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正成为一大热门术语。人肉搜索现象目前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人肉搜索所产生的法律问题,人们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
金鑫 《网友世界》2013,(18):32-32
为了提高侦察效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得债查工作被更有效的完成,特此对“人内搜索”展开研究。通过对“人肉搜索”机制的了解,探讨“人肉搜索”用于侦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第一案”判决法律效果较好,但是判决应该进一步明确:人肉搜索的发起者和违法网民是人肉搜索侵权的始作俑者;网站应该在明知和应知的情况下删除或者屏蔽侵权帖子;从人肉搜索的侵权情节、影响范围、侵权后果等因素出发,增加赔偿数额。在目前的法律体系内,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并未缺位。  相似文献   

4.
网络上前阵子流行一句话:“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共享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涉及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等多种社会因素。“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维护社会正义良知和异化为“网络暴政”的双重社会功能。从法治、德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以及实现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等途径对“人肉搜索”进行监管和引导,对于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人肉搜索”是一种形式和技术,其本身并不违法,“人肉搜索”中的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权,直接责任人要对其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发起人和网络媒体的侵权责任要区分情况进行认定,对于预见到或明知自己的搜索行为会侵害他人权利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尽到事后跟踪审查义务,没有及时删除侵权内容的网络媒体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解决"人肉搜索"侵权行为的关键在于依照法律对于网络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和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是一种新型的搜索引擎,它在利用人工提纯机器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给社会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对个人的私人信息擅自公开,无疑构成了对隐私权的侵害。隐私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格权,体现了人格尊严,是不可侵犯的。我们在使用“人肉搜索”时,要注意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才能使该搜索工具更好地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调整方法与社会结构具有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结构要求道德舆论监督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人肉搜索”具有一定的道德舆论监督作用,但是对于私人空间的舆论监督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行为,要对"人肉搜索"进行规制就必须将其纳入法律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语境下,"人肉搜索"的积极意义是不可磨灭的,可以说"人肉搜索"已经成为民间舆论监督力量的最佳代言人。当然,"人肉搜索"的不可控性和随意性,也让一些无辜者受到了不可逆的骚扰和伤害。  相似文献   

10.
《大众软件》2008,(17):45-50
以“追寻真相与正义”为旗号的人肉搜索从2006年开始吸引众多网民的眼光,经过两年来大大小小的搜索案例,俨然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互联网文化。人肉搜索在促进公共事件透明化(我们见证了“周老虎”的倒下)、个人信用重视化(很多人开始注意当前的一言一行对未来产生的责任),起到了无可争议的正面作用。然而大潮之下的另一股暗流,开始以无所不在的网络暴力对当事人产生巨大伤害,道德与法律的边界层层被突破,“贞节牌坊”“公审游街”“私刑”等古老野蛮的道德审判,在新时代身着另一袭华服优雅复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