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软件工程师》2014,(7):17-18
随着全球IPv4地址的告罄,IPv6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走上舞台。由于业务与用户的迅猛增长,如何能够将IPv6建设成和IPv4网络一样安全、可管理、可运营的模式成为IPv6网络环境下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在IPv4网络中使用的用户管理模式,探讨了IPv6网络环境下如何对网络接入用户进行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IPv6的国内外现状,并对IPv4和IPv6网络进行介绍,分析了从IPv4至IPv6过渡的3种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因目前IPv4网络地址即将耗尽,校园网中的网络用户日益增多且用户属性愈发复杂,结合IPv4网络至IPv6网络过渡技术,以建立一个在IPv6环境下的校园网.  相似文献   

3.
校园网IPv4/v6环境下网络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IPv6协议得到广泛应用之前,高校校园网必然存在IPv4与IPv6共存阶段,在此基础上产生了IPv4/v6共存阶段的网络管理问题,不同于纯IPv4或IPv6环境的网络管理,IPv4/v6共存方式下的网络管理必须解决协议通信等多种问题。网络管理在实施网络设备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将校园网接入用户的管理纳入到工作中,以此保障校园网内用户更高的IT服务质量需求。本文中提及模型对解决IPv4/v6共存阶段网络管理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IPv4/IPv6混合组网下的网络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IPv4/IPv6协议的网络设备将长期共存.网络管理系统需要能够同时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纯IPv4.纯IPv6以及IPv4/IPv6双栈协议的设备.网络运营商需要一种统计分析系统,通过实时统计信息掌握网络流量状况.IPv6用户规模.为选择正确的网络演进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IPv6协议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但IPv4向IPv6的过渡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有IPv4网络中广泛使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来缓解地址短缺的问题.为了使NAT域内的用户能够接入IPv6网络,成为过渡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IPv4向IPv6过渡技术的的基础上,将IPv4下的NAT技术应用到IPv6网络中,提出了利用6to4隧道穿越NAT的网关系统方案,并对系统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于CNGI驻地网的建设,受网络资源、用户使用习惯等影响,网络用户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IPv4、IPv6共存的状态。IPv6技术下的CNGI驻地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对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整合IPv4/IPv6等措施,对基础网络服务、技术服务等进行改进,从而扩大入网计算机的规模,进一步研发IPv6应用系统,使CNGI驻地网的运行更稳定、高效。  相似文献   

7.
Internet用户IPv6试验网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IPv6产生的原因,分析IPv4过渡到IPv6网络的方法,并提出一套适合普通Internet网络用户的IPv6/IPv4兼容的试验网络构架。  相似文献   

8.
绝大多数校园网的VLAN规划都采用给用户数据包打单层vlan标签的模式。而上海财经大学校园网采用QinQ的VLAN模式,对用户数据包打两层vlan标签,大大增加可用vlan数目,可以给每个用户划分一个vlan。该模式可以有效防范ARP病毒,但是在增强网络安全性的同时造成用户vlan过多,IPv6升级改造的难度相应加大。介绍在QinQ VLAN模式下校园网由IPv4网络升级到IPv6网络的方案,对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校园网升级后的网络拓扑、交换机上的关键配置、IPv6路由设计、IPv6 SAVI的部署以及升级完成后IPv6网络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和新型应用对IP地址的依赖,IPv6地址取代IPv4已成为必然,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安全性。本文通过对IPv6关键技术和网络安全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在新的网络环境下,IPv4向IPv6过渡的主流技术及其优缺点,以及IPv6本身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利弊分析呈现新一代网络的技术现状,以期为在IPv6行业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网络拓扑管理是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在IPv4网络中可以很容易完成,由于IPV6地址结构方面的变化给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拓扑自动发现造成新的困难和挑战,而且由于IPv4和IPv6两种协议会长期共存,因此需要对IPV4/v6混合环境下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在IPv4/v6共存环境下网络拓扑发现遇到的问题,提出一种在IPv4/v6混合环境下拓扑发现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环境及拓扑发现的结果,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推动IPv4/IPv6过渡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IPv4地址即将耗尽,推动IPv6的部署已经势在必行。实现IPv4/IPv6的互通和转换对保证用户愿意尝试IPv6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到IPv4和IPv6网络的共存、互通,解决IPv4网络与IPv6网络内主机和资源互访的问题,才能推动当前的试商用,使试商用的规模达到理想的状态。对互通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一些过渡的策略,给出了鼓励引导大家使用IPv6的思路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IPv4向IPv6的过渡,加速IPv4/v6的过渡进程。  相似文献   

