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P2P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更多的局域网主机需要连接到P2P的网络,但P2P对等网络要求网络中所有节点都能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NAT穿透,实现双向对等通讯。文章通过对NAT穿透技术的原理分析,设计了一种NAT类型检测的算法,从而提高实际NAT穿透过程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跨越NAT的P2P应用UDP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基于Internet的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内网主机需要参与到P2P中来。NAT之后的主机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不可见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这些NAT之后的主机,但P2P网络要求任何主机之间都能够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穿越NAT实现双向对等通讯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NAT基本原理和NAT对P2P应用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客户端位于同一个NAT的后面、客户端位于不同的NAT的后面和客户瑞位于多级NAT的后面这三种情况下.P2P软件跨越NAT的UDP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P2P分布式存储的研究深入,处在不同网络的节点间建立连接受到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NAT)限制.现有的UDP对NAT的简单穿越(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AT,STUN)方案,不能满足P2P分布式存储对数据传输质量的要求,并且由于对称型NAT的广泛使用,节点间数据传输必须经过服务器中继转发,中继服务器成为系统瓶颈.提出采用基于UDP的数据传输(UDP-based data transfer,UDT)协议的改进STUN方案,可以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基于端口预测的NAT穿越策略,不需要服务器中继即可实现在对称型NAT后的节点间建立P2P直连.  相似文献   

4.
由于NAT设备的大量部署,处于NAT设备之后的用户节点如何发现对方、如何建立直接连接成为P2P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分析现有穿透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CP协议的NAT穿透模型,并给出了实现的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5.
基于UDP协议穿透NAT设备的对等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对等网络系统中处于局域网内节点很难与局域网外节点建立连接与通信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UDP协议穿透NAT设备的模型,并基于设计的模型进行了节点穿越常用NAT设备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常用NAT设备参数配置若符合一定的规范,对等网络中节点基于UDP协议采用打洞技术就容易实现对NATs设备的穿透.  相似文献   

6.
基于NAT穿越技术的P2P通信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徐向阳  韦昌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7):1559-1561,1603
分析了广泛存在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设备对P2P(peer-to-peer)通信的影响,阐述了反向连接技术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打洞技术等NAT穿越技术,基于这些技术提出了一套P2P通信方案并予以实现,使得位于NAT之后的主机可以在中间服务器的协助下穿越NAT建立起P2P通信会话并在此后直接进行P2P通信.最后,对NAT穿越技术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能够解决公网IP地址紧缺的问题,确保网络安全,但也阻隔了不同子网内peer之间的直接通信.文章介绍了基于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UDP Hole Punching技术实现NAT的穿越,并提出在完全P2P环境下内网中的P2P节点加入P2P网络并实现了NAT穿透的Friend Select Node(FSN)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UDP打洞的NAT穿越技术一般需要架设专用中央服务器Ⅲ,该方法在扩展性、可靠性、灵活性和性能上都存在局限性.通过对天网Maze[2]P2P节点的网络属性分析,动态选举合适节点替代专用服务器来完成节点在不同内网之间的穿透,形成一种可扩展网络[3].从而提出了在纯P2P模式解决NAT穿越的构架,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和失效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TCP的NAT穿越技术-STUNT能穿越大多数类型的NAT,解决了NAT后对等点之间TCP通信不可达的问题,使对等点之间通信得以实现.但由于SymmetricNAT的映射规则不同,使得STUNT穿越不可行.本文在STUNT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行SymmetricNAT穿越方案,利用端口预测技术来预测通信端口地址,复用TCP的连接序号来伪造一个TCP连接,网域的设计解决了不支持环回地址的NAT通信问题.通过分析和实验测试,验证了本方案能很好地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应用中,数据的实时性至关重要,而它易受网络动荡的影响.采用一个优化的资源下载算法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连接的动态资源下载算法,算法结合了紧急数据通道策略、数据分片块预下载选择策略和基于预连接的对等节点选择策略等三种策略,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点播系统中数据的及时到达率,均衡网络负载,减少数据重传率,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P2P可部署性的国内网络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缺少公开可得的宽带用户的网络接入状况大规模统计数据的问题,实现一次针对国内居民网络接入状况的大规模普查,收集超过1 700份有效数据,通过分析,得到在P2P网络中有95.7%的概率可以在Peer之间建立可靠连接的结论,并为国内部署P2P应用提供建议,包括重视NAT路由器穿透问题以及部署带宽补充服务器等。  相似文献   

12.
可靠P2P文件传输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技术通过改变经服务器中转交换文件的传统方式,达到自由交换资源的目的。为解决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在解决公网IP紧缺,确保网络安全而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阻隔了不同子网内用户间直接通信的问题,介绍了一种能够在两个NAT设备主机间建立直接TCP连接的方法,称为Nat Trav。仿真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簇多超级节点的混合P2P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级节点为其他节点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信息的收集与检索、数据传送及穿越NAT等,但P2P系统的高动态性为设计一个有超级节点的混合P2P网络带来困难。该文设计一种均衡、健壮、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混合P2P网络模型,研究超级节点的负载均衡、健壮性及自我调整策略,提出新策略以解决超级节点失效时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任的对等网络拓扑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等网络中.通常使用信任和声望机制来建立节点间的信任关系,以指导用户选择可信的协作节点.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信任的对等网络拓扑构造机制,使节点可以通过交互经验和其他节点的反馈采建立对目标节点的信任,并相应地更新同目标节点的链接关系,以便利之后的交互,并提高整个网络的交互性能.仿真实验测试了本文给出的方案.并证明了其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兴趣挖掘的纯P2P搜索机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纯P2P环境下,搜索机制是影响信息检索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兴趣索引表的搜索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纯P2P信息检索原型系统Isearch。该机制首先利用向量空间模型将文件内容向量化,然后对向量空间进行聚类,得到节点的兴趣度,再计算节点之间的兴趣相似度,在本地建立兴趣索引表。在搜索时,根据兴趣索引表直接将查询请求转发到有相似兴趣的节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既不影响查询结果,又能减少访问节点的数量,提高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李玲娟  姬同亮  王汝传 《计算机应用》2006,26(12):2900-2902
以改善P2P网络的安全性能为目标,介绍了基于关键节点的混合式P2P结构和基于信誉的信任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该信任机制的混合式P2P模型,描述了该模型的工作机制。利用该模型可以在两个对等实体之间建立高效、可靠的信任关系,有效防止恶意攻击,提高P2P网络的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环状层次的多簇P2P网络模型。该方法是利用以中心节点为每个簇中心而簇内其他的节点以环状层次扩张的拓扑结构。并且文中结合DC-net的匿名网络和ECGP层次结构模型,设计了一种动态广播路由算法。并利用Java语言和网络仿真工具来模拟整个模型在实时中的运行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环状层次的簇模型提高了资源定位的效率,减轻了系统开销,并且拥有较好的路由性能,在非结构化的P2P网络模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NAT能够修改私网内的IP并进行绑定,把一个区域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区域的IP地址[1],为主机之间提供透明的路由,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紧缺问题,使IP能重复使用,但是它也阻碍P2P的传输。文章阐述了P2P传输模型和NAT阻碍了P2P通信,及以UDP打洞技术实现用户互连的NAT穿透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