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真实场景下视频目标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自适应选择的鲁棒跟踪算法。首先,针对在线AdaBoost算法特征池特征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颜色与金字塔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相结合的特征池构造方式;然后,针对分类器在更新过程中容易受到错误样本影响的问题,对每帧跟踪结果增加遮挡检测环节以避免漂移现象的发生。大量的对比实验表明,在真实场景下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在复杂环境下智能物流分拣系统中条形码检测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条形码快速检测算法.采用深度学习中主流one-stage目标检测器作为基础框架,通过级联不同特征融合层和压缩层实现语义信息充分提取,在不同特征提取层分别嵌入膨胀卷积和深度可分离卷积,对特征提取效果和速度进行有效优化提升.将算法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3.
跟踪遮挡目标的一种鲁棒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在跟踪目标过程中的遮挡问题,引入Kalman滤波器为Mean Shift跟踪算法选择初始点,在跟踪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模型更新以消除由于目标缓慢变化而产生的累积误差对跟踪结果的影响。根据Kalman滤波器残差的大小判定是否发生遮挡,遮拦检测算法对目标进行分块检测从而把遮挡分为部分遮挡和完全遮挡两种情况,并对两种情况进行区别讨论:对部分遮挡情况不做特殊处理;对完全遮挡情况,结合目标的运动方向提出6点搜索策略来找回目标。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解决跟踪运动目标过程中目标的遮挡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背景下的人体检测技术所面临的噪声干扰、背景复杂、相互遮挡等问题,设计一种多尺度多视角人体检测算法。针对传统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目标特征提取方法特征维数大、有遮挡时检测率低等缺陷,分别使用扩展多尺度方向特征和经WTA hash编码的多尺度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提取,并使用弱分类器和贪婪算法进行特征选择以获得图像的粗特征和精特征。然后使用线性平移合成多视角样本,使用多层级联的Adaboost算法和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进行人体目标检测,结合复杂背景处理、特征重装等方法提高检测精度。使用INRIA公共测试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精确检测出复杂背景下相互遮挡情况下多视角、多姿态的人体目标,与传统的人体检测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快速鲁棒特征的CamShift跟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CamShift算法由于对颜色敏感导致的跟踪效果变差或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匹配的CamShift跟踪算法。采用快速鲁棒特征(SURF)方法在多通道图像的目标区域和搜索区域提取包含图像信息的局部特征点,并利用近似最近邻搜索对特征点进行匹配;使用提纯后的匹配结果得到特征点的位置、尺度及方向信息,对CamShift方法进行约束和更新,以提高跟踪精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CamShift算法和同类的改进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复杂背景下旋转和放缩运动目标的实时跟踪。  相似文献   

6.
给出一种实时的从场景的图像中自动检测和识别出人体并进行跟踪快速检测算法,以区别于以前的研究者提出的一些复杂的识别与跟踪方法。该方法从二值化的差异图中给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投影,将二维图像转化为一维信号,由投影可以进一步得到宽度的频率图,结合投影与频率图的特征,即能判断场景中是否存在人体。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的梯度向量直方图特征提取单一,无法完全表示图像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的多尺度特征人体检测算法,在传统梯度向量直方图提取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多尺度采样窗口,将图像信息表现的更加完整,更准确的描述人体特征,提高人体检测的鲁棒性,最后使用Adaboost训练分类器,构造适用于人体检测的强分类器,实现人体检测。提高了人体检测的精度,在复杂的背景下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交通场景下进行多目标跟踪时,往往会存在车辆之间的相互遮挡,使得基于视觉的车流量计算准确度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射特征描述的鲁棒车辆遮挡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车辆的角点特征,建立基于仿射变换的车辆特征描述模型,判断车辆之间是否存在遮挡现象,再对遮挡车辆进行特殊分割,保证了车辆跟踪以及车流量统计的准确性。通过50段5分钟连续视频,每个视频中出现车辆遮挡时段大于1分钟,遮挡频率25%,遮挡帧数大于500幅进行试验,算法的车流量统计的正确性达到95%,正确跟踪率达到98%,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红外小目标检测在国防、航天、交通、安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尚不能很好地处理多尺度红外小目标检测.为此提出了一种红外小目标快速检测算法,通过引入尺度空间理论来解决目标尺度的变化问题.该算法采用CenSurE算子,使用积分图和图像栅格化等处理,降低计算复杂度,实现红外小目标的快速检测.实...  相似文献   

