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混合动态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动态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存在的主元个数较多以及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混合动态主元分析(Hybrid 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HDP-CA)的复杂过程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步策略消除数据之间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提高了故障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对TE过程典型故障和热连轧过程中断带故障检测结果表明:HDPCA方法提取的主元个数少于DPCA方法提取的主元个数。并且,基于HDPCA的T2和SPE统计量的检测性能和检测精度都由于基于DPCA的统计量。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检测出故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多向主元分析(Muh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的方法在批过程故障监测中以样本观测相互独立作为假设前提条件,没有考虑到时间序列相关性的影响及需要对新批次未反应完的数据进行预估的缺陷,提出一种枇过程动态主元分析(Batch Dy-namic PCA,BDPCA)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时滞变量将过程的静态和动态特征相结合,有效地去除了测量变量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关系,并通过时滞窗口提供了在线监测方案,避免了对新批次未反应完的数据进行预估的需要,提出确定时滞变量的算法.将BDPCA应用于β-甘露聚糖酶发酵批过程的仿真监测,与移动窗多向主元分析(Moving Window MPCA.MWMPCA)法相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对过程故障行为进行描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过程工业数据中所含的噪声和干扰信号、过程工业的非线性及基于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统计性能监控法由于不用过程机理模型的信息从而对故障诊断问题难以在理论上作系统分析的缺陷,提出基于小波变换核主元分析和多支持向量机的过程监控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收缩阈值去噪法对建模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有效抑制过程数据中所含的噪声和干扰信号,然后利用核主元分析来进行故障特征的提取,从而提高非线性统计过程监控的准确性;最后提出多支持向量机用来对故障的来源进行分类,以避免求解核主元空间到原始空间的逆映射.将该方法应用到对TE(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的监控,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过程的监控和故障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DPCA与LSSVM的飞机发动机异常状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飞机发动机异常状态识别精度差、效率低和易误诊漏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 (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的飞机发动机润滑系统异常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对发动机润滑系统参数进行DPCA处理以及在线检测是否有故障发生,如果有故障发生,再采用LSSVM方法进行异常状态识别。以某型飞机发动机润滑系统为例,对文中所提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试验验证,由试验结果得出文中方法能有效提高飞机发动机异常状态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IEC三比值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存在缺编码、编码边界模糊和诊断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主元分析和重构贡献图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建立的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统计过程模型上,构建SPE、T2统计量和重构贡献指标对变压器故障进行检测,并分析了贡献图法和重构贡献法的故障诊断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主元分析和重构贡献图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数据更敏感,能够有效弥补IEC三比值法的不足,提高故障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了应对分解炉结构的复杂性和影响出口温度变量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动态主元分析(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PCA)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相结合的数据驱动建模预测方法用来预测分解炉出口温度。通过采集的生产数据,提取影响出口温度变量的主元从而达到降维目的,将降维后的变量作为极限学习机的输入,分解炉出口温度作为极限学习机的输出。经极限学习机参数设置、训练、调整,得到出口温度预测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动态主元分析和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的分解炉出口温度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且为后续出口温度的控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对水泥高效节能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动态核主成分分析(Dynamic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用于大样本数据集的故障检测时,占用计算机内存大、计算复杂度高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子空间的DKPCA算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具有较小维数特征子空间上的正交基来简化核矩阵K,从而降低DKPCA的计算复杂性。与DKPCA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且只需较小的计算机存储空间。将该方法应用于TE(Tennessee Eastman)过程,仿真结果显示,二者诊断结果大致相同,而所需时间大大减小,说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复杂的工业过程,采集到的过程数据能反映出生产过程的内在变化和运行状况。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变量统计过程监测策略,数据建模过程包含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anlysis,PCA)与正交局部保持投影(Orthogonal Locality PreservingProjection,OLPP)两步。首先利用PCA在不丢失任何信息的前提下将原始数据旋转成不相关的潜变量,然后再作OLPP以提取能表征过程正常数据内在局部近邻结构的特征用于故障检测。利用T~2和SPE(或Q)统计量以及核密度估计方法确定的控制限进行化工过程的在线监测,TE过程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混合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的MPCA与DTW方法及其在批过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常会导致误诊断,且对批生产过程难以保证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PCA与动态时间错位(Dynamitc Time Warping,DTW)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模型非线性结构代替传统的MPCA单模型线性化结构,并利用对称式DTW算法解决了多元轨迹同步化的问题。将该方法应用到青霉素发酵批过程的在线故障监测中,结果表明它克服了MPCA不能处理非线性过程和实时性问题,并避免了MPCA在线应用时预报未来测量值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批过程性能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是模式识别技术中经典的特征提取和降维技术之一。在传统的PCA基础上,提出了二维主成分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方法。针对二维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上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综合的方法—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对人脸数据库进行二维主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实现了降维,而且能取得比传统主成分分析和二维主成分分析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水平提升,半导体器件尺寸越来越小,存储器更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数据存储故障。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主成分分析的存储器容错方法。该方法应用分块主成分分析算法提取数据的主要特征,并对求取的特征数据作均值化处理,得到原始数据的最佳近似估计。该最佳近似估计可对数据中的任意故障做容错替换,使容错替换后的数据和原始数据的误差最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图片数据在 0.003 5 错误率的情况下仍保持峰值信噪比大于 30 dB;与传统纠错码相比,执行时间缩短了约 40%,内存消耗减少了约 12%,获得了较好的容错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具有过渡特性的多阶段间歇过程故障监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需要考虑稳定阶段下的故障监测,也需要考虑不同阶段间的过渡故障监测.为克服传统硬划分方法导致误警和漏报率高的缺陷,同时也为实现更加精确、有效的故障监测与诊断,提出一套完整的基于核主元分析-主元分析(KPCA-PCA)的多阶段间歇过程故障监测与诊断策略.该方法依据数据相似度实现阶段划分,定义模糊隶属度辨识相邻阶段间的过渡,最后对稳定阶段和过渡过程分别建立具有时变协方差的PCA和KPCA故障监测与诊断模型.通过对青霉素发酵过程的仿真平台及工业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可靠的监控性能,能及时、准确的检测出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3.
