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用编码技术降低集成电路同时开关输出的数目 ,从而降低同时开关噪声的思想 ,并就多种编码方案在这种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时钟频率的增加,使得芯片设计中的电感效应已经不能忽视。通过分析传输总线上的同步开关噪声(SSN)产生的机理,提出对总线输入/输出信号编解码,达到减少线间电感SSN的目的。并且将此方法用于解决一款OLED驱动芯片存在的SSN问题。  相似文献   

3.
噪声图像的分形压缩编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是近年来产生的新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由于其具有极高的压缩比而获得广泛的关注。主要讨论了图像小波域的去噪问题以及如何将小波域的去噪与分形图像压缩方法结合起来,以获得良好的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噪声抵消技术的高增益CMOS宽带LNA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面向多频段应用的CMOS宽带低噪声放大器。采用噪声抵消技术以及局部负反馈结构,引入栅极电感补偿高频的增益损失,电路具有高增益、低噪声的特点,并且具有平坦的通带增益。设计采用UMC 0.18μm工艺,后仿真显示:在1.8 V供电电压下,LNA的直流功耗约为9.45 mW,电路的最大增益约为23 dB,3 dB频带范围为0.1 GHz1.35 GHz,3 dB带宽内的噪声约为1.7 dB1.35 GHz,3 dB带宽内的噪声约为1.7 dB5 dB;在1 V供电电压下,电路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数字系统中的ΔI噪声与抑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系统中的ΔI噪声对系统的EMC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有关ΔI噪声的特性与抑制技术有许多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了数字系统中的ΔI噪声的产生与特点、主要危害及若干实用抑制技术,指出了抑制ΔI噪声的过程中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和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对ΔI噪声的特性与抑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研究重掺杂衬底CMOS工艺中的耦合噪声建立了一个准确的衬底模型。该模型需要几个拟合的参数,可以从器件模拟或是实际测量中得到。基于CMOS0.35um工艺,设计了一个带隙电压源电路,加入衬底电阻网格模型,对比了SPICE和实际测试的结果,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并探讨了衬底噪声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的关键帧在无线信道中传输受到噪声污染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无线噪声信道的编码端码率控制算法。首先对解码端边信息携带的无线信道噪声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建立了边信息中无线信道噪声的分布模型;然后结合相关噪声模型推导出编码端的噪声联合模型,并根据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率失真理论,提出了在无线信道下WZ帧不同系数带的码率控制算法,同时将新的码率控制算法引入基于无线噪声信道的Wyner-Ziv编码器中。实验表明,与现有的编码端码率控制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在不同无线信道噪声下可使解码重构视频的PSNR值平均提高约0.1~1.8 dB,且未增加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变换域Wyner-Ziv视频编码的相关噪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Wyner-Ziv(WZ)视频编码中,原始WZ帧数据和边信息(Side information,SI)间相关噪声模型是影响缡码效率的关键因素.现有文献通常认为边信息和当前解码WZ帧的概率分布近似符合零均值拉普拉斯分布.本文详细研究了变换域WE帧与相应边信息的残差系数的分布关系,发现其残差变换后直流系数带统计分布相比零均值拉普拉斯分布存在一定偏差,且系数带的相关噪声分布随时间和空间变换.根据变换域残差系数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域的相关噪声分布模型及自适应参数估计算法,利用帧内插时前向和后向运动补偿帧变换残差,在解码端估计系数带的分布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WZ视频编码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集成和应用角度出发介绍几种性能较强,适合于应用的基于LPC和CVSD编码的语音集成电路的性能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SAR图像斑点噪声抑制与滤除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不同时期各种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斑点噪声(speckle)抑制与滤除技术,并且对各种斑点噪声(speckle)抑制与滤除算法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算法的优缺点,提出利用多尺度分析小波分析发展滤除斑点噪声新算法,提高SAR的灰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是很有意义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