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型交互式用户需求描述的方法设计与知识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产芝现以交互方式获取用户需求信息描述的界面,并研究利用基于知识方法将所得到的相关信息转换为知识表示的算法,该界面的底层是企业信息描述语言(DIDL),该语言用于用户需求的描述。我们实现的系统具有此功能,即通过此界面将所获取的用户需求的信息转换为BIDL语言描述的相关文本。 相似文献
2.
用户主导的面向领域的需求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和了解用户并最终让用户在适当的工具和环境的帮助引导下直接参与到需求分析活动中,可能正是解决软件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突破口。用户可视为对象、角色或智能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对于软件需求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大有裨益;同时,把软件专业人员从繁琐的需求分析活动中解放出来,可大大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3.
用户需求知识是企业进行设计产品的依据、源头和关键.用户在产品网站内济览、查询及提出意见时,会有意无意地留下自己对某个产品的倾向和偏好.鉴于此,文中提出了基于Web的多渠道用户需求知识获取框架,从用户浏览方式、用户对产品的查询、站内BBS和用户投诉4种渠道中获取需求信息构建用户关注度矩阵和用户满意度矩阵,给出需求指标综合计算公式;并将从多渠道获取的用户关注度和用户满意度进行融合得到用户需求矩阵,该矩阵对新产品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基于领域模型的需求获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领域工程的思想,提出了基于领域模型的系统需求获取方法。该方法可识别应用系统中的共同特征,并抽象这些特征形成领域模型。通过领域模型,引导用户给出完整的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6.
7.
基于本体的需求自动获取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以企业信息系统为研究背景 ,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需求获取方法 ,该方法用企业本体和领域本体为基本线索 ,引导领域用户全面描述现实系统 ,并通过重用领域需求模型 ,构造应用软件需求模型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用领域用户可以理解的语言与他们交互 ,让他们能积极地参与需求获取活动 ;需求获取在模型的制导下完成 ,利于保证需求获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多种知识的支持下 ,自动完成对现实系统的理解和目标系统需求模型的构造 .该文将以该方法的总体结构为主线 ,分企业本体和领域本体的结构以及目标系统需求模型的构造两大部分 ,阐述这种方法 . 相似文献
8.
会议场景下通过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技术实现从演讲人语音到另外一种语言文字的翻译,对于跨语言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该文针对由于会议行业属性带来的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的翻译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外部词典知识的领域个性化方法。具体而言,首先采用联合占位符和拼接融合的编码策略,通过引入外部词典知识,在提升实体词、专业术语词翻译准确率的同时,兼顾翻译结果的流畅性。其次提出基于分类的领域旁支参数个性化自适应策略,在保持通用领域翻译效果的情况下实现会议相关领域翻译质量的提升。最后基于上述方案,设计了一套领域个性化自动训练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中英体育、商务和医学会议翻译任务上,该系统在不影响通用翻译的情况下,平均提升9.22个BLEU,获得较好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ontology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ontology的多库知识获取(OBMDKA)方法.考虑到不同用户有不同的表述习惯,引入自然语言理解(NLU)子系统和用户ontology,在正确理解用户语义的前提下方便用户查询.同一知识的表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不同的表示形式将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库中.利用领域ontology对待查找知识进行分类,使查找更加准确全面. 相似文献
10.
11.
12.
敏捷软件开发中常用用户故事表达需求:用户故事讲述了具体的用户角色希望软件完成的功能.系统新版本的需求常常来自多个用户故事的整合.随着版本的迭代,不断会有新的用户故事出现.用户故事的迭代式管理和整合是敏捷开发成功的关键.为帮助开发者掌握项目的用户故事需求,提出人机协作的用户故事理解、整合和管理方法,支持需求的迭代更新.具体而言,提出用户故事元模型和带场景细粒度描述的用户故事表示,从故事描述、功能特征属性以及场景3个维度表达用户故事.便于开发者理解用户故事所表达的功能需求.提出基于元模型的用户故事理解,以及用户故事表达元素的自动提取方法.提出人机协同式用户故事整合方法,使用功能场景图辅助开发者确定用户故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基于功能场景图的用户故事迭代更新方法.案例研究展示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4.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2,31(6):457-473
User involvement has been shown to be benefic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useful and usable systems. The trend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becoming a product-oriented activity creates challenges to user involvement. Field studies appear a promising approach, but the analysis of the gathered user needs has been shown to be demanding. This study presents, on the basis of seven case studies, an early user-involvement process showing how user needs can be analysed and how the input to product development can be identified. In addition, the process is evaluated in two industrial cases with interviews and a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supports effective early user involvement; the resulted requirements were evaluated as being more successful and their quality as better than average in a company. However, the case studies show that user involvement not only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users' needs but also increa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users' values. 相似文献
15.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该文探讨需求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需求规格元模型,对用户功能性需求的获取、分析方法的规范和改进具有指导作用。基于该元模型实现了一个面向领域的需求规格生成工具,给出一个基于物流领域的定单管理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软件需求开发方法研究是当前复杂软件系统开发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对软件需求开发工作进行了介绍。进而总结了软件需求所必须包含的内容,分析了软件需求的特性。基于迭代改进的开发方法,本文将需求开发工作分解为需求捕获、需求分析、需求编写和需求确认四部分活动,并对每部分工作的详细活动和目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软件开发工程实践证明,科学的软件需求开发方法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高软件开发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缺乏用户交互互补项目方面数据的情况下,将用户对项目的偏好融合到只考虑项目关系的互补项目推荐中,提高推荐模型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互补项目推荐方法,在用户历史交互项目集中推测用户交互的互补项目,基于知识图谱提取用户对互补项目的偏好,利用图像与文本学习项目之间的互补关系,最后基于神经网络实现二者的共同学习。提出的方法在Amazon数据集上与次优的基线方法相比,ACC提升了7%,precision提升了3%,这说明提出的方法性能优异。该算法共同学习用户对项目的偏好与项目之间的互补关系,提升了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一种问题驱动基于场景的协同式需求诱导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软件开发中,大多数的利益相关者并不能清晰地把握他们对于将要开发的软件系统的明确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问题驱动基于场景的协同式需求诱导方法,试图在企业信息系统的上下文中为需求获取问题提供一种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软件系统的需求不应该以一种主观的方式由利益相关者提出;而应该通过一种"问题识别与解决"的过程,逐步引导利益相关者提出具有客观依据的软件需求.即首先识别出组织的业务现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提出相应的软件需求.基于这种思想,文中采用"场景"的概念作为描述组织业务状况的基本单元,并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实现对业务现状的建模、对业务现状中问题的识别、对问题解决方案的确定以及对业务期望的建模等活动,从而实现对软件需求的有效获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