为最终路径;最后得到矿井搜救机器人在整个路况模型中的最优行驶路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学习因子和添加动态速度权重提高了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降低了最优解波动幅度,改进的双粒子群算法能够与路径规划模型有效结合,在复杂路段能够寻找到最优路径,提高了路径规划成功率,缩短了路径长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