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传波  潘大为 《计算机工程》2003,29(9):53-54,57
针对系统集成时普遍存在的系统之间的信息鸿沟,描述了一个基于Web的工作流引擎系统的应用框架。该系统以J2EE框架为基础,分离企业基本逻辑和工作流系统逻辑,开发了一个分布式对象中间件,有效地达到了工作流系统与企业已有信息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2.
为设计一个方便且可扩展性强的工作流引擎,将设计模式的思想运用了到工作流状态机中。介绍了状态模式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状态与流程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其在工作流状态机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一个工作流状态机实现的具体例子,为工作流系统中运行服务模块的设计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快速发展的移动代理和网格技术给工作流提供了新的集成各种分布式资源的计算环境。传统的工作流架构有很多弱点,比如在动态环境中缺少灵活性等。提出了一个集成Web Services,网格,工作流和移动代理技术的分布式工作流架构,可以通过移动代理间的通讯来达到工作流之间协同工作,而且这个架构增强了工作流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以这个新的模型为基础实现了一个具体的工作流工作站,且可实现系统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工作流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工作流以及工作流建模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Petri网技术在工作流模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一个工作流建模的具体实现方法。本工作流模型的实现包括了企业人员、资源以及任务信息模型的实现,同时任务模型中包括了任务之间的约束关系,以及任务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文档。  相似文献   

5.
工作流重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的工作流技术与传统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日益成为提高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的工作流是基于模型驱动的,定义一个完整的模型是相当复杂和费时的;而且,实际业务流程同流程模型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本文介绍了工作流网,工作流日志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包含的信息来重构业务流程模型的算法,该算法还能处理日志中的干扰信息和有效地度量流程模型和实际业务流程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工作流管理系统用来支持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业务建模及业务过程的协作运行.在工作流过程定义及工作流实例运行时,针对系统中的数据流处理,提出一个支撑工作流管理系统运行的服务框架,框架中的服务相对独立,同时又互相协作.描述了应用背景和服务的意义并对设计原理进行形式化描述,采用接口表示服务间的协作关系,并给出一个可扩展的实现模式,用该框架设计实现了一个嵌入式工作流管理系统KE/PDM—Workflow.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分布式工作流互操作模型不断涌现。然而,单纯使用组件技术的分布式工作流互操作模型很难实现防火墙穿越、异构系统之间的真正互连。SOAP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分布式工作流互操作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原有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个基于SOAP技术的分布式工作流互操作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XML和Agent联邦的工作流建模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一种基于XML和Agent联邦的工作流建模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分布式环境下灵活的,动态的工作流管理过程。该方法将工作流管理系统组织成一个可能嵌套的Agent联邦,将工作流定义为一个由Agent联邦协同完成的活动集合。面向活动分担的联合意向是Agent进行工作流规划的依据与手段,它成功地解决了工作流过程分解的静态性与工作流过程运行的动态性之间的矛盾。文中方法采用的过程建模语言是建立在XML的基础上,与传统的过程建模语言相比,它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与可扩展性。最后介绍了工作流建模环境以及利用该环境进行工作流建模的过程与步骤。  相似文献   

9.
事务工作流的建模和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丁柯  金蓓弘  冯玉琳 《计算机学报》2003,26(10):1304-1311
事务工作流由若干个事务组成,其执行满足松弛原子性.只有良构的事务工作流才能保证所有执行均满足松弛原子性.事务具有不同的可补偿特性和可重复特性,在包含多种控制结构的复杂事务工作流中,事务之间组合失配问题可能造成事务工作流的非良构性.该文给出了事务工作流模型及良构性的形式化定义,提出了一个良构性判断定理,通过一种构造性的方法来有效地验证事务工作流的良构性,还设计了事务工作流的描述语言ISWDL并实现了良构性验证器.  相似文献   

10.
王志欣 《软件世界》2006,(23):36-37
工作流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由于当时计算机尚未普及,网络技术水平还很低以及理论基础匮乏,这项新技术并未取得成功。 1983年至1985年间,在图像处理领域和电子邮件领域出现了早期的含有工作流特征的商用系统。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个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得工作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潮。 1993年8月,第一个工作流技术标准化的工业组织——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简称WFMC)成立。 1994年,WFMC发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工作流参考模型,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标准。与此同时,关于工作流技术的学术研究也十分活跃,许多原型系统在实验室里开发出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作流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之相关的标准规范、工作流引擎及商业产品不胜枚举。人们在开发推广工作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工作流的理论研究,以推动该项技术走向成熟。 至今,工作流技术不但应用到银行,医院。保险,制造各个行业之中,而且逐渐成为软件开发的一个基础平台。特别是信息系统,工作流是其开发规范性、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