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oS动态多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证服务质量的QoS(Quality of Service)路由是网络中解决OoS问题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OoS约束的多播路由技术已成为网络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该文研讨了具有QoS约束的动态多播路由问题.文中描述了一种适应于QoS多播路由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QoS动态多播路由协议(QDMRP).QDMRP只要求网络链路(或节点)的局部状态信息,不需要维护全局状态信息.QDMRP较好地减少构造一棵多播树的开销.仿真实验结果表明:QDMRP具有较低的控制信息开销和节点加入时延,较好地适合于网络状态变化比较频繁的环境以及实时多媒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Internet的组播与组播路由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说明组播技术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组播路由协议及其缺点,指出了一种解决路由协议中地址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Many new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nvolve dynamic multiple participants, have stringent end-to-end delay requirement and consume large amount of network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dynamic delay-constrained least-cost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 (DDCLCMR) to support these applications. When group membership changes, the existing multicast tree is perturbed as little as possibl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DCLCMR performs very well in terms of cost for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multicast groups, when compared to the best multicast algorithms known. Our evaluation of the cost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s showed that DDCLCMR is always within 10% from BSMA which has the best cost performance among all the proposed delay-constrained static multicast heuristics, while NAIVE, the well-known dynamic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 is up to 70% worse than BSMA in some cases.  相似文献   

4.
一个主动组播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提出一个基于主动网络的主动组播路由协议AMRP(ActiveMulticastRoutingProtocol),AMRP建立一棵以主动路由器为中间节点的动态主动组播树,支持组成员的动态加入和退出、多点对多点通信和子组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支持时延-带宽约束的动态层次组播路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层次网络及层次路由成为解决大规模网络QoS路由可扩展性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文中对PNNI层次网络模型下的时延-带宽多QoS约束的动态组播路由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在已提出支持时延-带宽约束的拓扑聚集算法(Stair)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组播树节点需维护的组播树状态信息及其聚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伪树上边界节点"模式的域内组播树状态信息的聚集方法,最后设计了基于聚集拓扑信息和组播树状态信息的动态层次组播路由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路由不仅大量压缩了存储和扩散的拓扑信息和组播树状态信息,同时还保持了与平面网络近似的路由效率,实现了大规模网络情况下组播路由的扩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多播业务的实时性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出一种新的时延受限最小代价树多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基于最小代价多播树的生成方法,对节点之间的时延进行动态修改,寻找满足时延限制的最短路径,可快速找到满足时延约束的多播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生成速度快、代价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多媒体网络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文根据网络节点在通信中复制信息的能力,研究了节点的度约束以及费用最小的组播树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当动态加入节点时,不用完全重新计算就可以得到新的组播树,以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场合。通过实验表明,算法的费用接近于以往算法,但是建立初始路由的时间要少得多,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马建平  孙强 《微机发展》2006,16(11):128-130
通过对时延约束组播路由网络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松弛法的时延约束的低代价组播路由算法(LR-DLMR)。由于封闭图对原网络的多播不可达问题,该算法并没有构建原网络的封闭图,从而有效利用了链路中间节点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较低的代价和时延。  相似文献   

9.
许多Internet新业务产生的网络流量都属于组播类型.高速路由器中组播交换队列设计是解决组播数据在复杂网络中有效传输的关键问题之一.理想情况下,为保证服务的公平性及有效性,不应该在排队和调度时对组播和单播人为地进行区分.在二者共存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公平地排队、交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共享存储交换结构,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组播交换队列设计方案,同时提供了相应的与组播比例和平均扇出相关的缓存管理机制和队列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在Cisco高端路由器中广泛应用的ESLIP设计方案相比,在输入负载大于80%的重负载环境中,该系统能够获得更低的平均时延和更小的系统丢包率.  相似文献   

10.
YAM和QoSMIC是支持QoS动态多播路由算法,允许多播组成员动态地加入/退出,同时为接收方提供多个可选择的多播接入路径,以满足不同应用的QoS需求。该文在分析这些算法的基础上,研讨了具有延迟、延迟抖动、带宽和代价等多约束QoS的多播路由问题,描述了一种适应于研究QoS多播路由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多约束QoS的动态多播路由算法(MQDMR),MQDMR试图有效地减少生成多约束QoS的多播树的开销。在MQDMR中,一个多播组成员能动态地加入/退出一个多播会晤,且不干扰现有的多播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QDMR比YAM和QoSMIC具有较小的延时和较少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无线自组网络技术的发展,多播应用日益广泛。文章研究无线自组网络多插路由问题,针对已有算法在时延约束多播路由树费用优化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播路由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Dijkstra算法得到源节点到每个接收节点间的最多K条路径;其次给这些路径编号,进行编码,设计遗传操作;最后,进行遗传迭代运算找到费用全局优...  相似文献   

