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韵  黄辰林  王中锋  袁露  王晓川 《软件学报》2020,31(7):2040-2061
软件复杂性的增加给软件安全性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软件规模不断增大以及漏洞形态多样化,传统漏洞挖掘方法由于存在高误报率和高漏报率的问题,已无法满足复杂软件的安全性分析需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大量机器学习方法被尝试用于解决软件漏洞挖掘问题.首先,本文通过梳理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漏洞挖掘的现有研究工作,归纳了其技术特征与工作流程.接着,从其中核心的原始数据特征提取切入,以代码表征形式作为分类依据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分类阐述,并系统地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依据对现有研究工作的整理总结,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漏洞挖掘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大范围开发及开发者编写的代码逐渐简单化,导致软件存在漏洞,影响其安全性能,故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软件安全性能检测方法。提取计算机软件代码数据,预处理代码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基于深度学习构建一个软件安全漏洞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漏报率为0.04%、误报率为2.71%、检测时间为254 s,具有良好的软件安全漏洞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沈维军  汤恩义  陈振宇  陈鑫  李彬  翟娟 《软件学报》2018,29(5):1230-1243
安全漏洞检测是保障软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黑客的攻击手段日趋多样化,且攻击技术不断翻新,使软件安全受到了新的威胁.本文描述了当前软件中实际存在的一种新类型的安全漏洞隐患,我们称之为数值稳定性相关的安全漏洞隐患.由于黑客可以利用该类漏洞绕过现有的防护措施,且已有的数值稳定性分析方法很难检测到该类漏洞的存在,因而这一新类型的漏洞隐患十分危险.面对这一挑战,本文首先从数值稳定性引起软件行为改变的角度定义了数值稳定性相关的安全漏洞隐患,并给出了对应的自动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动静态相结合的程序分析与符号执行技术,通过数值变量符号式提取、静态攻击流程分析、以及高精度动态攻击验证三个步骤,来检测和分析软件中可能存在的数值稳定性相关安全漏洞.我们在业界多个著名开源软件上进行了实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到实际软件中真实存在的数值稳定性相关漏洞隐患.  相似文献   

4.
漏洞这一名词伴随着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数十载。自世界上第一个软件漏洞被公开以来,软件安全研究者和工程师们就一直在探索漏洞的挖掘与分析方法。源代码漏洞静态分析是一种能够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及早发现漏洞的技术,在业界有着广泛的使用。然而,随着软件的体量越来越大,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如何表示和建模软件源代码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此外,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于将源代码漏洞静态分析和机器学习相结合,试图通过引入机器学习模型提升漏洞挖掘的精度,但如何选择和构建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是该研究方向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将目光聚焦于源代码漏洞静态分析技术(以下简称:静态分析技术),通过对该领域相关工作的回顾,将静态分析技术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传统静态分析和基于学习的静态分析。传统静态分析主要是利用数据流分析、污点分析等一系列软件分析技术对软件的源代码进行建模分析;基于学习的静态分析则是将源代码以数值的形式表示并提交给学习模型,利用学习模型挖掘源代码的深层次表征特征和关联性。本文首先阐述了软件漏洞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对比了静态分析技术和动态分析技术的优劣;然后对源代码的表示方法进行了说明。接着,本文对传统静态分析和基于学习的静态分析的一般步骤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这两个研究方向典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归纳了它们的技术特点和工作流程,提出了当前静态分析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方向上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模糊测试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雄  李舟军 《计算机科学》2016,43(5):1-8, 26
软件中的安全漏洞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漏洞挖掘已成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重大课题和研究热点。目前常用的漏洞挖掘技术包括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二进制比对、模糊测试等。随着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大,模糊测试具有其它漏洞挖掘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各种漏洞挖掘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分别详细描述了模糊测试的研究进展、模糊测试的过程、测试用例的生成技术;最后介绍了模糊测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周涛  甘燃  徐东伟  王竟亦  宣琦 《软件学报》2024,35(1):185-219
深度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图像分类任务. 但是, 现有的研究表明深度神经网络存在安全漏洞, 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攻击, 而目前并没有研究针对图像对抗样本检测进行体系化分析. 为了提高深度神经网络的安全性, 针对现有的研究工作, 全面地介绍图像分类领域的对抗样本检测方法. 首先根据检测器的构建方式将检测方法分为有监督检测与无监督检测, 然后根据其检测原理进行子类划分. 最后总结对抗样本检测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泛化性和轻量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与展望, 旨在为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软件安全漏洞挖掘的研究思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安全漏洞发掘作为一项预先发现软件潜在安全漏洞来保证软件安全的重要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对软件安全漏洞发掘研究的背景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充分调研,然后针对当前进行软件安全漏洞挖掘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从漏洞模型、补丁比对、序列搜索算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为实现各式各样的区块链现实应用提供了基础,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频发的智能合约安全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破坏了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体系,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关注点.首先从Solidity代码层、EVM执行层、区块链系统层这3个层面介绍了智能合约常见的漏洞类型和典型案例;继而,从形式化验证法、符号执行法、模糊测试法、中间表示法、深度学习法这5类方法综述了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现有漏洞检测方法的可检测漏洞类型、准确率、时间消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它们的局限性和改进思路;最后,根据对现有研究工作的总结,探讨了智能合约漏洞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本质上是一种没有满足软件安全性的缺陷.对安全漏洞的检测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使安全测试人员合理分配测试资源,更准确地评估软件的安全性.深入分析了影响操作系统软件安全漏洞检测的因素,认为安全漏洞检测速度与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已发现漏洞数和未发现漏洞数成正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市场占有率的漏洞检测模型.该模型表明:在软件发布之前只会暴露少量安全漏洞;某些安全漏洞最终不会被检测到.这两个结论已被实际的数据证实.最后用提出的模型分析了三种流行操作系统的漏洞检测数据集.与同类模型相比,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能力与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数据、算法、算力的强力支撑下,深度学习受到空前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与此同时,深度学习自身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发现深度学习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其中在深度学习模型安全方面,研究者对后门攻击这种新的攻击范式进行广泛探索,深度学习模型在全生命周期中都可能面临后门攻击威胁。首先分析了深度学习面临的安全威胁,在此基础上给出后门攻击技术的相关背景及原理,并对与之相近的对抗攻击、数据投毒攻击等攻击范式进行区分。然后对近年来有关后门攻击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根据攻击媒介将攻击方案分为基于数据毒化、基于模型毒化等类型,随后详细介绍了后门攻击针对各类典型任务及学习范式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揭示后门攻击对深度学习模型的威胁。随后梳理了将后门攻击特性应用于积极方面的研究工作。最后总结了当前后门攻击领域面临的挑战,并给出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推动后门攻击和深度学习安全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