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计算机的DOS有多种多样,它们各有千秋,一般选择DOS要根据自己的计算机硬件组成,如RAM的大小、硬盘的存储容量,以及应用软件所要求的运行环境来决定哪种DOS。由于各种DOS都有其独立的特点,还没有一种DOS囊括所有DOS的优点,这就需要有几种不同的DOS换用。DOS一般是用软盘重新起动,或者把不同的DOS,放在不同的子目录中,需要某种DOS时,由人工选择某个子目录,启动相应的DOS。以上的操作复杂,转换DOS的速度慢影响微机的使用效率。在一台微机上如似实现多种DOS之间的选择及自动转换?其具体作法是把不同的DOS放  相似文献   

2.
经常使用DOS的人,也许早就会发现DOS的使用是相当吃力的,这主要是因为DOS是由许多带有复杂参数的命令组成的,这些命令和参数都需要特别记忆并在DOS命令行上输入。随着DOS的发展,命令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用DOS的人员在上机时,经常要在身旁放一本DOS手册。而所谓的DOS外壳程序(shell)就是为使用者更好地使用DOS而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MS—DOS 5.0、6.0是美国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优秀DOS操作系统,它的丰富内存管理命令使广大计算机用户爱不释手,因此,大多数用户已将自己的DOS操作系统升级为DOS 5.0或DOS 6.0。但是,Novell网在DOS 5.0、6.0上不能直接运行,致使有的用户仍然使用MS—DOS 3.30或3.31版本。在MS—DOS 3.X版本中运行Novell网,若  相似文献   

4.
Windows 95的DOS增加了哪些功能? Windows 95作为继DOS、Windows 3.X之后新一代32位图形化操作系统,将成为桌面计算机的主流操作系统,内置有DOS系统。Windows95的DOS系统比MS—DOS 6.2X功能有所增强。Windows 95运行DOS应用程序的能力有所增强,可以在DOS窗口中使用鼠标,可以在DOS和Windows 95应用之间拷贝数据,可在窗口中运行大部分使用图形模式的DOS程序。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CC—DOS汉字操作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国内IBM—PC微型计算机及其兼容机上。CC—DOS是在IBM—DOS基础上设计的,它具有DOS的全部功能,且增加了汉字输入相处理功能。CC—DOS汉字操作系统的CC-BIOS由DOS2.1。  相似文献   

6.
DOS系统的退出码是DOS环境下系统命令或应用程序返回给系统的一个值,这里DOS表示PC—DOS或MS—DOS或CC—DOS。1 退出码的使用环境退出码主要用在DOS批文件中IF子命令的条件判断,例如: IF ERRLEVEL 1 CLS 若执行当前命令时,退出码是1,执行CLS清屏,否则不执行CLS命令。用户可以把退出码看成是DOS环境下的变量BACKCODE的值,执行DOS命令或应用程序时,不断改变BACKCODE变量值。那么哪些DOS命令可以产生退出码呢?应用程序怎么产生退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扼要讨论了设计构造分布式操作系统(DOS)的几个主要观点,它们是:构造DOS的几种途径,DOS的模型,DOS的控制策略,DOS的通讯机制及分布式环境中的命名方式和透明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DEBUG是DOS中功能强大的调试工具程序,但该程序没有直接将输出结果存入磁盘文件或送至打印机打印的功能,只能借助DOS的IO重定向和打印屏幕功能来实现。然而,使用DOS的IO重定向功能时因输出被改向而无法在屏幕上同步显示,打印屏幕时每次总是将整个屏幕的内容硬拷贝到打印机,使用很不方便。此外,西文DEBUG在中文DOS环境下不能显示汉字,对DOS版本号检验也太严格,DOS 6.21的DEBUG.EXE不能在DOS 6.0上运行,DOS 6.0的DEBUG.EXE在DOS 6.21上同样  相似文献   

9.
陈文清 《电脑》1995,(4):60-60
很多情况下,需要让XENI与DOS共存于一个硬盘上,一般让XENIX分区成为激活分区,启动后,待屏幕出现BOOT:时健入DOS即可进入DOS分区,问题是:XENIX对高版本DOS如DOS5.0、DOS6.0划分的分区并不能识别,而使用DOS3.31(包括3.31)以下的低版本无论在内存管理、硬盘管理和功能上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分析XENIX启动过程,找到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DOS命令只能带一个参数,以致有时候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而DOS的批处理程序以其特有的功能,似乎又给DOS增添了不少色彩,如果灵活运用,能使DOS操作更加简单,更加完美。下面以DOS3.30为操作环境,举几个例子以供DOS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