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识别体系结构设计中的潜在风险,验证系统的质量需求在设计中是否得到了体现,预测系统的质量并帮助开发人员进行设计决策。从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出发,介绍并讨论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分析评价方法,探讨了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蕾靳群  唐小我 《控制与决策》2012,27(10):1505-1509
考虑供应商延迟交货对终端顾客需求的影响,基于回购契约建立考虑延迟交货的供应链订货模型,并分析了延迟交货风险和需求风险的分担.研究表明:在供应商延迟交货的情况下实现协调的回购价格低于无延迟的情形;在实现协调的条件下,对于供应商而言,回购价格高而延迟交货罚金低的回购策略更有利;对于零售商而言则相反.供应商和零售商都愿意承担更多的需求不确定风险而承担较少的延迟交货风险.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软件体系结构的层次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软件体系结构抽象级别不一样,相邻两层的软件体系结构存在着确定的转换关系。从拓扑关系和计算关系的视角分析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层次语义,说明了相邻层的软件体系结构具有因果连接关系,上层是下层的抽象、约束,下层是上层的具体化、解释。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式的商业智能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了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与软件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复用专家的成功设计经验为出发点,试图通过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在需求分析与软件系统设计之间建立一条顺畅的途径,简化设计、提高质量,满足软件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最后给出商业智能系统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5.
产出不确定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平  程蕾  李锋 《控制与决策》2012,27(6):881-885
目前关于供应链协调的研究大都基于产出确定的情形,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很多产出不确定的情形,对此,研究了在产出不确定的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首先以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从理论上证明了集中决策下系统存在最优计划生产量,在分散无协调时存在均衡解以及分散有协调情况下风险分担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权威统计数据,软件测试中发现的70%以上的错误由需求获取或体系结构设计引起.因此,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在设计阶段的正确性验证非常重要.现有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不支持需求满足验证,需求满足验证需要其他验证工具的支持.面向主流Web应用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及其需求满足验证,提出了一种高阶类型化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和验证语言(SAML)与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和验证方法(SAMM).SAML语言通过定义类型和项的语法及语义,描述软件体系结构中类型和对象的构造,通过定义类型规则及其类型检查算法来判定Γ|-t:T和Γ|-RT1T2)是否成立.SAMM给出了软件体系结构建模范式,包括构建接口类型Mcls(type interface)、组件Mcmpt(component)、容器Mcont(container)、框Mfrm(frame)和框架Mfrwk(framework)这5层建模过程,以及生成层内与层间类型之间关系对应的类型规则,同时定义了接口类型方法调用图(GSA)用以刻画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要求,定义了类型序列及其正确性用以刻画需求期望的性质,并给出了相应的验证算法.设计实现了基于该方法的原型工具系统SAMVS,其中,模型编辑环境支持应用软件的设计过程,验证环境支持设计满足需求的自动化验证.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完成了一个较大规模"互联网+"应用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建模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把需求细分为功能需求和体系结构需求,迭代增量的构建软件体系结构,并采用开发者熟悉的UML机制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最后结合C2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在Microsoft商务参考体系结构(B2C电子商务)中进行了运用。  相似文献   

8.
讨论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和结构框架,通过实例研究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与进化过程,并分析其质量特性,结果表明正交软件体系结构在项目需求、开发和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日益复杂和庞大,使得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已经成为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如果无法对一个软件体系结构进行客观的、可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和评价,那么这种软件体系结构是不可靠的。现代软件的需求不断变化、业务规则和新的软件技术变化不停,要求软件体系结构在高层上必须考虑软  相似文献   

10.
何中林 《软件》2012,(5):15-16,19
通过对中小学校及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的需求分析,本文首先基于UML对基础教育信息平台进行了需求建模。采用三层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整体结构;以管道和过滤器在信息发布子系统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在系统局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quirements negotiations are conceptually tightly related but often performed separately in real-worl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s. As our prior case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is separation causes uncertainty in requirements negotiation that hinders progress, limits the success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often leads to wasted effort and substantial re-work later in the development life-cycle. Explicit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and negotiation is needed to be able to appropriately consider and evaluate architecture alternatives and the architecture alternatives need be understood during requirements negotiation. This paper propose the WinCBAM framework, extending an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 called cost benefit analysis method (CBAM) framework to include an explicit requirements negotiation component based on the WinWin methodology. We then provide a retrospective case study that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the WinCBAM. We show that the integrated method is substantially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inWin and CBAM methods performed separately. The integrated method can assist stakeholders to elicit, explore, evaluate, negotiate, and agree up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alternatives based on each of their requirement Win conditions. By understanding the architectural implication of requirements they can be negotiated more successfully: potential requirements conflicts can be discovered or alleviated relatively early in the development life-cycle.  相似文献   

12.
赵巍  苏明 《计算机工程》2009,35(16):81-83
针对复杂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需要与软件工程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一个复杂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过程SPCSS。SPCSS包括需求模型、领域模型、边界模型、外观模型、应用模型和架构模型等制品。在燃气轮机仿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结果证明,SPCSS贴合仿真软件开发规律,能帮助开发者从功能需求出发,平滑过渡到分析、设计和实现等各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得到高质量的仿真软件。  相似文献   

