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田  田野  马迪  毛伟 《计算机应用》2013,33(4):926-930
IP地址安全一直是互联网面临的核心问题,在IPv6过渡时期,多种IP地址分配方式,IPv6过渡技术和IP欺骗引起的IP地址不确定性向IP地址资源安全提出了挑战。新兴IPv6家庭网络、小企业网、校园网与传统IPv4网络互联互通的IPv6翻译场景是典型的IPv6过渡场景,然而,传统的IP追溯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IPv6翻译场景。基于这种现状,提出一种IP追溯方案来解决IPv6翻译场景下的IP追溯问题,该方案打通了IPv6翻译网关,实现了目的网络对源网络的可知性,进而保证了互联网的IP地址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6):128-128
在3月2日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23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员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集中强调从IPv4到IPv6过渡时期的互联网IP地址申请问题。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周刊》2007,(9):101-101
在3月2日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23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员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集中强调从IPv4到IPv6过渡时期的互联网IP地址申请问题。  相似文献   

4.
IPv6和IPv4共存于同一网络是IPv4向IPv6过渡时期的现实问题。通过一个具体的IPv4/IPv6双协议栈校园网络的部署以及路由器的端口设置、IP地址分配和各路由器的配置等,实现了基于DH-CP协议的IPv6、IPv4地址的自动获取以及网络间的相互通信,为部署实际的IPv4I/Pv6双协议栈网络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当前移动IPv6方案的不足,提出了基于NAI和可变传输层标识的移动IPv6方案。该方案提出主机用NAI唯一标识,无固定家乡IP地址,IP地址在网络接入点自动配置。传输层的连接标识绑定到NAI-IP映射表表项而不是IP地址。通过地址改变消息动态改变表项中的IP地址,实现传输层标识随对端IP地址的改变而改变,达到动态匹配,从而保持了传输层的连接,实现了IP移动性。该方案不需要IPv6扩展包头,大大减小了包头长度,提高了数据净荷的传输效率。避免了对每个报文的包头选项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不需要家乡IP地址,减少了IP地址的占用。  相似文献   

6.
(下转A10页)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Internet的应用和规模飞速发展。IPv4技术以其简洁、有效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IPv4的最大问题在于IP地址资源的紧缺。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随着移动和宽带技术的发展,IP地址的需求还将更大。例如,大量终端的IP接入需要更多的IP  相似文献   

