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志荣 《遥感信息》1994,(2):7-11,41
亚洲地区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合理布局与利用李志荣(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一、九十年代世界遥感卫星发展情况自从1972年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ERTS)上天后,发射各种遥感卫星的国家日益增多,所载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每十年大约有一个数量级的提高,其光谱范围也...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数据共享是一个大趋势,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卫星数据共享是科学数据共享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重要的民用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单位,目前已经存储的各类遥感卫星数据近百万余景,数据存储量高达100TB。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提出了“建立国家级卫星数据共享基础平台”的目标,承担了科技部“Envisat-1ASAR雷达卫星数据共享项目”。本文介绍了地面站的Envisat-1ASAR雷达卫星数据共享系统的设计依据和实现思路,阐述了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最后展望了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6,11(1):141-141
为了促进未来对地观测卫星的信息交流,由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美国OldDominion大学、国家遥感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未来智能对地观测卫星研讨会”(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ture Intelligent Earth Observing Satellites——FIEOS)将于2006年5月24日~26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继在美国与土耳其之后召开的未来智能对地观测卫星领域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会议主席由徐冠华院士担任,同时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等国外专家代表80余人。  相似文献   

4.
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卫星遥感则是航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之一。遥感数据获取与分发、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是卫星遥感应用的两个基本步骤。随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的遥感卫星体系稳步推进,以及商业卫星遥感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呈现质量齐升之势。但同时,作为卫星遥感应用的基础设施和关键工具,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平台逐渐成为制约自主卫星数据应用和空间信息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围绕卫星遥感对地观测主题,从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平台两方面,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卫星遥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对地观测卫星在遥感对地观测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技术复杂、应用广泛的卫星系统,体现着一个国家空间对地观测的整体水平,成为对地观测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于1991年10月正式成立,是由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负责业  相似文献   

6.
《遥感信息》2006,(2):30-30
第三届国际未来智能对地观测卫星会议(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Future Intdligent Earth Observation Sateuites)将于2006年5月24~26日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遥感应用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设标志着一个国家遥感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亚太地区的遥感事业起步很快,遥感技术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1989年底,亚太地区共建成遥感卫星地面站9座,分别在澳大利亚、伊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了解它们的发展及其活动,对于掌握亚太地区遥感技术的发展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于1992年4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龙都宾馆召开了首届全国用户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大珩、陈述彭和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央21个部委、国务院直属部门、军队部门、25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领导、专家和代表150余名。会议听取了卫星地面站工作报告、生产服务和系统扩充情况报告、陆地卫星6号数据接收计划,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用户委员会的筹备情况汇报,用户代表还对TM产品的应用进行了大会交流。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而又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作为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建立的中国遥感卫星地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随着遥感卫星的不断发射,特别是美国陆地卫星和法国SPOT卫星发射以后,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在开发本国资源等方面利用遥感卫星数据的重要性.各国纷纷建立遥感地面站,接收、处理和分发遥感数据.载止1982年就建立了12个,能接收美国陆地卫星遥感数据的地面站,以后又有增加.遍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地面站设备先进,技术和生产水平高;泰国等国的地面站,有几个发达国家对其进行经济资助,设备和生产能力也均非我国地面站能比.现将澳大利亚地面站情况加以详细介绍,并对地面站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综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遥感卫星地面站是国家“六五”期间的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已于1986年6月建成。经过一段试运行后,同年12月地面站的设备和产品通过鉴定,现已正式投入运行。地面站分为接收站和处理站两部分。地面站的接收站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处理站设在市内海淀区西颐北馆,便于用户前往选购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地面站的任务是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地面站可接收和处理美国陆地卫星4号和5号的MSS和TM图像数据,以及法国SPOT卫星的图像数据。  相似文献   

11.
The data exchange between ground stations and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is becoming a challenging task, as more and more communication requests must be daily scheduled on a few, expensive stations located all around the Earth. Most of the scheduling procedures adopted in practice cannot cope with such complex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ptimization-based tools is strongly spurred.  相似文献   

