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构件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1.引言软件工程的目标是致力于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摆脱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方式。如果每个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都从头开始,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软件复用是一条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其出发点是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已有的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已有系统的开发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新的开发。这样软件开发的重点就可以集中于应用系统中的特有构成成分上。软件构件只有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才能真正满足软件复用和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SD)的需求,因此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来对这些数量庞大的软件构件进行管理。构件库作为一种支持软件复用的基础设施,它提供对软件构件进行描述、分类、存储和检索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NATO软件复用标准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复用包括开发可复用软件构件和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两个生存周期。在这两个生存周期中,采用一个适当的标准以识别和开发可复用软件将大大促进软件复用的实践。为此,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制定了一整套软件复用的指导性标准,以帮助NATO及其参与国和承包商的项目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软件复用。这套标准包括《可复用软件构件开发指南》、《可复用软件构件库管理指南》和《软件复用过程指南》三个文档,分别从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对软件复用进行指导,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复用代价和增加复用收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功能构件的软件复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功能构件(FC)的软件复用方法,讨论所定义的功能构件的特点.以功能构件的设计思想为指导,设计了软件系统模型,建立了包括用户管理、用户操作稽核、权限管理、数据录入、电子数据导入、数据库管理维护和监控、界面风格控制、静态参数维护、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工作流管理等功能构件的构件库,并用该复用方法完成了成本管理系统的开发.该复用方法可快速高效地实现新系统的搭建,能极大地节省软件开发的人力、物力投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研究中数据的准备、分发、访问、处理和分析都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科学结果的重复通常需要复用同样的软件。同样,科学数据的有效分发、访问或者分析也都需要进行软件复用。地球科学软件开发社区已经意识到了软件复用的价值,并且在社区内大力鼓励和培育软件复用。因此,他们成立了 NASA 地球科学数据系统( ESDS) 软件复用工作组( WG) 来支持社区成员之间的软件复用。工作组开发了软件复用门户来发布软件复用相关的信息、资源,并且提供培训来提高和改进整个社区的软件复用实践。工作组还开发了一个复用支持系统( RES) 原型系统来支持可复用软件的访问。此外, 工作组还制定了复用成熟度级别, 从而提高了评估和选择可复用软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TRUSTIE软件生产环境支持软件开发协同化、软件资源共享化及软件质量可信化生产。软件产品线工程是一种规模化软件开发方法。基于TRUSTIE软件生产环境与软件产品线工程,提出一种更高效的软件规模化生产方法,它可以实现软件资产的系统化复用与软件高效生产,从而降低软件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并能提高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构件的指控软件复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军用指控软件开发效率仍然较低,软件设计和代码开发重复性开发仍然普遍,由此导致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开发周期也较长.软件复用是指控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开发的重要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明显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可靠性,改善军用软件的维护性和保障性.结合军工科研院所软件开发中流行的构件技术,介绍了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就基于构件的指控软件复用技术在指挥与控制软件系统做出应用研究,这些对指控软件复用的工程普及做出了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7.
软件产品线度量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复用是提高软件生产力、软件质量的最有潜力的领域,软件产品线实质上是最高级别的软件复用.软件产品线对当前的软件密集性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它需要管理者有超越单一产品的战略考虑,需要有组织性的预见、调查、规划和指导.一直以来软件过程管理和改进的重要思路是:在软件产品开发管理实践中应用软件度量技术,即通过分析软件过程和产品的相关属性,从而为管理决策实践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针对软件产品线管理的一些关键目标,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度量技术思路,分析了相应的度量指标,满足了软件产品线各层次管理角色的不同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是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运用,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PDM系统的开发也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不断引进新技术.文中分析了目前PDM系统常用构造及数据框架,并在引入构件技术和软件代理技术开发的基于构件的PDM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系统中工程数据的管理办法,以及对系统中的构件进行有效管理,使得在开发中能够迅速地检索出可复用构件,然后对构件提取和组装,从而达到软件的复用,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软件复用为目标提出了描述软件的数据特性和界面需求的XML配置文件。在可复用的软件系统运行时,根据配置文件动态生成操作界面,进行数据操作,并生成数据文件的XML结构。通过编写和修改配置文件,可以迅速获得软件原型,并完成目标软件的开发。有效地减少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实现了较好的软件复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性地研究了基于标准版软件系统进行定制开发的特点。根据开发过程中功能覆盖、数据对象差异、功能逻辑差异、修改规模以及修改分布等特点,并结合生物学点突变过程提出一种综合了模型视图和功能逻辑两种维度的复用方法。在数据模型变化处理中,基于突变点影响的链式传递规律,提出了一种管理范围更广的模型构件复用体系;在功能逻辑处理中,通过逻辑描述特征抽取、业务特征增强、特征语法树构建、复用模块裁剪等处理,构造了一种包含映射关系的可复用片段。在共研企业的运输管理系统开发的实验和开源系统的迭代实验中证明,该复用方法平均生成可用性分别为94.13%和78.62%,平均复用比例分别为70.43%和62.68%,且复用资产库的维护成本可控,可有效用于多批次小规模频繁改动的定制开发。  相似文献   