对称主分量分析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琼  丁晓青 《计算机学报》2003,26(9):1146-1151
镜像对称性是人脸的一个直观显然的自然特性,有助于开发面向人脸图像的识别技术与算法,该文将在人脸识别中应用这一自然特性,提出一种新算法——对称主分量分析,该算法首先引入镜像变换,生成镜像样本;然后依据奇偶分解原理,生成镜象奇、偶对称样本,并分别进行KL展开,提取镜象奇/偶对称KL特征分量;最后,根据奇/偶对称KL特征分量在人脸中所占能量比例的不同以及对视角、旋转、光照等干扰的不同敏感程度进行特征选择,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该算法巧妙地利用镜像样本,增强人脸识别:既扩大样本容量,显著提高识别率;又节省计算与存储开销,增强算法的实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主成分分析算法没有很好地利用数据的类别信息,且最大主成分方向容易导致各类数据重叠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各类最小主成分子空间的特征变换方法.首先将各类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由各类最小主成分方向张成各类投影子空间;然后将原始数据在各类子空间投影后的最小主成分子空间进行融合,构成新的特征空间;最后使用KE E L公共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特征变换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构造出更加利于分类的特征空间,有助于提升分类器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动态主元分析(DPCA)进行工业过程故障预警时,对所有变量选择相同时间间隔。为克服DPCA中没有考虑到变量延迟、动态变化速度不同的问题,采用变量延迟对齐、时间间隔可变等方法,对DPCA中扩展矩阵的组成方法进行改进。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DPCA可以有效减少故障漏报。将该方法应用于原油初馏过程故障预警,在准确预警故障的基础上减少了漏报。  相似文献   

16.
针对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E)只能保持局部近邻信息,对新测试点无法描述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核主成分分析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2D-KPCA LE)。与核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K2DPCA)不同,该算法首先对训练样本空间进行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在保留样本空间结构信息的同时通过去相关性得到低秩的投影特征矩阵;然后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提取全局非线性特征;由于其核函数需要大量存储空间,再用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E)进行降维。在ORL和FERET人脸数据库中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2D-KPCA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不但可以有效处理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又可以降低算法复杂度,提高流形学习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向主元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算法用于间歇过程实施监控时需要将三维数据转换为高阶的二维矩阵,从而易导致算法的计算量大,且会丢失一些有用信息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歇过程故障诊断方法——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该算法首先利用各个批次的二维矩阵构造协方差矩阵,进而求得所有批次协方差矩阵的平均值进行建模,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运算时间较MPCA缩短了19/20到3/4,且无须占用太多存储空间;同时,2DPCA计算协方差矩阵较MPCA更为准确,取协方差矩阵的平均值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不同类型的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最后,通过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监控中,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主成分分析算法(PCA)和线性鉴别分析算法(LDA)被广泛用于人脸识别技术中,但是PCA由于其计算复杂度高,致使人脸识别的实时性达不到要求。线性鉴别分析算法存在“小样本”和“边缘类”问题,降低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使用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与改进的线性鉴别分析法相融合的方法。二维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特征比一维主成分分析法更丰富,并且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改进的线性鉴别分析算法重新定义了样本类间离散度矩阵和Fisher准则,克服了传统线性鉴别分析算法存在的问题,保留了最有辨别力的信息,提高了算法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主成分分析算法和线性鉴别分析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可以较好地用于人脸识别任务。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多元统计过程控制(MSPC)的故障诊断方法要求观测变量数据服从高斯分布,然而实际化工流程中的仪表数据中难以满足这一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仪表数据中提取分离出非高斯信息和高斯信息,并分别利用独立元分析法和主元分析法建立不同的故障诊断模型。在检测到发生故障后,通过改进的贡献度算法定位出发生故障的仪表。通过对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数据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ICA-PCA故障诊断法在化工流程仪表不同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2DPCA和PCA的信息压缩方法,从而实现两种特征提取方法的优势互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取和保留了有效信息,减少了信息的存储空间,又极大地减小了计算量,有很好的特征提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