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目前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主要讨论在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的同时.研究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并研究相关算法以对其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目的是对网络舆情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其基本的变化规律,以便提早采取应对措施,对于及时应对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和全面掌握社会民情民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成为舆情的一种新形态,基层政府成为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主体,提升应对网络舆情能力越来越重要。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管控措施越来越无法有效处理不良网络舆情,反而会削弱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基层政府要强化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健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坚持网上群众工作,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掌握舆情处理的艺术和方法,从而提升基层政府网络舆情综合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异常活跃,网络舆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文章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网络舆情应对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网络舆情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及时有效地处理监所网络舆情危机是监狱工作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监狱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监所网络舆情危机的策略:增强监所网络监管和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监所网络舆情应对和防范机制,改进网络技术方法,利用政府网络媒体积极引导监所网络舆情,注重研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方法和技巧,妥善解决监所网络舆情危机善后事宜。  相似文献   

5.
高校舆情是大学生对社会及其管理者所持有的认知、情绪、态度、看法、建议和意见的总和。其主要方式是微博、微信、QQ群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和处置,有利于确保高校网络安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彰显高校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有利于凸显高校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学生文明上网、理性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但是,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置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网络回应不及时、网络舆情治理方法缺乏创新性、网络舆情治理效果不明显、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学校的不必要的噪声、杂音等,弘扬正能量,切实净化学校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民众表达观点与意见的平台,网络舆情异军突起,从过去影响力局限于虚拟网络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主要力量。一些社会事件在网络强大传播力的推动作用下,往往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对促进公安机关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安机关要积极利用网络正面影响,及时合理引导其负面影响,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分析预警能力,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公安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进入网络空间新文明形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成为影响我们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还存在着缺乏专门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法律、网络空间治理尚未形成合力、政法机关治理观念尚未更新、网民法律意识尚不成熟的问题。政法机关要正视当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社会治理理念,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丹青 《网友世界》2014,(17):282-28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舆情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对高职高专院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方式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飞  姜鑫 《电脑与信息技术》2021,29(1):42-44,48
区块链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网络社会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这使得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最活跃的反映方式。当网络舆情涉及社会热点等问题时,会引起网民的快速关注,甚至引发突发事件和连锁反应,考察政府的治理干预能力,甚至对国家社会安全和稳定构成紧张。本文根据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从个体行为和群体社会强化两个方面揭示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并进一步从干预网络负面舆情和最大化网络正面和情感影响两个方面构建干预和引导模式,从而全面、系统地分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网络社会的网络舆情传播和干预,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传播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为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宣传报道等文化活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诸如网络负面舆情带来的网络文化安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负面舆情尤其是不实的舆情会损害党政机关的形象,有效应对网络负面舆情成为各级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舆情预警是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网络负面舆情的前提。新媒体时代,各级机关要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或单位的网络负面舆情及时收集、处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先介绍了Logistic曲线的概念和机理,然后在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基础上,对“广西镉污染”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趋势预测进行研究。建立了该事件的Logistic曲线预测增长模型,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建模、预测过程及其在网络舆情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认为这种预测方法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和应用价值,为网络舆情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普及使用,我国网民数量不断上升,网络舆情无论是内容还是传播的速度都在不断攀升,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的预警与控制,已经成为一道必须正视的问题。由于突发事件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也有其时段 性,要根据舆情传播的变化,注重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管控,避免群体极化现象和舆情的多级衍生。本文主要从构建网 络舆情研判指标体系,构建网络舆情预测模型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传播与预警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建立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根据可变模糊理论构建网络舆情危机模型,采用类别特征值规则取代最大隶属原则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的评判,从而得到网络舆情的危机预警等级.结合具体实例对该模型分析,结果证明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陈福集  李林斌 《计算机应用》2011,31(12):3411-3413
网络舆情的互动性、多元性、衍生性等特点,使得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分析相当复杂。首先,剖析网络舆情的来源、内容、传播和影响的特征,进而引入G (Galam)模型,并将其运用于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研究中。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网络舆情的演化最终极化方向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可控性。通过干预公众个体间的交流和影响公众的公共偏好,可以引导网络舆情的最终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信息挖掘是舆情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大量的信息面前, 为了快速发掘有用性高的舆情信息为舆情的分析、决策提供助力, 提出一种面向特定观点的舆情信息有用性排序方法, 实现快速发掘特定观点下有用舆情信息的目的. 该方法针对舆情信息的具体观点进行分析计算, 同时根据舆情信息可信度和关注度、传播者的影响力, 并且结合信息时效性等因素, 利用排序方法进行打分, 根据舆情信息的得分进行有用性排序.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很好的完成对舆情信息的推荐排序. 本研究理论上对舆情信息挖掘的研究理论进行补充, 现实意义对舆情管理者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能够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对比网络整体及个体的SNA属性参数及其变化对网络舆论的调控时机进行了研究与验证,揭示出网络舆论系统演变的内部特征,以其为依据提出了网络舆论调控时机的判则以及确定SNA属性参数及其增量预警阈值的一般性建议。最后以论坛上的网络话题为例进行了验证。该研究结合SNA理论对网络舆论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大规模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可以作为实行网络舆论调控的依据之一,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舰  王志宏  张乐君 《计算机应用》2018,38(4):1201-1206
针对舆论传播过程中复杂动力学演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播动力学的舆论动态演化模型。首先,构建舆论及舆论演化模型,通过方程变换求出静态解;其次,引入Fokker-Planck方程对舆论演化渐近行为进行分析,得到稳态解决方案并求解,构建复杂网络与模型的关联并提出仿真研究实验目的;最后,通过对舆论演化模型及引入Fokker-Planck方程的舆论意见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以真实微博舆论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舆论在复杂网络中传播和演化的实质。实验结果表明舆论网络演化渐近行为与度分布相一致,网络舆论传播中的连接方式会受到节点意见影响,模型能有效描述微博舆论传播网络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森林树木的滥砍滥伐,各类野生动物的非法捕杀等现象越演越烈,加上网络舆情的煽风点火,严重削弱了人们对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勇气。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涉林案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构建出基于信息共享环境的涉林案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并针对此预警机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