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d Hoc网络中基于DSR的节能路由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Ad Hoc网络依靠有限寿命的电池供电,因此有效的节能策略在Ad Hoc网络的研究中显得极为重要,而DSR路由协议由于其在无线网络中的优越性,成为节能路由协议研究的热点.介绍了DSR路由协议以及Ad Hoc网络中节能路由协议的技术,然后围绕节点剩余能量和节点生存时间这两个节能参数,从节能效果、网络生存时同、协议复杂度、延迟等方面对基于DSR的各种节能路由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基于DSR的节能路由协议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Ad Hoc网络节能路由协议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传感器以Ad Hoc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本文针对无限传感器网络的路由技术展开研究,主要从平面路由协议和层次化路由协议两个方面对无限路由算法做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选择算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鹏  崔勇 《计算机科学》2010,37(1):10-22
移动Ad Hoc无需基础设施,可支持高动态的移动数据通信,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然而,其高动态特性导致互联网现有路由协议不再适用。近年来学者针对Ad Hoc网络提出了大量的路由选择算法。给出了各种路由技术分类方法,简述了Ad Hoc网络的基本路由协议和路由选择算法,进而从预测模型、能量模型、位置信息、服务质量控制和安全支持等5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Ad Hoc网络路由选择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预测模型通过基于历史信息的移动预测,降低了路由选择的时间代价;能耗模型则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网络能耗情况,在选路过程中实现了分组传送的能耗最小化和能量负担均衡之间的权衡;基于位置的路由选择算法根据节点的地理位置来标识目的地,从而利用该地理位置信息进行路由选择;服务质量感知的路由选择算法在本地计算中考虑带宽、延迟、能量和电池生命周期,从而在选路过程中提供了服务质量支持;安全路由选择算法则利用适合移动Ad Hoc网络的密钥、哈希链、电子签名等技术对协议交互消息进行加密来保障网络安全。最后从通信开销、计算和存储开销、路径数量、关键节点的存在性以及算法类型等方面详细对比总结了近年来提出的30余种典型路由选择算法,指出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董玫 《办公自动化》2011,(20):41-42
在无线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为实现无线网络中节点间的正常通讯,路由技术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新型的无线移动网络———Ad Hoc网络的工作原理;分析了Ad Hoc网络中常见的两种路由机制:表驱动路由协议(Table-Driven Routing)和按需驱动路由协议(On-Demand,DSR);着重对典型的按需(On-demand)AD Hoc网络路由协议(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详细介绍了DSR协议进行通讯的各节点需要维护的四个数据结构:路由缓存(route cache)、发送缓冲区(send Buffer)、路由请求表(route request)和路由应答表(route reply table)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5.
移动Ad Hoc网络中节能的单传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移动Ad Hoc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概述了用于移动Ad Hoc网中的路由协议及算法的一般特点,并对各种常用的节能的单播路由算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还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单播节能路由算法REUR,对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Ad hoc移动网络路由协议没有提供安全保护机制,攻击者可以利用路由协议中的安全隐患来影响和破坏网络.文章主要阐述了Ad Hoc移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的安全隐患,对Ad Hoc移动网络路由协议几个方面的特性作了全面的概括总结和比较分析,指出了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所需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移动Ad Hoc网络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由于Ad Hoc网络自身的特殊性,其路由协议的设计与传统固定网络有很大不同。文章描述了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设计所面临的问题,讨论了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设计的几种策略。对现行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进行了时比、分析和分类阐述,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Ad Hoc网络的特点,阐述了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设计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Ad Hoc的三种典型路由协议,并使用网络模拟软件NS2对DSDV、DSR、AODV这三种典型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三种协议的性能,分析各协议的不同适用范围和特性。  相似文献   

9.
Ad Hoc网络是一种没有有线基础设施支持的移动网络,为了适应节点的移动性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选取一个有效的路由协议至关重要.文中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NS仿真对各个路由协议进行分析,从而为具体环境下路由协议的选取提供依据.对Ad Hoc的几种典型的路由协议和NS2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在NS2下进行Ad Hoc网络仿真的方法和步骤,通过两个场景下对三种路由协议AODV、DSR和DSDV的仿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动态拓扑变化、网络负载比较大的情况下,AODV的综合性能优于DSR和DSDV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0.
使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对Ad Hoc网络的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路由协议:预测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该协议在路由维护中采用了动态预测提前警告并发现新路由的思想,它对Ad Hoc网络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由OPNET网络仿真和分析可知,该协议降低了丢包率,降低了时延,改进了原有协议的性能,对Ad Hoc网络而言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1.
Ad Hoc无线网络及其路由选择协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武  宋瀚涛  江宇红 《计算机应用》2002,22(6):26-28,31
AdHoc无线网络是一组无线移动主机组成的一个没有任务建立好的基础调和或集中管理设备的临时网络。文中介绍了adhoc无线网络的特点和设计,并根据表驱动和按需路由两大类重点介绍了adhoc无线网络的路由选择协议。  相似文献   

