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接网络数据服务为计算程序提供了一种通过Internet直接访问远程数据的手段 ,它在通讯和计算技术上分别以SOAP协议和Java跨平台计算能力为基础。本文分析了Internet应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结合当前数据交换技术和化工数据应用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化工数据应用方法 ,即建立基于Internet的直接网络数据服务的计算模型。实现此计算体系涉及多方面的数据协议和计算技术 ,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是通过构建一个易用的数据规范框架 ,以简化整个体系的用户使用界面 (包括编程接口和访问语法 )。该框架定义了数据的描述规范、存储规范、查询规范、传输规范和使用规范。该计算模型主要包括 3个部分 ,即服务器端的数据库模型、基于SOAP的数据传输模型和客户端的应用编程接口。该系统以远程程序为数据消费对象 ,最终将实现对数据库透明的访问能力和可扩充的分布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分布式计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数据存储系统已经由单节点、小规模的文件系统演变成支持海量数据存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大规模数据如何能够面向用户提供简洁、高效和稳定的数据上传下载服务成为了广泛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FTP协议的数据服务端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利用缓冲区、协程、多线程等技术优化传输模型和传输算法,使得数据流能进行高速传输.同时,配合Keepalived(开源的系统高可用解决方案)与LVS实现了高可用、高并发以及良好的拓展性,在FTP协议之上修改使得服务端支持动态验证、用户隔离并兼容多种编码格式.在实际的运行中,以中国科技云iHarbor存储系统为例,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案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高性能的数据传输效果,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依据对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的相关国际标准分析,仔细阐述了目前各类基于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的数据服务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广播网络的数据服务的基本体系结构.经过对数字音频广播国际标准的协议栈分析,着重介绍了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划分,以及这两层内目前流行的各种协议.最后,介绍了北京市基于此类标准的数据服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基于Web服务技术,探讨了大学生档案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标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大学生档案数据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集成各高校以及有关教育部门的大学生学籍系统和相关的档案管理系统,解决了分布式异构数据的集成问题.可以为政府教育部门以及相关的人才服务机构提供数据服务.本系统具有易于扩充、实现成本低和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吴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2,39(1):10-18
为了提高物联网设备的互联性及数据处理效率,以智能家居领域为例,设计并实现一种通用的数据服务中间件.通过引入虚拟实体和协议适配器,该中间件可以适配物联网环境中常用设备通信协议,并支持新协议的动态注册.对物联网环境感知数据进行数据建模,以消除数据格式的异构性.通过配置数据处理规则,对物理空间中不同指标对应的数据实现相应的异...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3)
针对多应用共享海量流数据的问题,提出一个在线流数据服务框架。通过对多应用共享流数据场景进行分析和抽象,设计具有数据层、管理层和接口层的在线流数据服务框架。框架将流数据管理划分为索引建立、注册器、匹配器和内存清理四个组成部分,并且通过一个专用的数据管理引擎对流数据进行管理。框架的提出为多应用流数据共享场景提供了一种统一管理流数据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与传统数据库,在线流数据服务框架在流数据写入速度能提高近5倍,在流数据的读取速度上提高4倍左右。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服务的嵌套视图动态更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服务屏蔽了数据访问的复杂性,并且支持用户以可视化方式定义装载异构数据源的嵌套视图.然而,当异构数据源输出的数据发生更新时,该更新需要通过数据服务逐层传播到顶层的嵌套视图,一类挑战性问题是,如何减少更新传播过程中的冗余计算,提高嵌套视图的数据新鲜度.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数据服务的嵌套视图动态更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指针为嵌套视图中的元组建立嵌套任意层次的数据服务的引用,同时给出了一种记录数据服务更新的日志以及在该日志上的嵌套视图增量更新算法.文中在原型系统中实现了该算法并且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70%的嵌套视图的更新时间,提高了60%的嵌套视图的数据新鲜度. 相似文献
10.
