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现有算法对用户兴趣在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中作用的忽视以及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兴趣的跨社交网络用户身份识别算法(UI-UI)。首先利用分块思想对用户节点进行初筛选,以提升算法效率、降低时间复杂度;其次,根据用户产生内容(UGC)和用户社交关系对用户兴趣进行建模,并计算兴趣相似度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最后利用半监督学习的方法进行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通过在真实社交网络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UI-UI算法能有效识别跨网络用户,且准确率和召回率稳定,运行时间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跨社交平台的用户身份解析是社交网络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可以有效集成不同平台的同一用户信息。现有的用户身份解析工作大多针对类型相似的社交平台,平台间的信息相对对称,通过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档案属性、空间位置、网络关系等信息的相似度来判别是否为同一用户。然而,在两个异构社交平台中用户信息是不对称的,难以直接获取到用于用户身份解析的相应属性信息。本文研究跨评论类与活动类平台间的用户身份解析方法。为了解决两类社交平台的用户信息属性不对称问题,把用户信息按档案属性、语义序列、特征词序列3类信息组织,从各自的社交平台中抽取相应的信息建立映射关系,提出了综合3类信息的集成匹配算法。考虑了用户活动的时间偏移现象,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的方法获取时间偏移权重,提出了基于反向传播学习的语义序列与特征词序列相似性度量方法。同时,设计了总体相似度度用于用户身份解析。利用真实数据集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用户身份解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徐乾  陈鸿昶  吴铮  黄瑞阳 《计算机应用》2017,37(12):3435-3441
随着各种社交网络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多源的角度分析社交网络数据,多社交网络的数据融合依赖于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针对现有的基于好友关系(FRUI)算法对社交网络中的异质关系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带权超图的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WHUI)算法。首先,通过在好友关系网络上构建带权超图来准确地描述同一网络中的好友关系及异质关系,以此提高表示节点所处拓扑环境的准确性;然后,在构建好的带权超图的基础上,根据节点所处拓扑环境在不同网络中大致相同这一特性,定义节点之间的跨网络相似性;最后,结合迭代匹配算法,每次选取跨网络相似性最高的用户对进行匹配,并加入双向认证和结果剪枝来保证识别准确率。在合作网络DBLP和真实社交网络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社交网络上,所提算法相比FRUI算法,平均准确率提高了5.5个百分点,平均召回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平均F值提高了4.6个百分点。在只有网络拓扑信息的情况下,所提WHUI算法有效提高了实际应用中身份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4.
跨社交网络用户匹配技术可以融合多平台用户数据,从而实现更多元的应用,现有基于签到的社交网络用户匹配研究,忽略了多源社交网络签到数据的失衡性,导致算法在真实数据集下匹配精度下降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签到的跨社交网络用户匹配方法。通过网格聚类算法对用户签到数据进行粗粒度化和过滤,选择出潜在相关性强的签到数据;从这些签到数据中提取时空特征,计算出不同属性相似度;通过优化多属性相似度的权重分配,综合计算用户匹配分。在多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签到数据失衡情况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种社交网络不断涌现,以及针对社交网络的安全和商业应用的不断普及,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的基于自中心网络环境算法(Ego-UI)对标签节点利用率不高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隐藏标签节点挖掘的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算法(HLNM-UI)。该算法通过给待匹配节点添加社团聚类信息,将挖掘出的隐藏标签节点加入到自中心网络里,通过对潜在的关系信息加以利用,提高待匹配节点的辨识度,然后利用标签节点找寻最佳匹配,最后通过迭代运算实现全网络所有节点的身份识别。在多个人工随机网络和真实社交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相比现有的基于自中心网络算法具有更高的召回率和F-1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位置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用户移动行为数据得到极大丰富,推动了基于时空数据的身份识别问题的相关研究。跨位置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识别,强调学习不同平台时空序列间的相关性,旨在发现同一用户在不同平台的注册账号。为解决现有研究面临的数据稀疏、低质量和时空不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双向时空依赖和时空分布的识别算法UI-STDD。该算法主要包含3个模块:时空序列模块通过结合成对注意力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来刻画用户移动模式;时间偏好模块从粗、细两个粒度定义用户个性化模式;空间位置模块挖掘位置点的局部和全局信息,量化空间邻近性。基于上述模块得到的用户轨迹对特征,UI-STDD利用多层前馈网络判断跨网络的两个账户是否对应于现实中的同一个人。为验证UI-STDD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3组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提高基于时空数据的用户身份识别率,F1值平均高于最优对比方法10%以上。  相似文献   

7.
