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已有恶意代码检测技术存在不足,研究恶意代码网络传播行为,提取相应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行为的分布式恶意代码检测技术,并进行NS-2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可有效检测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为的判别已成为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现有方法容易受到拟态攻击或影子攻击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使用谓词时序逻辑描述恶意代码行为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刻画一组函数调用之间的逻辑组合、时序、参数依赖和主客体关联等关系,因此能更准确细致地描述恶意代码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恶意行为检测算法,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Android平台下恶意软件的高效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Dalvik指令的Android恶意代码特征形式化描述和分析方法,能够在无需反编译应用程序的基础上,快速检测样本的恶意特征.该方法首先依照DEX文件格式对Android应用程序切分得到以方法为单位的指令块,通过对块中Dalvik指令进行形式化描述以实现程序特征的简化和提取,之后综合使用改进的软件相似度度量算法和闵可夫斯基距离算法计算提取特征与已知恶意特征的相似度,并根据相似度比对结果来判定当前待测软件是否含有恶意代码.最后建立原型系统模型来验证上述方法,以大量随机样本进行特征匹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描述特征准确、检测速度较快,适用于Android恶意代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恶意代码家族检测中,通过恶意代码灰度图像提取的局部特征或全局特征无法全面描述恶意代码,针对这个问题并为提高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哈希算法和特征融合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感知哈希算法对恶意代码灰度图样本进行检测,快速划分出具体恶意代码家族和不确定恶意代码家族的样本,实验测试表明约有67%的恶意代码能够通过感知哈希算法检测出来。然后,对于不确定恶意代码家族样本再进一步提取局部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BP)与全局特征Gist,并利用二者融合后的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恶意代码样本进行分类检测。最后,对于25类恶意代码家族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仅用单一特征,使用LBP与Gist的融合特征时的检测准确率更高,并且所提方法与仅采用机器学习的检测算法相比分类检测效率更高,检测速度提高了93.5%。  相似文献   

5.
基于扩展攻击树的文件安全度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恶意代码行为特征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恶意代码检测模型的缺陷,建立了基于扩展攻击树的文件安全度评估模型,综合节点自身属性值与节点间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的动态恶意代码行为分析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文件的安全度,对包含未知恶意代码的文件也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特征码的识别方法仅能识别已知的恶意代码,并未解决恶意代码的判别问题.当前基于行为的扫描和启发式扫描也只是关注恶意代码的单个的危险行为点,误报率很高.侧重挖掘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矩阵将待测代码的行为及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测量,由此提出一种基于相识度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相识度是系统对待测代码的熟悉程度.根据相识度的大小来判断待测代码是否为恶意代码,相识度越大,待测代码是恶意代码的可能性就越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恶意代码检测算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及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恶意代码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数反病毒措施都是基于传统的基于特征码的扫描技术,使用“扫描引擎+病毒库”的结构方式虽然对已知病毒的检测相对准确,但对新出现的恶意代码无法准确、及时地做出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亲缘性恶意代码分析方法,使用系统函数集合、行为特征、相似代码特征这三个方面来表征一类恶意代码的特征,以达到缩小特征库规模,快速检测未知恶意代码的目的,特别是变种恶意代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及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恶意代码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数反病毒措施都是基于传统的基于特征码的扫描技术,使用"扫描引擎+病毒库"的结构方式虽然对已知病毒的检测相对准确,但对新出现的恶意代码无法准确、及时地做出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亲缘性恶意代码分析方法,使用系统函数集合、行为特征、相似代码特征这三个方面来表征一类恶意代码的特征,以达到缩小特征库规模,快速检测未知恶意代码的目的,特别是变种恶意代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Powershell由于其易用性强、隐蔽性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APT攻击中,传统的基于人工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在Powershell恶意代码检测中越来越难以有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特征组合和深度学习的Powershell恶意代码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随机森林生成更好表征原始数据的新特征组合,随后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训练并进行分类识别。该方法可以弥补人工特征工程经验不足的问题,更好表征原始数据从而提高检测效果。本文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本文提出方法构建的Powershell恶意代码检测系统性能良好,在真实数据集中的召回率、准确率均在99%以上,可以对Powershell恶意代码进行有效的检测识别。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语义的恶意代码行为特征提取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蕊  冯登国  杨轶  苏璞睿 《软件学报》2012,23(2):378-393
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恶意代码行为特征提取及检测方法,通过结合指令层的污点传播分析与行为层的语义分析,提取恶意代码的关键行为及行为间的依赖关系;然后,利用抗混淆引擎识别语义无关及语义等价行为,获取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的恶意代码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特征提取及检测原型系统.通过对多个恶意代码样本的分析和检测,完成了对该系统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方法提取的特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基于此特征的检测对恶意代码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恶意软件的爆炸性增长,以及对用户机和网络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逐渐成为了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主要矛盾。当前传统的基于特征码的静态扫描技术和基于软件行为的恶意软件检测技术容易产生误报和漏报,渐渐无法满足信息安全领域的新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利用Cuckoo沙箱系统来模拟运行环境并提取分析报告;通过编写Python脚本对分析报告进行预处理;搭建深度学习CNN训练模型来实现对恶意代码的检测,并将其与机器学习以及常见的杀毒软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相比之下更具有优势,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恶意代码的快速发展严重影响到网络信息安全,传统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对网络行为特征划分不明确,导致恶意代码检测的结果不够精准,研究基于PSO-KM聚类分析的通信网络恶意攻击代码检测方法。分析通信网络中恶意攻击代码的具体内容,从网络层流动轨迹入手提取网络行为,在MFAB-NB框架内确定行为特征。通过归一化算法选择初始处理中心,将分类的通信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判断攻击速度和位置。实时跟进通信网络数据传输全过程,应用适应度函数寻求恶意代码更新最优解。基于PSO-KM聚类分析技术构建恶意代码数据特征集合,利用小批量计算方式分配特征聚类权重,以加权平均值作为分配依据检测恶意攻击代码,实现检测方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方法应用下对恶意攻击代码检测的正确识别率可以达到99%以上,误报率可以控制在0.5%之内,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网站恶意性评估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技术。该系统以评估一个给定网站是否具有恶意性为目标,以网络爬虫作为评估工具,以基于行为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为评估手段,是一个可以有效消除安全产品的被动性和滞后性、同时可以有效避开现行主流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的缺陷并能有效提高评估精度的系统。  相似文献   