13.
软件需求向来都是软件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软件需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软件开发的成功与否。该文从实践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基于统一过程的软件需求的分析方法,并以CNETMAN局域网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它的实际应用过程。给出了当需求变更时如何使用所创建的软件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一种面向普适计算的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博  王怀民  史殿习 《软件学报》2009,20(Z1):113-122
普适计算软件需要适应用户需求和运行环境的动态变化.这一特点使得软件复杂度空前增加,迫切需要以软件体系结构为代表的架构/设计层面重用手段来支持其高效开发.在以适应性为中心的普适计算空间抽象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普适计算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UbiArch,并从概念视图、运行视图和开发视图这3个维度对该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进行了阐述.UbiArch支持软件实体按需加入应用、主动适应环境的行为模式,实现了软件适应能力的高层次重用,同时与构件等成熟软件技术的紧密结合也保证了其可实践性.支撑该体系结构风格的软件平台原型系统及其上的应用验证了UbiArch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李刚  赵卓峰  韩燕波  梁英 《软件学报》2006,17(6):1372-1380
在企业及电子政务应用中,由资源分布异构及需求动态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让应用快速适应这些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研究难题.首先给出了一个面向服务的支持业务端编程的适应性软件结构框架CAFISE(convergent approach for information system evolution)Framework,然后给出了基于该框架的面向服务的适应性软件开发方法.CAFISE Framework对异构资源的服务化、业务化及开放动态的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基于该结构框架的开发方法,从对影响软件的环境要素分析入手,通过质量属性驱动的体系结构分析,重点针对应用要适应的变化进行结构设计,最终通过以体系结构为基础的业务端编程,实现面向服务应用的即时开发与演化.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及实验证明:用该框架和方法开发的面向服务应用,能够较好地适应异构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用户业务变更,能以较低的代价实现企业及电子政务面向服务应用的持续演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通用鱼雷声自导联邦成员在特定联邦系统中对适应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适应性软件体系结构的联邦成员开发方法,并给出适应性联邦成员体系结构框架。该框架具有对仿真需求动态自适应的能力,从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角度出发,根据需求自顶向下地构造联邦成员系统,其功能实现与配置控制相分离的结构,使得当需求变化时联邦成员可通过动态重配置达到自适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用鱼雷模拟器适应性软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占龙  陈航  杨虎 《计算机工程》2011,37(24):290-292
提出一种具有动态重配置功能的分布式仿真系统成员适应性软件构架,开发通用鱼雷模拟器的适应性软件,它由接口通信层、需求管理层、适应性重配层以及功能实现层构成,给出软件开发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动态重配引擎、可配置化构件模型与功能构件库。利用该通用鱼雷模拟器适应性软件进行实例测试,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软件架构设计在XP方法中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P是适配性的敏捷开发方法,但由于自身“简单设计”的要求和实施过程中对架构设计的弱化,使其只能应用于小规模的系统开发。该文通过引入架构设计对XP方法学进行了扩充,使之能够应用于较复杂的系统。在指出架构设计应适应XP项目实际,针对业务规则的本质需求进行抽象建模的同时,也说明XP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架构设计是一个迭代的增量开发过程,并阐述了架构设计迭代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The choice of method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tecture for software systems ha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suitability of that architecture. I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driven by the user’s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we would expect the architecture to appropriately reflect those requirements. We would also expect other aspects not captured in the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to be absent from the architecture. The same phenomenon is true in development approaches that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ic quality attributes or other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ose requirements are prominent in the resulting architecture, while other requirement types not stressed by the approach are absent. In other words, the final architecture reflects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approach. An ideal approach, therefore, is one that incorporates all goals, expectations, and requirements: both business and technical. To accomplish this we have incorporated, into a singl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process, generalized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OOAD) methodologies with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centric method, the Quality Attribute Workshop (QAW) and Attribute Driven Design (ADD). OOAD, while relatively intuitive, focuses heavily on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has the benefit of semantic closeness to the problem domain making it an intuitive process with comprehendible results. Architecture-centric approaches, on the other hand, provide explicit and methodical guidance to an architect in creating systems with desirable qualities and goals. They provide minimal guidance in determining fine-grained architecture, however.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maximizes the benefits of the respective processes while eliminating their flaws and was applied in a eight university, global development research project with great success. A case study from that experiment is included here to demonstrate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20.
左万娟  王小丽  黄晨  董燕 《测控技术》2023,42(10):24-29
基于软件测试的角度,聚焦航天嵌入式软件隐含需求分析,提出需求颗粒度分析、代码设计无依据分析、引申推导分析3种隐含需求分析方法,研究构建了包含隐含需求库在内的可良性循环利用的隐含需求分析框图。结合实践应用,从接口、可靠性安全性、恢复性、性能、功能等方面给出了航天嵌入式软件典型隐含需求。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指导研发过程的需求分析与编码、提升软件研发质量,而且可以指导测试过程的测试需求分析与测试设计,避免因测试疏漏而导致的软件缺陷遗漏,从而有效提升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