12.
多核单向共享树多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BT和PIM-SM是两类典型的域内多播路由协议,但是CBT缺乏可行的组成员管理机制,如对于发送源的接纳控制和认证,PIM-SM虽然可以提供类似的机制,但此时多播业务流大量集中在RP处,容易导致网络拥塞,并且频繁的认证很容易使RP处理器过载,PIM-SM还是单点故障协议,RP的失效将导致整个多播树失效,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域内多播路由协议,通过多点(核)接入与单向传送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多播的发送方管理、定量可靠性和复杂性以及负载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模糊参数下多播QoS路由及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品  李乐民  王晟 《计算机学报》2006,29(2):279-285
文章研究网络参数不确定时的多播(multlcast)QoS路由及分解问题,假定网络链路参数是模糊数,给出了最优可信度树(Most Optimal Reliability Tree,MORT)和树最优延迟分解(Tree Delay Optimal Partition。TDOP)的定义,MORT要求寻找一条联结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集的支撑树使得树的代价小于约束条件的可信度达到最大,TDOP要求给出端到端约束在树上各条链路的分解使得反映所有链路满足QoS需求的分解函数达到最优.文中给出MORT的近似算法并对误差进行分析,证明TDOP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实现并给出具体算法。  相似文献   

14.
程连贞  刘凯  张军 《计算机学报》2007,30(7):1064-1073
为了解决低轨卫星网络中现有典型源组播算法的信道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了一套单核共享树组播算法,即核心群合并共享树(CCST)和加权CCST(w-CCST)算法.CCST算法包括动态近似中心(DAC)选核方法和核心群合并组播路径构建方法.DAC方法根据组成员在网络中的分布情况自适应选择最优核;在核心群合并方法中,以核节点作为初始核心群,通过核心群和剩余组成员的最短路径方法逐步扩展直至整棵组播树构建完成,从而使得组播树的树代价最小,大大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带宽利用率和传输效率.在w-CCST算法中,可以通过调整加权因子来适度增大树代价、降低端到端传播时延以满足某些端到端时延要求苛刻的实时组播业务.最后,通过仿真与其它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说明CCST组播树的平均树代价比其它组播树显著降低,平均端到端传播时延比其它组播树稍高;w-CCST算法的平均端到端传播时延性能好于CCST算法,树代价性能稍差,说明使用加权因子可以在组播树的树代价和端到端传播时延性能之间作折中.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网络中,随着大量新兴多媒体实时业务的应用,组播路由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组播路由问题在计算机网络中是著名的Steiner树问题,同时也是NP完全问题。目前许多研究者在单约束(特别是延时约束)组播路由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对于多约束Qos组播路由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约束组播路由优化算法,该算法在满足带宽、延时、延时抖动和包丢失率约束条件下寻找代价最小的组播树,文中描述了一种适应于研究Qos组播路由的网络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操作简单、搜索速度快、效率高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的时延受限多播路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柳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7):170-171,183
该文探讨了包交换计算机网络中,具有端到端时延限制的多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播路由优化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实现在给定网络和多播需求的情况下,寻找费用最小的多播路由树,使该树覆盖所有的多播目的节点,并使网络费用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QoS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DMRMQ,该算法采用Bellman-Forei算法作为路径搜索算法,能在满足带宽、延迟、延迟抖动和丢包率的前提下确定具有最小跳数和开销的动态组播路由.针对音频和普通数据流的仿真实验表明,DMRMQ能在基于多QoS的前提下建立动态组播路由,算法在路由请求平均成功率、路由平均延迟和平均跳数等衡量指标上比不考虑QoS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多播由于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并减轻服务器的负担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在移动网络环境中,由于多播组成员的位置可以动态改变,已有的动态多播算法不能获得较好的性能。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网络的动态多播路由算法,该算法为目的节点建立最短多播路径时采用了结合链路代价和多播目的节点数的平摊代价函数,以便构建出的多播树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平均总代价较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算法所构建的多播树的平均总代价要低于其它动态算法。  相似文献   

19.
Ad Hoc无线网络组网灵活、快捷,不受有线网络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组播应用日益广泛,组播技术正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Ad Hoc网络时延约束组播路由问题,针对已有算法复杂性高、难于应用于实际的缺点,提出快速有效的组播路由算法DCMR。该算法首先找到足够的满足时延约束的源点与接收节点间路径;然后,对满足时延约束的路径依费用排序,并依序选择路径建立覆盖所有接收节点的组播树;最后,检查组播树的有效性,去掉可能存在的环路,并进行费用优化。仿真实验表明,在构造的组播树费用方面,DCMR算法稍差于KPP算法,但是,DCMR算法执行时间远低于KPP算法执行时间,可减少43.9%CPU执行时间。  相似文献   

20.
Scribe是一种经典的基于Topic的发布订阅系统,它通过分布式组播树将Event分发给订阅者.Scribe需要定期维护组播树,因此造成了大量冗余的Event传递和高昂的维护代价.提出一种基于Scribe的增强型Topic发布订阅系统,简称EScribe.EScribe利用布隆过滤器存储Pastry叶子节点的订阅信息,动态地调整下一跳路由.节点维护子树的间隔时间随着节点在组播树中的层次增大而加长.实验结果表明,EScribe大幅减小了冗余Event传递的数量和组播树规模,也明显减小了Event分发和组播树维护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