7.
IPv4和IPv6的地址管理及过渡时期的地址共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介绍了IPv4地址所面临的问题和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然后介绍了IPv6在地址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随后探讨了在IPv6网络过渡时期IPv4地址和IPv6地址共存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为IPv6网络的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IP服务的爆炸性增长使得人们对即将出现的IPv6报有极大希望,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怀疑:IPv6是否会导致新的问题? 观察家认为,由于诸如电话之类的便携式设备也会拥用自己的固定IP地址,将会很快耗尽现有的IP资源。IPv6提供的IP地址空间要远远大于现在的IPv4所能提供的IP地址。但是有些观察家认为,这两种类型的IP地址会给企业网络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9.
浅析IPV6     
我们现在使用的IP协议为20多年前设计的IPv4,随着迅速的普及和各种应用的发展,IPv4地址资源紧张直接限制了IP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人们开始开发IPv6协议。重新定义地址空间。目前IPv6成为公认的IPv4未来的升级版本。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界迫在眉睫的问题当数完成从IPv4向IPv6的过渡。随着Internet的规模以近乎于指数的趋势增长,IPv4的地址空间面临即将耗尽的危险。为此,IPv6将IP地址的长度由32b扩展到128b,将IPv6的地址空间扩展为3.4×1038个,届时地球上每个人可分配到1.8×1019个IP地址。促使推广IPv6的另一个原因是新的应用对Interne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Internet提供更复杂的寻址与路由能力,特别是下一代移动数字电话对Interne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Wireless mesh networks are experiencing rapid progress and inspiring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due to features such as autoconfiguration, self-healing, connectivity coverage extension and support for dynamic topologies. Thes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make wireless mesh networks an appropriate architectur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easy-to-deploy community or neighbourhood network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building a community network using mesh networks is the minimisation of user intervention in the IP address configuration of the network node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consider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 IP-based mesh network using typical residential routers, exploring the options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ir wireless interfaces. Then we focus on IP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identifying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community mesh networks and analys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existing solutions. As a result of that analysis, we select PACMAN, an efficient distributed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mechanism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ad-hoc networks, and we perform an experimental study – using off-the-shelf routers and assuming worst-case scenarios – analysing its behaviour as an IP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mechanism for community wireless mesh networks. The results of the conducted assessment show that PACMAN meets all the identified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unity scenario.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普及,Wi-Fi无线覆盖网络区域的形成,如何在覆盖广、带宽高、低使用资费的Wi-Fi无线局域网络中,提高信息安全性及IP地址的有效分配,减少无效IP地址占用变成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L2认知无线网络与以太网的互联,提出一种网络互联架构。为实现L2认知无线多跳网络中无线节点的快速寻址,设计一种编址方法,其利用IP地址和组网地址表征该网络中的无线节点;在网关中设计一种地址映射方案,通过设置地址映射表解决传统无线多跳网络中因广播造成的严重网络冗余和开销问题;为验证网关系统的通信能力、对传感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构建“智慧园区微环境数据采集”平台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井下无线网络拓扑存在的问题,即分布式地址分配机制中的网络深度受限及资源浪费和随机地址分布机制中的地址冲突等问题,提出了二进制地址分配机制,即通过向父节点或子节点申请未使用的地址来优化网络拓扑。仿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二进制地址分配机制大大提高了节点入网率和井下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全IP蜂窝网络的实时业务传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蜂窝网络和Internet的业务特点,分析了在信道带宽有限、传输误码率高的无线网络中传输基于IP的实时业务所面临的问题.针对下一代蜂窝网络中基于IP技术实现多媒体业务要求,从无线网络上实际传送的码流角度,结合ROHC机制提出一种在信道传输速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码流传输效率的方法,并且探究了空中链路的全IP机制.从采样编码后输出的净码流和经过封装后的码流两个角度来分析,提出了高效的针对全IP的蜂窝网络的实时交互式语音业务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唐鼎  林涛 《微计算机应用》2004,25(1):8-13,21
本文介绍了未来全IP化的网络,提出了基于IPv6协议的有线无线一体化接入和认证系统。这种接入网络可同时为有线用户和无线用户提供IP网络接入服务,能够进行认证和计费,能够支持IP漫游和移动。采用IPv6协议保证了为每个终端分配一个全局IP地址。满足未来基于IP的、端到端的通信需要。并对有线无线一体化接入和以太网接入认证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移动IPv4/IPv6的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陈孝威 《计算机应用》2011,31(5):1180-1183
为充分利用IPv4/IPv6异构网络资源建设云计算基础平台,满足云计算平台的资源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隧道技术、前缀管理、地址池管理协作及移动IP的IPv4/IPv6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该框架的实现以云计算控制引擎为核心转换连接异构网络,并在NAT-PT与隧道技术协作下完成。框架建立的网络结构适用于IPv4虚拟机与IPv6虚拟机在过渡演进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之间的无缝迁移,并可向客户端跨IPv4/IPv6网络提供云计算服务。  相似文献   

18.
DHCP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IP地址资源不足和无线网络用户的移动性,并极大地减轻大型网络管理员的工作量,有利于快速地搭建一个大型网络或修改其网络配置。但由于DHCP协议在设计时未考虑安全的因素,在使用DHCP服务器为主机配置网络地址和参数的网络中面临着很多DHCP威胁,所以对DHCP安全性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文笔者即围绕DHCP网络协议的安全性问题展开集中讨论研究,包括归纳DHCP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提出了消除威胁的策略建议、用对比的方式挖掘减少威胁的方法以及安全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专网内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以及网络访问控制的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对专网内使用有线和无线网卡上网的客户端计算机进行管理和限制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indows系统平台的网络访问控制软件。该软件通过检测客户端IP地址改变等消息,触发网络控制事件,实现上网限制和管理等功能,现已经投入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