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现代藏语句法,在参照宾大中文树库的基础上,构建藏语短语句法树库,并建立了树库编辑工具,为藏汉机器翻译服务。在短语句法树库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藏语句法特征的藏汉机器翻译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藏汉机器翻译系统。 相似文献
2.
3.
4.
5.
机器翻译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它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本文实现一个英汉机器翻译系统主要和于翻译联机得到的内容,也可翻译实时输入的内容。本文设计了三部电子词典的数据结构,实现了词典数据库的管理软件,用户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方便地生成自己的专用词典,本系统基于规则,实现了分析翻译综合模块,采用英汉对照方式输出原文及译文。本系统用C语言实现。 相似文献
6.
7.
为解决基于短语统计机器翻译存在的调序能力不足的问题,尝试利用句法分析器对基于短语统计机器翻译的输入汉语句子进行句法分析,然后利用转换器进行调序操作,并对部分类型短语进行预先翻译,然后再利用基于短语统计机器翻译的解码器进行翻译。重点测试了汉语中“的”字引导的复杂定语调序、介词短语、特定搭配短语、方位词短语的调序及预翻译产生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些调序及预翻译操作可以显著地提高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的英文译文结果的BLEU值。 相似文献
8.
短语表是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基于启发式方法抽取到的短语表受单词对齐错误和未对齐词的影响严重,同时抽取到的短语也并非句法意义上的短语。该文提出一种基于EM(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算法的双语句法短语抽取方法来抽取双语句法短语,此方法可以通过不断迭代的方式使各参数值达到最优。通过加入双语句法短语、增加新特征、重新训练三种不同的方法,将获得的双语句法短语与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结合以提高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都不同程度提高了译文的BLEU(BiLingual Evaluation Understudy)值,其中增加新特征方法提高了0.64个点。 相似文献
9.
该文总结了我们近几年来在基于句法的统计机器翻译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基于源语言句法的一系列统计机器翻译模型与方法,具体包括 基于最大熵括号转录语法的翻译模型,基于源语言短语结构树的树到串翻译模型及其相应的基于树的翻译方法,基于森林的翻译方法和句法分析与解码一体化翻译方法,基于源语言依存树的翻译模型。 相似文献
10.
面向对象规则库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万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6,33(1):70-73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规则库的设计方法。它以类为基础,并根据类的层次结构和继承关系用链表来构造规则库。 相似文献
11.
藏汉机器翻译技术跟汉英机器翻译技术有所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藏语更依赖于格助词等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格助词种类繁多,用法差异很大。针对藏语格助词进行分析,在藏语短语句法树库的基础上,加入了藏语本体特征的语义信息,形成融合藏语语义信息的藏汉机器翻译方法。通过对比基于短语和句法的实验分析,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藏汉机器翻译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齐短语是决定统计机器翻译系统质量的核心模块。提出基于短语结构树的层次短语模型,这是利用串-树模型的思想对层次短语模型的扩展。基于短语结构树的层次短语模型是在双语对齐短语的基础之上结合英语短语结构树抽取翻译规则,并利用启发式策略获得翻译规则的扩展句法标记。采用翻译规则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在不同数据集上具有稳定的翻译结果,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平均BlEU评分高于短语模型和层次短语模型的BLEU评分。 相似文献
13.
班智达汉藏公文翻译系统中基于二分法的句法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器翻译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语言技术是机器翻译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技术。本文结合863 项目《班智达汉藏公文机器翻译系统》的研制实践,论述了词项信息同语法规则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以动词为中心的句法分析二分法,从而在受限语言的范围内,为建立有较大适应性的机器翻译规则系统,有效地提高机器翻译语法分析的效率提供了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英汉机器翻译系统ECT中的知识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 E- Chunk概念 ,它是一种新的知识表示方式 .E- Chunk是无歧义翻译单元 ,形式上是一个无翻译歧义的单词或单词串 .它是基于语义定义的 ,具有无歧义性、复现性、可嵌套性、内部结构句法自足性等特征 .本文详细介绍了英汉机器翻译系统 ECT中的三类知识库 :电子词典、E- Chunk库和规则库 相似文献
16.
17.
18.
2005统计机器翻译研讨班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5年7月13日至15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厦门大学计算机系联合举办了我国首届统计机器翻译研讨班。本文主要介绍本次研讨班参加单位的测试系统和实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我国的统计机器翻译研究起步虽晚,但已有快速进展,参评系统在短期内得到了较好的翻译质量,与往年参加863评测的基于规则方法的系统相比性能虽还有差距,但差距已经不大。从目前国际统计机器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数据资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计算机性能的迅速提高,统计机器翻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几年内,在基于短语的主流统计翻译方法中融入句法、语义信息,必将成为机器翻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Visual YACC is a tool that automatically creates visualizations of the YACC LR parsing process and synthesized attribute computation. The Visual YACC tool works by instrumenting a standard YACC grammar with graphics calls that draw the appropriate data structures given the current actions by the parser. The new grammar is processed by the YACC tools and the resulting parser displays the parse stack and parse tree for every step of the parsing process of a given input string. Visual YACC was initially designed to be used in compiler construction courses to supplement the teaching of parsing and syntax directed evaluation. We have also found it to be useful in the difficult task of debugging YACC grammar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is tool and how it is used in both contexts. We also detail two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s of this tool: one that produces a parser written in C with calls to Motif; and a second implementation that generates Java source code.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