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如何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已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理解、度量以及预测软件和信息系统的质量,人们围绕软件质量模型展开了很多研究。一个合适的软件质量模型对软件系统的开发与评价将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软件质量与软件质量度量的基本概念,重点分析了软件质量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麦考尔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软件质量的量化及其计算方法,可作为软件质量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推理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刘宏兵  郭颂  熊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8):2146-2148,2152
通过成立由开发商、用户和评价方组成的专家组,在国际通用的软件质量评价标准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的模糊规则,利用模糊推理技术,寻求不同评价空间之间的映射,构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符合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有利于合理准确地评价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4.
软件质量评价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首先分析了传统软件质量评价过程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可操作性更强的软件质量评价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软件度量为基础,软件质量预测模型为依托,基于用户评测历史信息库的预测模型调整技术为优化手段的完整软件质量评价体系,并以实验方法验证了上述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90年代应用软件开发的特点和软件质量评价的标准。并介绍了现在流行的三种软件开发范例:过程性范例,面向对象范例和面向处理范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阐述了构造软件质量度量模型的理论背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神经网络技术的特点,在理论上分析了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构造软件质量度量模型术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件质量评估中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ISO9126质量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软件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某软件进行实际评价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对软件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并给出改进的建议,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实用性,极大地提高了软件质量评价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软件质量度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软件质量度量的理论与方法,介绍了ISO9126模型;针对已有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适合于软件质量度量实践的实用软件质量度量模型(PMMSQ),并详细介绍了面向对象系统软件质量度量的步骤;最后,根据PMMSQ模型完成了软件度量活动的核心工作--对象特征集存储库的设
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9.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软件质量的测试和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涛 《计算机工程》2004,30(3):101-103
分析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软件质量模型,介绍了软件测试的组织、规划和工作程序,探讨了软件质量的评价模型和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面向多Agent技术的软件质量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分布环境下的进行软件质量评价群决策的特点,讨论了在分布环境下进行软件质量评价的通信和消息机制,设计了面向多Agent技术的软件质量评价系统模型,可明显提高软件质量评价的异地同步性和效率,实例表明可满足分布环境下的软件质量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The Prevention-Appraisal-Failure and Process models of measuring quality costs, as described in BS6413,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software quality costs. The Process model is selected as the better base for constructing a software quality cost model because of its suitability for application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es. A seven-step method for modelling software quality costs is proposed and illustrated by application to a software maintenance project. Key processes in software maintenance and its quality tasks are derived from the most recently available standards-related publications. Although no results are available,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n terms of accuracy, improvement issues, measurement issues and quality costs to management concludes that the model is valid and that a greater consensus is required for identification of software quality cost elements.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st measurement is not discussed save noting that there are still complex issues to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置信度的软件质量模糊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实践和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算法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引入置信度进行置信分析的新方法,建立了适合系统化应用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实施软件质量结果评价.由于应用模糊综合模型会产生大量有效信息丢失,从而导致评价结果过于简单化、绝对化,该模型解决了这一不足,并提高了软件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C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本概念和五级分级结构。并根据已实施CMM管理的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对军用加固机嵌入式软件、应用层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改进软件过程,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凯 《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15(6):24-25,30
以“工程设计集成应用系统”项目为例 ,介绍了如何利用监理技术管理软件质量。内容包括 :项目质量标准的制定、软件质量控制规划、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质量控制工具的应用、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的完工验收 ,及协助软件企业搞好 ISO质量认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保障软件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本文在软件测试V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测试模型,并把其应用在一套法制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质量预测技术是软件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它能够对用户所关心的软件质量特性进行评价。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逼近能力、分类能力和学习速度方面具有较强优势。采用基于软件度量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造质量预测模型能够从历史数据中寻找软件度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软件缺陷数进行预测的实验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精确性,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基础软件平台质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兰雨晴  赵同  高静  接卉  金茂忠 《软件学报》2009,20(3):567-582
关于软件质量模型和软件质量评估模型的研究,一直是软件质量保障和评估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基础软件呈平台化、体系化的发展趋势,基础软件平台的质量评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分析软件质量模型、软件质量评估模型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归纳和描绘了基础软件平台的质量评估发展历程,并简要探讨了基础软件平台质量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力求为展开基础软件平台的质量评估建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have been addressed over the last years by a strong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SPI) activit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internal focus on a softwar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and its procedures. However,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s hardly addressed in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program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product focused SPI (P-SPI) and describes experiences with this model in practice.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that P-SPI puts products to be developed in a central position in improvement programs, results in fulfilling specific quality goals of a company and project, and industrial experiments show interesting benefits. Applying the approach in industrial projects showed that P-SPI is relatively cheap and gives fast results and high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