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设计意图 "信息的编程加工"在课本上仅仅是一节内容,而高一数学教材中仅算法内容就有十节.从这个比例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难度的确非常大.即使把要求放到很低,仅仅让学生体会一下程序设计加工信息的功能和意义,也很难让学生从生硬的代码中体会到程序设计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感受信息的编程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编制一个小程序,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编程加工的—般过程,初步认识程序代码,感受利用计算机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郑紫英 《信息与电脑》2011,(10):204+206
结合多年Visual Basic教学和实践的经验,本文探讨了Visual Basic编程教学的新模式,通过使用Visual Basic模仿大众化的软件的仿真程序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把教学内容结合到程序实例中,避免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枯燥、乏味的状态,通过增设VB高级编程内容,让学生切实感受VB的魅力,为优秀学生深入学习Windows软件的编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课件表现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中国古建筑、民俗节中的京剧脸谱、杂技表演,以及在大自然中自由飞翔的蝴蝶和蜻蜒等小动物,来体会蕴藏在其中的对称美,从而达到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初步认识。由于小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比较生疏,而课本中的情景图片匮乏,很难让学生从其中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的对称之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制作了Flash动画课件,通过软件强大的展示和交互功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并初步确立起对称的数学概念。本课件曾在烟台市小学公开课上使用,获得了教研员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背景 1.内容分析 本课时取材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二章的第二节。由于教学对象是高三学生,所以依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中“基本能力”部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了加工。网络信息是信息来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节从网络信息检索与网络信息下载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的获取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教材内容及设计思想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数据的计算、筛选等功能及其图形化表示后的一节内容,针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多次分析,使学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问题缘由一直以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中《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的内容让我感到困惑,困惑是因为Word软件小学在讲、初中也在讲,那么针对《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模块,高中生应该学些什么,教师又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进才中学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采用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新教材。新教材的第二篇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重点在于算法的思考、设计和实现。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一味让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解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不是很好,不利于他们找出正确的算法,画出正确的流程图。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开设阶段性的上机实践课。我发觉,上机实践是更好地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篇章内容的捷径之一。“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篇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算法设计以及怎样正确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透视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画图软件中图块的操作,包括学会如何定义图块、移动图块,改变图块大小和对图块进行复制与粘贴等操作四大部分。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巧妙地把本节课知识点融入到“海底世界”这一情境和任务中,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本活动设计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人民币与各种外币之间的兑换.是对小学计量单位换算这一数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从课前的网上查资料.到课上的网页浏览、利用中国银行网上的最新外汇信息、网页上的计算器、外汇理财计算器解决有关货币兑换的数学问题、参与“空中课堂”论坛,再到课外延伸.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软件工程师》2016,(3):58-60
教学设计本着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文章以《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中"程序的执行过程"一节的内容为例,基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思想着重从计划、需求分析、设计以及反馈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描述。针对每一项理论内容都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具体的设计了整节课的授课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迟明 《网友世界》2013,(23):188-188
科学方法教育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方法具有获取功能、建构功能和培养功能。要解决我国目前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把科学方法纳入教学内容;按照科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教学中实际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它采用数字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都以二进制形式进行存储、加工和处理,这些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但是,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信息的数字化表示”这部分内容正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深入计算机内部,了解计算机的奥秘。然而,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第五章第四节,介绍动态网页技术ASP,是对前三节内容的补充.其教学要求是让学生通过-个ASP的简单小程序体验ASP技术的应用,把它放在最后一节也是为了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体会动态网页制作的优越性.ASP的技术含量较高,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引入"ASP"这个概念时,要避免纯理论的讲解.  相似文献   

15.
软件执行路径的高层次可视化表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的主要特征信息,如功能性信息,常常隐藏在它的结构里面,仅仅分析软件系统的结构不足以揭示它们,只能在对软件的各条执行路径的确认过程中获得,对软件执地路长的分析是软件理解过程是一个必可少的辅助手段,程序执行路径(ExecutionPaht,EP)概念和它在程序测试,排障(纠错)和理解等方面的用途是大家所知晓的并已有记录,本文给出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可根据从程序设计语言的说明规程产生的结构模型,自动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比较简洁,是对上一节内容的承接,主要是通过对整个程序设计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了解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编程加工的内在机制,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计背景 1.内容分析 本课时取材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二章的第二节.由于教学对象是高三学生,所以依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中"基本能力"部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了加工.网络信息是信息来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节从网络信息检索与网络信息下载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的获取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本活动设计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人民币与各种外币之间的兑换,是对小学计量单位换算这一数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从课前的网上查资料,到课上的网页浏览、利用中国银行网上的最新外汇信息、网页上的计算器、外汇理财计算器解决有关货币兑换的数学问题、参与"空中课堂"论坛,再到课外延伸,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程序设计方法是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挥创造力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算法分析问题,使用计算机语言设计程序,利用程序研究问题,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相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其他章节的内容来说,程序设计方法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产生兴趣,如果教学中处理得不好,很容易引起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反感,进而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单元的内容。必修模块2针对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体验利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信息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教学中应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依托从整体到阶段的教学设计思路,在项目实施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知识与技能。本单元内容与新课标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