12.
按需式ad hoc移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臧婉瑜  于勐  谢立  孙钟秀 《计算机学报》2002,25(10):1009-1017
Ad hoc移动网络是一种完全由移动主机构成的网络,网络拓扑易变,带宽,能源有限是ad hoc移动网络的主要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目前设计的ad hoc路由协议大多采用按需查找方式,该文介绍了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几种典型的按需路由协议进行了说明,分析和综合比较,文中分析了目前协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无线移动自组网中的大多数节点都是由有限寿命的电池来提供的,能量保护策略就成为设计网络协议的一个重要条件。提出一种能量感知的无线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综合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路由跳数,有效保护网络中能量低的节点,减少了节点能量损耗,延长了网络的使用时间。该路由协议中采用了局部路由修复机制,减少了数据包丢失,提高了数据传输率。最后,仿真结果证明了协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纯Ad Hoc网络环境下具有QoS保证的几种典型路由协议,然后阐述了异构无线网络的体系架构以及异构网络环境下的Ad Hoc路由,包括基于节点位置信息的路由分级路由、提高网络容量的多跳中继路由、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路由,以及跨层路由协议。最后,总结了在异构网络环境下提出的基于Ad Hoc网络多跳中继路由的负载均衡策略的研究工作,分析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扩展的移动自组网路由解决方案.大多数此类协议假定可通过位置服务协议获取结点的位置信息.研究人员现已提出多种位置服务协议.但是,它们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的可扩展性不好,或者在高动态网络环境中可靠性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移动自组网的面向群组移动性的可扩展及可靠的位置服务协议.模拟结果表明此协议比SLURP协议更适合于具有群组移动性的大规模移动自组网.  相似文献   

16.
多跳无线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无线移动Ad Hoe网络(MANET)作为可移动分布式多跳无线网络,没有预先确定的网络拓扑或网络基础设施以及集中控制.为了在如此的网络中促进通信,路由协议主要用于在节点之间发现路径.Ad Hoe网络路由协议的主要目的是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一个使得通信总费用和带宽消费最少的正确和有效的通信路径.描述了设计移动Ad Hoe网络路由协议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它们的评价,详细比较了七种典型无线移动AdHoe网络路由协议的特性和功能,即DSDV,CGSR,WRP,AODV,DSR,TORA和ABR,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移动Ad Hoc网络多播路由协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移动AdHoc网络是一个自组织、移动节点通过无线链路组成的动态拓扑变化的网络.由于网络规模小、无基础设施、构建迅速等特点,从而广泛用于紧急事件、军事和民用领域以及多媒体应用等.随着网络应用规模的增长,在移动AdHoc网络中支持多播路由成为网络领域中一类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综述了移动AdHoc网络多播路由方面的一些最新工作,论述了设计移动AdHoc网络多播路由协议的特性、问题和技术,详细描述和比较了目前典型的移动AdHoc网络多播路由协议,为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In mobile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 greedy-face-greedy (GFG) geographic routing protocols have been a topic of activ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Most of the GFG geographic routing protocols make an ideal assumption that nodes in the network construct a unit-disk graph, UDG, and extract a planar subgraph from the UDG for face routing. However, the assumption of UDG may be violated in realistic environments, which may cause the current GFG geographic routing protocols to fail.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Pre-Processed Cross Link Detection Protocol, PPCLDP, which extracts an almost planar subgraph from a realistic network graph, instead of a UDG, for face routing and makes the GFG geographic routing work correctly in realistic environments with obstacles. The proposed PPCLDP improves the previous work of Cross Link Detection Protocol, CLDP, with far less communication cost and better convergence time.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ommunication cost and the average convergence time of PPCLDP are, respectively, 65% and 45% less than those of CLDP. This makes PPCLDP more desirable for mobile ad hoc and sensor networks.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times, there have been many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technologies. Regarding information theory progression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this study presents fundamental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te-of-the-art Network Coding (NC) with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in the context of routing. To begin with,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opportunistic routing and identifie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NC-aware and NC-based routing mechanisms 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However, our main focus is to provide a survey of available NC-aware routing protocols that make forwarding decision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available coding opportunities across several routes with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The taxonom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representative NC-aware routing protocols will also be discussed. In summary, we provide a comparison of available NC-aware routing schemes and conclude that NC-aware routing techniqu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routing in terms of high throughput, high reliability, and lower delay in a wireless scenario.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work is the first that provides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bout NC-aware routing protoc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