14.
恶意代码在网络中传播时不会表现出恶意行为,难以通过基于行为的检测方法检测出.采用基于特征的方法可以将其检测出,但需要进行网络包还原,这在大流量时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还原不仅存在时空开销问题,且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取的特征往往过长,容易被分割到多个网络数据包中,导致检测失效.本文提出非包还原恶意代码特征提取,采用自动化与人工分析相结合、基于片段的特征码提取,以及基于覆盖范围的特征码筛选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恶意软件片段具有一定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速网络环境下恶意代码的监测技术是实现对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事件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的重要手段,是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传播、及时发现重大网络攻击事件苗头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互联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防御能力。通过高速网络环境下恶意代码的监测技术,可以掌握我国各个地区的网络病毒传播情况,可以为信息安全主管机关提供准确的病毒疫情。开发过程中主要技术包括零拷贝报文捕获技术;采取多线程TCP/IP协议栈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基于大流量的未知恶意代码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恶意PDF文档依然是网络安全中的威胁,甚至造成了许多重大的安全事故。现有检测方法主要分析恶意代码提取及仿真执行两个方面,检测效率不高,缺乏对PDF文档的针对性。在分析PDF文档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定义文档结构路径,提出了一种基于恶意和正常文档之间潜在的结构差异特性的检测方法。大量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检测准确率和检测速率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不断涌现的安卓恶意应用,虽然大量研究工作采用图神经网络分析代码图实现了准确高效的恶意应用检测,但由于未提供应用内恶意代码的具体位置信息,难以对后续的人工复核工作提供有效帮助.可解释技术的出现为此问题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法,在基于不同类型神经网络及代码特征表示实现的检测模型上展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聚焦于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安卓恶意代码检测模型上,使用可解释技术实现安卓恶意代码的准确定位:(1)提出了基于敏感API及多关系图特征的敏感子图提取方法.根据敏感API,控制流逻辑以及函数调用结构三类特征与恶意代码子图分布的关联性,细致刻画恶意代码特征,精简可解释技术关注的代码图规模;(2)提出了基于敏感子图输入的可解释技术定位方法.使用基于扰动原理的可解释技术,在不改变检测模型结构的情况下对代码图边缘进行恶意性评分,为各类基于图神经网络安卓恶意代码检测提供解释定位;(3)设计实验验证敏感子图提取对于与恶意代码特征的刻画效果以及基于敏感子图提取的解释定位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的敏感子图提取方法相较于MsDroid固定子图半径的方法更为精确,能够为可解释技术提供高质量的输入;基于此方法改进后得到的可解释技术定位方法相较于GNNExplainer通用解释器及MsDroid定位方法,在保证定位适用性和效率的同时,恶意代码平均定位准确率分别提高了8.8%和2.7%.  相似文献   

18.
针对Android恶意代码的混淆、隐藏、加密情况以及现有方法的检测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恶意应用行为特征值序列的动态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远程注入技术将动态检测的模块注入到Android系统的Zygote进程中,执行内联挂钩来监测应用中的重要函数。然后,通过函数监听得到Android应用的重要行为;进而,按照行为的特征将其量化为特征值,再按照时间顺序将行为特征值排为序列,得到行为特征值序列。通过利用支持向量机来训练5 560个恶意样本,得到恶意应用家族的行为特征值序列;最后利用此序列与被检测应用的序列进行相似度比较,判断应用是否为恶意应用。在恶意应用动态检测方面的正确率可达到95.1%,以及只增加被检测的应用21.9 KB内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正常检测经过代码混淆、代码加密、代码隐藏的恶意应用,提高了恶意应用检测的正确率,所占内存空间减少,有效提升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IDS规则更新方法基本只能提取已知攻击行为的特征,或者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寻找最佳的一般表达式,无法针对当前发生的热点网络安全事件做出及时更新,提出基于威胁情报的自动生成入侵检测规则方法.文章分类模块使用Word2Vec进行特征提取,利用AdaBoost算法训练文章分类模型获取威胁情报文本;定位IoC所在的段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网络安全领域涉及到各种问题,比如恶意代码检测、攻击溯源等,而Webshell作为一种恶意代码,也得到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Webshell的检测方法除了简单低效的关键词匹配之外,还有各种机器学习算法。Webshell代码经过逃逸技术处理之后,基于关键词匹配的检测算法无法有效检测出Webshell,常规的机器学习算法不能提取深层特征,检测准确率不高。因此,提出基于RNN的Webshell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率、漏报率、误报率等指标上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