郭磊  马廷淮 《计算机科学》2022,49(3):113-120
用户匹配的目的是检测来自不同社交网络的用户是否是同一个人.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属性和网络嵌入上,而这些研究方法往往忽略了用户与好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好友亲密度的用户匹配算法(FCUM).该算法是一种半监督、端到端的跨社交网络用户匹配算法,其中注意力机制被用于量化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亲密度.好友亲密度的...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社交网络去匿名方法主要是基于网络结构,对网络结构进行学习与表示是去匿名的关键。用户身份链接(user identity linkage)的目的是检测来自不同社交网络平台的同一个用户。基于深度学习的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很好地学习了不同社交网络的结构特征,实现了跨社交网络的用户对齐。将该技术用于同一社交网络匿名用户识别,实验结果优于传统去匿名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使用率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以及其多样性的特征,用户可能同时具有多个社交网络的账号。如果能够识别出同一用户在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账号,就能够整合出该用户较为全面的信息,从而挖掘出一些隐藏的信息,对于好友推荐、广告推荐、信息扩散的研究也很有帮助。目前用户识别研究主要是基于用户属性的用户识别和基于社交关系的用户识别。随着用户越来越注重个人隐私保护,社交网络的数据获取限制越来越严格,用户识别也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整理和归纳了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面向跨社交平台识别分布在不同社交网络上的同一用户依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该研究可以解决商业应用、资源整合、好友推荐等方面的相关问题。现有的算法如通过文本挖掘、单纯的用户属性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出CLA(Combined Link and Attribute)算法实现用户身份匹配。通过好友亲密度获得候选用户,结合基于网络结构的链接信息和用户属性信息进行用户匹配度计算。其中,链接信息相似度利用朋友匹配度计算得到。将该算法应用于多种社交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效果优越于传统的算法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社交网络中用户影响力的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Rank的评价算法。基于从社交网络中收集的大规模数据集,结合最近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分析PageRank及其改进算法应用于此场景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规律,将用户与社交网络的关系强度定义为用户的人缘值,用来表示用户作为粉丝的信息再传播能力。然后提出了一个通过预测用户信息传播能力大小来分析和度量用户影响力的SRank用户影响力模型。在同样的数据集下相对于PageRank及其改进算法,SRank用户影响力模型获得了更好的影响力预测结果。基于大规模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社区发现算法难适用于大型复杂异质的移动网络的问题,利用移动网络使用详单数据(Usage Detail Record, UDR)和移动用户社交数据构建网络模型,提出一种融合多维信息的移动社区发现方法BNMF-NF。该方法综合考虑用户社交关系和时空行为,给出用户社交相似度、位置分布相似度和主题偏好相似度,利用加权网络融合方法融合多维相似关系构建用户相似网络,并运用有界非负矩阵分解技术实现社区结构的检测。在Foursquare和电信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NMF-NF方法能够有效发现移动网络中用户社区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代表性用户抽样方法在社会网络分析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使其抽取的子集代表网络中所有用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现有方法较少关注网络拓扑结构中用户潜在的大量有用信息,通过对统计分层抽样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邻域的代表性用户抽样算法。为了从网络拓扑结构中获得用户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该算法使用权邻域对用户代表度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同时与用户属性相结合。之后根据用户属性值将用户分成不同属性组,计算用户在每个属性组的代表度。接着通过质量函数来衡量代表性用户的代表程度。采用启发式贪心算法抽取代表性用户。在4个数据集上与6种传统抽样算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权邻域的代表性用户抽样算法在精确率、召回率和F1-Measure评价指标上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14.
谢柏林  黎琦  魏娜  邝建 《计算机工程》2023,49(1):279-286+294
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黑客发起网络诈骗的主要场地。大多数黑客在发起网络诈骗之前,首先会判别目标用户的主要人格特点,然后根据主要人格特点制定与其接触的策略。因此,面向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特质识别方法的研究对提高用户识别社交网络诈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用户的人格特质识别方法。通过构建面向社交网络的人格特质词典提取用户发表或转发文本信息中能反映用户主要人格特质类型的观测值,采用5个具有不同参数值的隐半马尔可夫模型刻画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或转发文本信息的行为过程。在人格特质识别阶段,通过计算每个用户在发表或转发文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观测序列相对于模型的平均对数似然概率,以识别用户所属的人格特质类型。在采集的新浪微博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假正率为10%时,该方法的总真正率为93.18%,能准确识别用户的人格特质类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教育资源共享安全性低和身份认证困难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区块链技术与无证书签名相结合的可跨域身份认证方案, 将无证书签名技术的高安全性、无密钥托管问题等优点应用到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中, 实现了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安全、跨域认证、恶意用户可追溯、注册信息不可篡改. 首先, 基于教育区块链与无证书签名的身份认证方案是建...  相似文献   

16.
刘彤  曾诚  何鹏 《计算机应用》2019,39(11):3398-3402
随着民宿行业的迅速发展,在线民宿订房系统开始流行起来。让用户在海量房源信息中快速找到所需房源是订房系统中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房源推荐中用户冷启动与数据稀疏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网络嵌入法的房源个性化推荐(UNER)方法。首先通过用户在系统中的历史行为数据及标签信息构建两类用户网络;然后基于网络嵌入法将网络映射至低维向量空间中,得到用户节点的向量表示并通过用户向量计算用户相似度矩阵;最后依据该矩阵为用户进行房源推荐。实验数据来源于贵州"水东乡舍"民宿订房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所提方法的综合评价指标(F1)提升了20个百分点,平均正确率(MAP)提升11个百分点,体现出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博研究的深入,对微博用户可信度的评价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微博用户可信度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用户可信度分析方法。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用户的资料信息、交互信息和行为信息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用户的7个相关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而得到用户自评价可信度;然后以用户自评价作为基点,以用户关系网络作为载体,结合用户之间潜在的用户互评关系,通过改进PageRank算法,提出了用户可信度评价模型User-Rank,进而,利用关系网络中其他用户对待分析用户的可信度进行综合评价。大规模的微博真实数据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用户可信度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