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要“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势必涉及每一个主题在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时,如何有效利用国家课程计划中每周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校本)课内指导时间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单一主题不同实施阶段的课内“常态化”指导的各种课型,这些课型在主题统领下构成了一个主题活动指导课链,即“选题指导课一方案设计课一实践活动课一中段指导课一信息整理和成果总结课一成果展示评价课”。同时,根据实践活动方式不同,实践活动课又包括设计制作课、网络探究课、社区实践课等。  相似文献   

2.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四期,以“问题 案例”的方式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策略”的主题研讨。希望这些讨论能引发教师的相关思考,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校本教研、网络研修等途径,积极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与评价的研究中来。拟定研讨的主题:1.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2.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3.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与学校评价;4.如何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必修课程.有效落实和有效指导显得十分重要及关键。本刊从本期起就综合实践适动主题实掩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堂集中教学时间开展指导。特作“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指导”专题阐述。希望这些研讨能引发读者的相关思考.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更加有效地实施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成果展示和评价指导课的概念和意义 成果展示和评价指导课是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而开展的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并进行主题活动评价的活动课型。它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链上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不等于整个主题活动的结束。成果展示和评价指导课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实施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统一的内容。要实施好这门课程,学校、教师是关键,家庭、社会是保障,学生是主体。学校要组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活动,还要积极动员家庭、社会参与,同时要联系当地实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上一期着重讨论了谁来“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题,有一点可达成共识,即从长远看,每位教师都可能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那么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谁“能”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题了,或者说教师们怎样才能在认同课程价值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中,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指导学生选出一个科学性、可行性而又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选题作为研究的第一步,要求教师的指导活动必须科学、规范、严谨,但同时又必须考虑到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试着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活动开展“问题创意会”、“问题诊断会”与“课题论证会”。这种方式完全改变了研究性学习选题由教师包办或放任自流的情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理想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这次活动上,几所学校的经验介绍,对本地区的教育教学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深感探索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常态实施的推进措施是我们的责任。如何让我们的实施策略既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又具有地方特色呢?听丁几所学校的经验介绍和我校实施“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该校相关活动内容见“成果展示”——编者注)的一些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一些学校,老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在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资源包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都带有明显的学科化教学痕迹,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作一门学科课程来加以实施。防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学科化,谨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方法被传统学习方式同化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以“民间游戏”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就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堂教学方式学科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一]案例主题:“民间…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第三届新课程,新教材探究教学研讨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交流活动”上,有专家、学者的精彩专题报告,还开展了相关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一些成果显著的学校得到展示,有学校代表激情洋溢地介绍本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经验,也有教育界人士的积极争鸣,更有在一线工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展示指导课。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活动中专家言论和精彩课例的阅读需要,特选取有代表性的交流内容编发在“专家讲坛”、“一线声音”和“课例展示”三个栏目里,希望这三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精神愉悦和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在《我与杭州》、《爱我萧山》等市区统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地处萧山围垦的实际,我校开设了以“走近围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周围有许多历史和文化遗迹值得研究学习和借鉴。西北侧的蜀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西南侧的青龙山和白虎山,留有几百年前抗倭的历史遗址;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爱你没商量、爱你不容易、爱你实在难,是自2001年中小学启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以来的真实写照。普遍实施、教师易导、学生爱学和效果实在是“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课程落实、机制保障和师资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的必备条件和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活动主题的确定 我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特有的民族节日、古朴的民风民俗和未经雕琢的民族民间艺术等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挖掘本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教育资源,大力开发本地和学校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丁以“恩施土苗文化与节日习俗”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恩施土家族、苗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节日习俗.感受恩施土家族、苗族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是学生以活动主题为中心的经验重组的过程,是丰富小学生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经验重组的过程不是通过口耳相授或知识传承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学生完整的、具体而生动的活动环节来实现的。从此意义上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地关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微课选题分析微课选题要遵循聚焦原则,如此方可做到短小精悍,通俗地说,就是要关注学习者的“痛点”“痒点”“兴奋点”。本节微课的主题是《从〈清明上河图〉看宋朝生活的现代范》,它展现的是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单从教材的文字描述来看,本节课内容比较枯燥,学生无法从文字中体会宋朝生活的先进性,同时由于初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若只是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不高,所以我们想到用微课这一形式来讲解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龙岩市于2005年在课改实验区尝试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改革相结合,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实践、强调活动综合等基本理念融入学科命题中。强调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学科中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相融合,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发展源泉。一、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突出应用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  相似文献   

17.
2002年秋季开学,常州市整体进入新一轮课改实验。为了帮助教师走近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和实践新课程,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力量,在“武进教育信息网”上开辟了学科网站,内容涉及中小学各学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http://www.zonghesj.wjedu.net)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的建设,其根本目标是帮助学校和教师认识与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和掌握实施、管理该课程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本地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从而共享课程实施中的感悟、经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主题探究”。“主题探究”的设计都安排在单元的引言中,它是一种前置的小课题长作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探究的基本内容、有关材料和基本思路等。“主题探究”可以说是一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显示自我教育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发动机。对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探究”的教学,结合本人三年的教学实践,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通讯》的《名师风采》栏目,以“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为题,对我的教学经历作了一次报道,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院“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对“电机与拖动”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包括课程内容和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评价体系等.教学改革之后的“电机与拖动”课程将更好地吸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也更符合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