陆剑江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24,(2):73-77
针对目前高校在数据集成、数据治理和数据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中台的解决方案,在数据的采集和加工处理中引入数据湖、主题层和专题层,并对数据中台的整体架构设计、中台内数据的分层设计、数据模型的构建、数据服务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基于数据中台的快速应用构建,提出了采用大中台、微服务的系统建设方式,通过对系统进行解构,重新根据不同业务逻辑进行模块化组装,实现快速灵活构建业务系统。经过实际案例验证,该研究对于高校如何建设数据中台以及如何在中台上开展各类数字应用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12.
沈荣鑫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8(8):70-72
KJava是一个移动终端运行和开发的统一平台,提供对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的支持.介绍了该技术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优点,以及其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还对其应用领域及相应解决方案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Higher-Order and Symbolic Computation -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forms the substance of a course of lectures given at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in Computer Programming at Copenhagen in August, 1967. The lectures were originally given from notes and the paper was written after the course was finished. In spite of this, and only partly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time, the paper still retains many of the shortcomings of a lecture course. The chief of these are an uncertainty of aim—it is never quite clear what sort of audience there will be for such lectures—and an associated switching from formal to informal modes of presentation which may well be less acceptable in print than it is natural in the lecture room. For these (and other) faults, I apologise to the reader.There are numerous references throughout the course to CPL [1–3]. This i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which has been under development since 1962 at Cambridge and London and Oxford. It has served as a vehicle for research into both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the design of compilers. Partial implementations exist at Cambridge and London. The language is still evolving so that there is no definitive manual available yet. We hope to reach another resting point in its evolution quite soon and to produce a compiler and reference manuals for this version. The compiler will probably be written in such a way that it is relatively easyto transfer it to another machine, and in the first instance we hope to establish it on three or four machines more or less at the same time.The lack of a precise formulation for CPL should not cause much difficulty in this course, as we a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ideas and concepts involved rather than with their precise representation in a programming language. 相似文献
15.
16.
RFID技术能够实现物理对象的实时标识、定位和监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能够高效地合成RFID基本事件并且有效地发布信息.RFID应用的多样化又需要一个能够通用的RFID数据处理框架.文中提出一个基于事件通知服务的RFID数据处理框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匹配树的RFID复杂事件检测方法应用于该框架.通过对某汽车企业制造过程用例分析,来说明本框架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John G. Stell 《Annals of Mathema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4,41(1):1-17
The spatial world consists of region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gions. Examples of such relationships are that two regions are disjoint or that one is a proper part of the other. The formal specification of spatial rela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y formal ontology used in qualitative spatial reasoning or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Various schemes of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basic schemes have been extended to deal with vague regions, coarse regions, regions varying over time, and so on. The principal aim of this paper is not to propose further schemes, but to provide a uniform framework within which several existing schemes can be understood, and upon which further schemes can be constructed in a principled manner. This framework is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art and of complement. By varying these concepts, for example, allowing a part-of relation taking values in a lattice of truth values beyond the two-valued Boolean case, we obtain a family of schemes of spatial relations. The vi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to spatial relations as parameterized by the concepts of part and complement is demonstrated by showing how it encompasses the RCC5 and RCC8 schemes as well as the case of egg–yolk regions.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撑,数据的持久化存储与检索离不开物联网的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相当于物联网的数据服务中心,同时也是云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成为核心问题。现今在边缘侧常用的大数据资源调度框架为YARN,该框架并不能对能耗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ARN的物联网大数据节能调度框架,该框架是在YARN基础上进行优化,增加三个关键性的功能模块,分别对系统任务进行分析、计算、调度、分配,实现了细粒化管理。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该框架能在保证系统任务性能的同时减少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19.
王晓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3)
个性化服务在Internet中的拓展,也是个性化服务新的应用和发展领域.本章首先介绍Internet个性化服务的产生背景和什么是个性化服务;而后阐述Internet个性化服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