12.
宇文翔  李宏  李海峰  马婷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10):1502-1505,1509
无人机数据链路由于多径传输,其信道为频率选择性衰落,码间干扰是影响数据传输速率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调制技术是对抗多径传输、提高传输速率的主要方法;在对系统架构和各项指标研究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TI开放式多媒体应用平台(OMAP1621)架构的宽带无线通信-无人机地空通信系统高速实时数据采集及传输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数据传输设计方案的硬件设计、驱动及时序控制,并给出了CPLD中串并和并串数据转换的仿真结果;根据该设计方案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在实际的样机演示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各项指标均满足系统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Satellites have become essential for routine use in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ifteen years ago there were perhaps only a dozen or so user stations in the whole of Europe. Today there are nearly 1000 Metcosat stations alone.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stations for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NOAA) polar orbiting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 and a number of extensive ground networks to distribute these data further. There arc also many specialized processing facilities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these data. Europe also provides and makes extensive use of satellite data collection facilities to obtain and use environmental data from many remote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4.
孙凯  陈成  陈英武  贺仁杰 《控制工程》2012,19(4):695-698
成像卫星星地联合调度问题,涉及调度对象众多,约束条件复杂,需要考虑任务的观测、回传2个过程,是一个具有两层时间窗口约束的双层优化问题,统一建模困难。根据问题的特点,采用基于阶段优化的方式,降低了问题的复杂性。把问题分为观测调度阶段和数据回传调度阶段,分别给出了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阶段优化的成像卫星星地联合调度模型,实现了从任务观测到数据回传的全过程调度。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星多站的协同任务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安全高效矿井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提出了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漏泄通信系统、矿井感应通信系统、矿用透地通信系统、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应具有音频和视频全播、组播、选播及录音和记录功能;具有调度台与井下终端双向通话功能;具有井下终端呼叫地面调度功能等。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移动台与移动台、移动台与固定电话之间通话功能;具有短信和数据传输功能;具有移动台位置登记和越区切换功能;具有优先权设置、用户限时、非法用户禁用、中继汇接、自诊断和故障指示功能。矿井救灾通信系统应具有移动台与移动台、移动台与基站、移动台与地面基地通信终端、基站与地面基地通信终端通话功能;具有发起急呼、全呼和组呼的功能;具有基站和移动台脱网工作功能;具有图像监视功能;具有CH4,CO,O2及温度等监测功能;具有救护队员心跳、体温、姿态监测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低轨航天器与各地面基站之间移动IP切换时延大的问题,提出基于轨道信息预测的移动IP切换方案。根据轨道信息和地面基站位置信息事先预测接入地面基站的时刻和接入顺序,定时触发航天器与最合适接入的地面基站之间进行移动IP切换。研究并改进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切换流程,并通过STK和OPNET结合方式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明显改善低轨航天器的移动IP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RBFNN的卫星地面站系统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卫星地面站系统的快速模型,是卫星地面站资源配置优化和长远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卫星地面站系统建模方法.分析评价指标,确定输入输出参数和取值范围,以仿真数据为基础,通过选择合适的径向基函数和利用遗传算法改进ROLS算法的方法,能够在有限的训练样本下获得具有较好测试结果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针对案例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方法能够建立可信的卫星地面站模型,算法复杂度低、运行速度快,适用于卫星地面站的资源配置优化和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18.
在大空域远距离的多站点组网的实时遥测监控网络系统中,通过对多个遥测地面站的PCM数据进行同步处理、信号有效性分析、数据传输时延平衡等,实现了实时数据的最佳源选定和融合处理功能,经过实验室仿真和实际飞行试验应用证明,融合效果良好,确保了遥测数据优质、连续、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19.
多点定位(Multilateration,MLAT)是未来民航监视的必备技术和发展趋势。针对其中的多站信息优化求解问题,将经典的定位算法与分布式处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面向机场的改进定位方法。该方法对多站进行分组,在前端节点完成初步的定位解算及航迹滤波;在后端中心节点进行全局融合。通过分布式结构既降低了系统关键节点的通信负荷与运算压力,又保障了所有站点均可参与位置解算,从而提高了整体运算能力及精度。基于仿真数据和机场实测数据的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The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2) column concentrations observed by the Greenhouse Gases Observing Satellite (GOSAT) and ground stations at Mt Waliguan (36.29° N, 100.90° E) and Lulin (23.47° N, 120.87° E) in China are compared. The data covered time periods from June 2009 to November 2011 for GOSAT and from July 2009 to December 2010 for the ground stations. The GOSAT monthly mean data tend to be general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nd measurements by 5–10 ppm.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atmospheric XCO2 (dry air, column averaged, molar frac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regions of China, are analysed by using the GOSAT monthly mean data. The variations are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an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nd show relatively high values and obvious fluctuations in the 15° N–45° N latitudinal band. These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Scanning Imaging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for Atmospheric Cartography (SCIAMACHY) and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 (AIRS). The satellite data show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with maximum in April and May and minimum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This feature is in general agreement with that of the ground observations and previous reports. In the regions of China, the XCO2 ranged from 355 ppm to 385 ppm with a mean of 374 ppm,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global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