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首届中美国际项目外包商务发展年会将于2003年10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企业希望加入到国际项目外包市场的竞争中,但苦于缺少交流和沟通平台,缺少获得国际项目外包信息的渠道。此次年会的召开,无疑将大大增加中国企业涉足国际外包的机会。美国著名的项目外包管理专家麦克·卡伯特则明确指出,中国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主要国际项目外包市场,我国也力争在2007年至2010年成为国际项目外包的三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国际项目外包业务中的获利正在迅猛增长,2002年是17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会达到45亿美元。未来几十年里,这种发展势头会继下去。因为中国有了竞争这个市场的基石: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受过外语培训的大批大学毕业生以及先进的电信网络。”这是在10月18日首届中美国际项目外包商务发展年会上,麦肯锡公司合伙人、中国大区商务科技办公室产任克里斯·艾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岀的,这也是参加这次年会的几十位从事国际项目外包业务的企业家的共识。首届中美国际项目外包商务发展年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际项目外包  相似文献   

3.
产业动态     
“做你最专业的,其他的交给别人”。这是当今席卷全球的外包项目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口号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 项目外包成为一家公司现代化的基本形态之一。每年数万亿美元的项目外包市场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先期进入这个领域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国,其经济发展均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国际项目外包合作。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搭建承接外包项目的桥梁,加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和美国国际项目外包全球年会将于今年9月15日至16日举办“2004中国  相似文献   

4.
发展     
《软件工程师》2003,(11):14-15
中国有望成国际项目外包基地10月在北京闭幕的首届中美国际项目外包商务发展年会得出结论:中国有望在2007年至2010年成为国际项目外包的三大基地之一。这届年会吸引了美国朗讯、惠普、麦肯锡、GM通用汽车、宝洁公司P&G、普华永道及一些专门从事外包的专业机构和从事外包研究的专家,他们与超过200家中国企业的代表及专家学者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低价格的劳动力成本、受过外语培训的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以及全面和日益增加的先进的电信网络系统,使中国成为国际项目外包的上选之地。IBMDB2EXPRESS受到国内中小企业欢迎IBM公司宣布日前广…  相似文献   

5.
孙泠 《软件世界》2006,(21):8-9
与十年前的制造业布局类似,服务外包领域通过数年的发展,也在国内出现了梯次分布的雏形。10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授牌仪式上,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将“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金字招牌分别授予了西安市和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这  相似文献   

6.
IT 项目外包经常被提及,已经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种形式。其实,对于政府采购来说,外包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政府采购可以适当外包。9月10日。首届中美国际项目外包商务发展年会举办专家座谈会.专家们就 IT 项目外包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的外包服务模式、政府采购与电子政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等进行研讨。其中得出的“可以适当开展委托采购”、“政府采购平台可以外包”。采购项目外包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等观点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商务部于2006年推出了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即在三到五年内建设10个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外包业务转到中国,并培养1000家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大中型企业,全方位接纳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IT外包这个老概念在中国的IT圈里已经“混迹”多年,但始终不改稚嫩的本色。根据Gartner公司20I1年9月份公布的一份针对中国IT外包市场的调研报告,中国多数的企业和组织,在运用IT外包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一代外包,也就是把维修、开发的一些散碎“活计”交由外面来办。  相似文献   

9.
刘源  黄燕 《互联网周刊》2003,(34):22-30
产业分析师眼中的中国软件外包企业依然还是这样的景象:规模比印度差了很多,管理水平过于粗放,开发流程有待细分,技术蓝领远未形成规模,总之,还没有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横向工业发展成为渐趋专、深、尖的纵向工业,软件外包这个很有希望成为第二个“中国制造”概念的领域当前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分析师和观察家们太过于迷恋全球软件外包的印度模式和印度软件巨头的成功经验,忽视了中国外包市场的活力,更没有注意到活跃在这个市场上的众多企业早已经不再谈论这个话题。他们忙于拓展“人脉关系”、寻找客户,签下订单,赚取利润,深刻的体会着欧美客户和日本客户做事风格上的显著差异,更为成功的那些企业已经开始考虑规模扩张的问题。毕竟这个市场发展得是如此迅速,远远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中国的软件外包业还处在印度10年前的水平,再过10年则很有希望向“中国制造”那样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这是业内人士审慎而乐观的估计。为了走到这一步,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大小企业都在认真摸索并做出切实的努力。两年前声噪一时的出口联盟没有发挥预期的效力,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没有令大多数外包企业感到政府的支持力,这些都是已经被正视的问题,而各地政府主导的软件出口基地和人材战略则让他们甚至是国际发包商感到欣喜。软件外包的“中国制造”, 虽然不是指日可待,但也不是遥不可及,已经上路的中国企业注定要按照自己的现实道路继续走下去。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9日,CITOS‘2004中国软件外包国际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软交会和软博会之后,此次的软包会再次把外包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经历了前几年的原始开发,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已经崭露头角,并且已经开始在国外市场上抢单。科技部的官员表示,未来几年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将呈现几何数量级的增长。而Gartner研究公司也在不久前预测,在2007到2010年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市场……来自国内外的媒体,对于中国的软件外包业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已经错过了一次机会的中国软件企业,显然不想让机遇再次擦肩而过,而这样的迫切愿望还不仅仅表现在企业身上,也表现在拼命寻找经济支柱的城市上。在全球几大软件出口国外包业实力不断分化的情况下,中国正努力地尝试着以一个积极的形象,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中国势力的迅速崛起作为全球软件业的新兴力量,中国在这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我国软件外包业务启动时间较晚,但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从2000年到2003年,我国软件外包年均增长达到70.2%,2003年达到20亿美元,被公认为是新兴的国际软件外包中心。因此,中国经济本身所散发出的吸引力和自身软件人才的不断成熟,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