10.
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ost current online multi-object tracking (MOT) methods include two steps: object detection and data association, where the data association step relies on both objec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affinity computation. This often leads to additional computation cost, and degrades the efficiency of MOT 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the object detection and data association module in a unified framework, while getting rid of the extra feature extraction process, to achieve a better speed-accuracy trade-off for MOT. Considering that a pedestrian is the most common object category in real-world scenes and has particularity characteristics in objects relationship and motion pattern, we present a novel yet efficient one-stage pedestrian detection and tracking method, named CGTracker. In particular, CGTracker detects the pedestrian target as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object, and directly extracts the object features from th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bject center point, which is used to predict the axis-aligned bounding box. Meanwhile, the detected pedestrians are constructed as an object graph to facilitate the multi-object association process, where the semantic features, displacement information and relative posi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targets between two adjacent frames are used to perform the reliable online tracking. CGTracker achieves the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accuracy (MOTA) of 69.3% and 65.3% at 9 FPS on MOT17 and MOT20, respectively. 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under widely-used evaluation metrics demonstrate that our method is one of the best techniques on the leader board for the MOT17 and MOT20 challenges at the time of submission of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2.
恶意软件通过隐藏自身行为来逃避安全监控程序的检测.当前的安全监控程序通常位于操作系统内部,难以有效检测恶意软件,特别是内核级恶意软件的隐藏行为.针对现有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虚拟机监控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简称VMM)的操作系统隐藏对象关联检测方法,并设计和实现了相应的检测系统vDetector.采用隐式和显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操作系统对象的多个视图,通过对比多视图间的差异性来识别隐藏对象,支持对进程、文件及网络连接这3种隐藏对象的检测,并基于操作系统语义建立隐藏对象间的关联关系以识别完整攻击路径.在KVM虚拟化平台上实现了vDetector的系统原型,并通过实验评测vDetector的有效性和性能.结果表明,vDetector能够有效检测出客户操作系统(guest OS)中的隐藏对象,且性能开销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智能监控中空间受限情景下的行人计数问题,设计了基于HOG的行人识别与计数算法. 通过限制HOG目标检测算法中图像的缩放范围,并设置感兴趣的检测区域,相比直接应用OpenCV函数实现的目标检测,其时间效率大幅提升;采用基于单计数线算法完成双向流量统计. 三个不同走廊环境的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具有不依赖帧间运动信息的特点,可快速稳定的对空间受限情景下的行人进行计数.  相似文献   

14.
三维目标检测问题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问题, 如何解决部分遮挡、类内变化、复杂背景以及视角变化的问题是这类算法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随着部分遮挡、类内变化等问题的逐步解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针对视角问题 展开研究.本文对三维目标检测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且主要针对近几年的 热点问题—视角问题展开讨论,介绍并总结了当前该领域的主要算法. 通过对比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日常户外高密度遮挡人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行人头部检测的高效、鲁棒的多人跟踪方法。由于高密度人群的遮挡问题严重,因此提取背景的方法不可行。通过基于Haar-like特征的Viola-Jones分类器对视频中行人的头部正面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基于头部轮廓特征的Logistic回归对视频中行人的头部背面进行检测。确定行人的头部位置后,提取基于颜色直方图的头部特征,最后使用粒子滤波跟踪行人的头部。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够高效地跟踪高密度遮挡的人群。  相似文献   

16.
实时人数计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一个实时在线人数计数系统,该系统采用检测加跟踪的方法来实现人数计数功能。在检测阶段,采用MBLBP(multi-scale block LBP)特征,从运动区域上检测出行人。该特征速度快,并且在归一化下,能够适应多尺度的应用;在跟踪阶段,通过一个概率模型,将对行人的跟踪转化为对特征点的跟踪,并且在将检测目标和跟踪目标进行一一对应时,进一步利用各个目标内的特征点来完成相应的操作。最后用实际中不同场景下的视频,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同时还在一段公开的视频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不同场景下较准确地实现人数计数功能。  相似文献   

17.
非对称AdaBoost算法及其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俊锋  罗予频 《自动化学报》2009,35(11):1403-1409
针对目标检测中的非对称分类问题,在分析现有的由离散AdaBoost算法扩展得到的代价敏感(即非对称)学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三个不同的非对称错误率上界为核心的推导非对称AdaBoost算法的统一框架. 在该框架下, 不仅现有离散型非对称AdaBoost算法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 而且其中不符合理论推导的部分可以很容易得到修正. 同时, 利用不同的优化方法, 最小化这三个不同上界, 推出了连续型AdaBoost算法的非对称扩展(用Asym-Real AdaBoost和Asym-Gentle AdaBoost 表示). 新的算法不仅在弱分类器组合系数的计算上比现有离散型算法更加方便, 而且实验证明, 在人脸检测和行人检测两方面都获得了比传统对称AdaBoost算法和离散型非对称AdaBoost算法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行人在众多场景中都存在多尺度变化问题,严重影响检测器的精度,为此设计卷积特征重建和通道注意力两种模块来增强对多尺度行人的检测效果.以原始输入的多尺度特征为基础融合重建多个特征金字塔,然后融合多个特征金字塔中的相同尺度特征,并学习每层特征的通道注意力权值来增加有效通道层权重,由此得到的特征才用于最后的检测.将这两种模块集...  相似文献   

19.
行人检测在智能交通、智能监控、无人驾驶、行人分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随着技术发展,对行人检测技术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遮挡情况下的行人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遮挡物的不同,将遮挡分为非目标造成的遮挡及需要检测的目标造成的遮挡。分别总结了处理遮挡情况的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并对每一类方法模型的主要思想和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遮挡下的行人检测技术在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由于经典的可形变部件模型(DPM)检测速度太慢,引入PCA降维的星型级联检测可形变部件模型(casDPM)相比较于DPM模型检测速度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在应用于行人检测时,出现检测精度较低、平均对数漏检率较高的情况,为了更加准确地对行人进行检测,提出了一种改进casDPM模型的行人检测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对象度量方法获取目标候选区域,结合目标得分信息得到casDPM模型低分检测区域的置信度,在设定的阈值上保留检测窗口;然后针对casDPM模型原有非极大值抑制(Nms)算法只利用单一的面积信息,造成误检数较高的情况,提出了利用检测窗口的得分信息进行改进;最后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融合的cas-WNms-BING模型。结果 采用本文方法在INRIA数据集上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行人形变、背景特征复杂及遮挡现象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相比casDPM模型,本文提出的方法平均精度(AP)可以提高1.74%,平均对数漏检率可以降低4.45%。结论 提出一种改进星型级联可形变部件模型,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复杂的背景下,能够有效地进行行人检测,主观视觉感受和客观实验评价指标都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模型行人检测效果。但是,星型级联可形变部件模型训练及检测效率仍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对模型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