11.
Corporations increasingly engage with open source software communities in the co‐creation of software. This collaboration between corporate professionals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community members is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early day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where for‐profit firms attempted to dominate and control the industry while attempting to throttle the success of independent developers offering an alternative, open source option. While many metaphors like trading zones, common pool resources and ecosystems have helped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the metaphors do not portray what the industry was lik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ition. We adopt a postcolonial metaphor as an analytical lens to examine such collaboration based on qualitative data gathered over three years from executives, managers and developers within corporations that engage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Drawing on these insights, we then theorize a “Third Design Spa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third space proposed by Bhabha. This metaphor encourages the cultivation of a new design environment, creation of new design associations and circulation of shared design resources. Together these practices and behaviours make it possible to nurture innovative methods and new rituals for designing software with results and methods that represent a distinct departure from the competitive and proprietary past, even creating innovative artefacts that could not have been created without the Third Design Space.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organization and practices for software reuse in integration‐oriented software product lines (SPLs)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projects. The main observation is that both approaches are successful regarding large variability and reuse, but differ widely in their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 To capture practices in large open source projects, we describe an open compositional model, which reflects their more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We capture key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for this and validate these by comparing four case studies of this model. Two of these studies are based on published SPL case studies, for the other two we analyze the practices in two large and successful open source projects based on their published developer documentation. Our analysis highlights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actices in the two open source organizations and the more integrational practices used in the other two cases. Finally, we discuss which practices are successful in which environment and how the current practices can move towards more open, widely scoped and distribu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面向领域的软件定制化开发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重用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基于体系结构、特定域的重用能够显著提高软件重用的效果。与传统的应用软件开发模式相比,定制化的软件开发具有构件复用率高、开发速度快、产品质量均衡等特点。论文介绍了面向领域的软件生产平台SoftProline,其多引擎协作的体系结构以及定制化的软件开发方式。并给出了一个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具体实施BH-GRM。  相似文献   

14.
软件集成与复用是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开发标准是实现集成与复用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InChI、Jmol和BALL等实例,提出了化学信息学开源软件开发的数据通信标准、界面标准和模块标准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作者进行的分子相似性与差异性研究为例,展示了对开源科学计算软件SciLab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块进行改进、集成和复用的情况,说明对开源软件应采取扬弃态度,保障集成、复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沈琦  钱莹  邹艳珍  伍仕骏  谢冰 《软件学报》2021,32(4):1023-1038
在软件复用过程中,简洁清楚的软件功能自然语言描述是帮助复用者快速了解待复用软件项目/代码库的前提和基础.但当前开源软件往往缺乏高质量的软件功能说明文档,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代码与文档的软件功能特征挖掘方法.该方法以动宾短语的形式描述软件功能特征,通过迭代挖掘软件源代码和以Stack Overflow讨论帖为代表的软件文档,自动提取开源软件的功能特征描述,并构造了层次化的软件功能特征视图.在针对多个开源软件项目的实验中,本文方法可覆盖官方文档中列举的95.38%的软件功能.挖掘结果中语句和功能特征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3.78%和92.57%.对比现有工作TaskNav和APITasks,本文方法在平均准确率上分别提升了28.78%和11.56%.  相似文献   

16.
张宇霞  周明辉  张伟  赵海燕  金芝 《软件学报》2017,28(6):1343-1356
2000年以来,开源软件取得了显著进展,展示出一种以用户创新为驱动且低成本高质量的新型软件开发方式.越来越多的商业组织参与到开源项目中,期望利用开源软件及其优势实现自身的商业目标.由于开源软件开发方式与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为了加入开源社区,商业组织必须要对自身原有的软件开发方式、业务模式等做出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商业组织应当采取怎样的参与模式才能有效融入开源社区.为此,本文进行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采用雪球采样方法对OpenStack相关的文本数据进行收集,为定性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借鉴扎根理论,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过滤和归纳,总结出不同商业组织参与OpenStack的模式;3.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四种更具一般性的参与模式,为商业组织参与开源项目提供经验参考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软件重用与移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回顾了软件重用和移植方面的研究,并对其进行比较。其目的是对两个领域的共性进行分析,以期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有所裨益。通过比较,发现软件重用和软件移植在几个方面具有共同的研究领域,包括分类、规格说明和测试、软件确认、软件程序的发行、工程管理等。可移植软件需要按其移植属性进行分类,其目的与软件重用分类不同,但它们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机制。同时指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同时对软件移植进行综合考虑并不难,然而困难的是对其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分析新形势下软件工程的发展,从技术交流、版本控制、构件复用、进度管理、质量保证等方面讨论它的优点;从安全问题、需求和开发之间的矛盾、逆向工程和再工程和体系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Internet不仅给软件工程带来了很多积极特性,同时也有很多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19.
软件复用是指利用现有的软件成分(资源)来构造新的软件系统。通过软件复用,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了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在内的许多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通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开发成果,避免了重新开发可能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软件的质量。该文将对软件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进行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传统软件开发模型存在开发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支持软件重用等缺点。在多个大中型软件项目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ABSD)。ABSD模型把整个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结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演化等6个子过程,讨论了各个子过程所要完成的工作,给出了ABSD模型在劳动和社会保险领域的一个应用实例。实践表明,采用ABSD模型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具有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可移植性强、重用粒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