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动加载系统转动惯量测量及多余力矩消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电动加载系统的系统构成,并分析了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产生机理,介绍了对转动惯量的一种动态测量方法.提出了基于这种方法的测量系统组成及测量算法的实现,并对多余力的消除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在某飞行器模拟加载系统中,使用此方法进行转动惯量的测量和多余力的消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对电动加载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电动舵机加载效率测试系统工作效率测量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载工作效率测试的改进方法;在由转矩转速传感器、磁粉制动器、电压/电流探头和四通道示波器构成的舵机加载效率测试系统中,增加转速测量仪进行输出转速的测量,放弃使用转矩转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解算舵机输出转速,克服了由于示波器存储深度不足和传感器增速电机转速测量偏差导致的舵机输出转速测量不准确;测试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能够准确测量舵机低速旋转时的转速,将转速的测量精度提高到0.01r/min,极大地改善了电动舵机加载效率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测量重复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微小物体(100g~ 500g)转动惯量的测量,搭建了微小物体质心及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对该装置的测量原理、误差分析、结构参数等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多种质心及转动惯量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然后针对质心及转动惯量测量的数学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装置机械结构的设计,并对结构进行校验和优化。最后进行实物加工及测量装置搭建,校验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装置的质心测量精度为 0.8%,转动惯量测量精度为 1.0%,重复性精度为1.0%,测量装置满足对微小物体质心及转动惯量测量的稳定可靠、高精度、高重复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智刚  周军  周凤岐  李朋 《测控技术》2011,30(10):22-25
加载效率是衡量舵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进行舵机加载效率的测量.以磁粉制动器为负载,利用转矩转速传感器获取电动舵机的输出功率,电压探头和电流探头获取电动舵机的输入功率,由四通道示波器进行输入/输出同步测量,即可根据效率计算的基本原理计算得到舵机加载效率.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测量舵机在不同加载转矩下的效...  相似文献   

5.
为抑制电动加载系统在加载的过程中受到承载系统主动运动带来的多余力矩的干扰,而经典的PI控制难以满足控制的准确性、快速性的需求,提出了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在线优化PI控制。研究了电动加载系统工作原理并采用机理法建立了电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Hopfield网络能够寻优的特性优化PI参数,通过选取合适的能量函数,网络从初始状态经过有限次网络反馈与迭代计算过程向着能量极小点演变,此时Hopfield神经网络趋于稳定,其输出即为最优的PI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抑制多余力矩,加载精度高。  相似文献   

6.
多余力是导弹舵机电动加载系统中存在强位置干扰的主要因素,为使电动加载系统的仿真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必须对多余力进行抑制。文章在建立舵机电动加载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余力产生的机理,并采用前馈补偿原理对多余力进行了补偿,从根本上减小位置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系统精度及抗干扰能力有进一步提高,说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转动惯量测量试验要求,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8。2为平台,设计出一套转动惯量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LabVIEW串口通信程序将采集数据传送到PC机,由LabVIEW测量系统对数据进行转换、曲线拟合处理和计算,实现了数据的实时获取、显示、存储。为简化曲线拟合处理程序,采用了LabVIEW与MATLAB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该系统满足了测量转动惯量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被动式电动加载系统多余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齐蓉  林辉  陈明 《控制与决策》2006,21(2):225-0228
消除多余力是加载系统保证加载精度的技术难点和关键.基于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导弹尾翼电动加载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控制原理,研究了多余力的产生原因、理论计算和消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电动加载系统能精确、快速地跟踪载荷谱.  相似文献   

9.
在电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矩强扰动和其他非线性因素直接影响力矩跟踪精度,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分析了电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矩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CMAC)复合控制策略,并对其结构及算法进行了研究.在控制结构上以系统的指令输入和实际输出作为CMAC的激励信号,采用误差作为训练信号,并根据激励信号的特点,提出了非均匀量化的思想.不同于常规CMAC的误差平均分配,新型CMAC根据高斯权重系数来分配误差.动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加载系统的多余力矩及摩擦等非线性因素干扰,提高了电动加载系统的控制精度,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弹用电动加载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动加载系统的系统构成,并分析了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产生机理,从加载系统的最终目的着手,提出了一种新的消除多余力的方法;在MATLAB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仿真结果设计的控制算法,在某弹用模拟加载系统实验过程中,从全过程来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只是在开始阶段由于外力变化太快,系统的相对滞后引起了一些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