12.
移动IPv4/IPv6的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陈孝威 《计算机应用》2011,31(5):1180-1183
为充分利用IPv4/IPv6异构网络资源建设云计算基础平台,满足云计算平台的资源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隧道技术、前缀管理、地址池管理协作及移动IP的IPv4/IPv6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该框架的实现以云计算控制引擎为核心转换连接异构网络,并在NAT-PT与隧道技术协作下完成。框架建立的网络结构适用于IPv4虚拟机与IPv6虚拟机在过渡演进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之间的无缝迁移,并可向客户端跨IPv4/IPv6网络提供云计算服务。  相似文献   

13.
IPv6协议对移动性的支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庆  曾志纯 《微机发展》2003,13(11):90-92
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是目前的两大通信技术。随着网络技术和便携式终端的迅速发展,在网络中实现对移动性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是针对IPv4现在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对移动性的支持是IPv6的主要新特性之一。文中对协议IPv4和IPv6进行比较,阐述了IPv6对移动性的支持,分析了它的优点、工作原理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并以此说明IPv6能够使用户在移动状态下以多种接入方式享受移动服务,它的丰富的功能为移动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诸多方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Pv4网络已远远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IPv6网络技术的投入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而对于在校园网中IPv6网络运用最多的是用户的认证系统,这种方法解决了IPv4网络的地址空间的短缺及安全方面的问题凹。通过介绍IPv6与IPv4网络认证之间的比较,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利弊,并探讨了改进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5.
P2P技术作为一种较新的网络技术以其巧妙的方式将网络中的用户连接起来,极大地加速了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用户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网络带宽进行资源共享。随着IPv6地址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将会使用IPv6地址,而原有的P2P应用程序对IPv6用户的支持都不太理想,拥有IPv4地址的用户和拥有IPv6地址的用户无法进行有效的通信。在实际P2P站点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单栈P2P站点拓展到双栈应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是目前的两大通信技术.随着网络技术和便携式终端的迅速发展,在网络中实现对移动性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是针对IPv4现在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对移动性的支持是IPv6的主要新特性之一.文中对协议IPv4和IPv6进行比较,阐述了IPv6对移动性的支持,分析了它的优点、工作原理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并以此说明IPv6能够使用户在移动状态下以多种接入方式享受移动服务,它的丰富的功能为移动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了诸多方便.  相似文献   

17.
在向下一代互联网的转换中,使用户能够无感知地使用 IPv6 是一个理想的目标,而这需要网络运营商、网络内容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互联网应用公司五方的共同合作。本研究聚焦于互联网过渡到纯 IPv6 环境下用户工作的情况,从过渡技术及相关机制、访问场景、应用需求等方面对纯 IPv6 网络应用互通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性研究。在中国科技网网络环境中,构建了一个能与 IPv4 网络应用互通的纯 IPv6 实验网络环境,对不同访问机制下的主流互联网络商业应用进行测试和评价,验证了我们的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IPv4协议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的发展需要,将逐步被下一代网络(IPv6网络)所代替。IPv6协议相对于IPv4协议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对于原来IPv4网络下的各种防火墙是否还能适用于IPv6网络,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IPv4与IPv6的不同特性及防火墙的包过滤原理,针对于IPv6的移动性分析在IPv6的环境下防火墙如何通过包过滤技术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9.
IPv6过渡技术     
当前,由于互联网规模急剧增长,IPv4 地址枯竭问题日益严重,IPv4 向 IPv6 过渡的问题十分紧迫。然而 IPv6 与 IPv4 不兼容,在 IPv4 向 IPv6 过渡时期,IPv4 与 IPv6 网络共存,带来了 IPv4-IPv6 互联与穿越等基本需求。对此,目前国际上提出了许多过渡方案。这些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网络场景、用户的需求和过渡阶段提出,其技术思想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 IPv6 过渡技术特点以及国际研究进展,分类介绍了现阶段比较成熟的过渡关键技术,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下一代网络IPv6的技术优势已得到广泛的认可.讨论IPv4到IPv6的过渡,采用6to4隧道中的隧道代理技术,以IPv6环境下的应用为基础,研究程序设计方面的变化.在IPv4和IPv6两种协议中都能够实现C/S应用,平稳地从现有IPv4网络将应用程序移植到IPv6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